看到偶像李彦宏先生最近在一次活动中回答主持人提问“您最担心的是什么”时表态,“最担心的是一个月之后百度不复存在了”。此话充分体现了其作对百度员工和百度公司对社会的责任感(因为他也提及“目前有几亿用户在使用百度,有7000多位员工要吃饭,责任越来越大”)。
我理解“不存在”这句话它不是一句自嘲,也不是过分地谦虚,这是一句给百度成员励志的警示语,也是向社会公众暗示百度积极开拓向前的工作精神和敏锐的市场忧患意识。此话让我也想起比尔盖茨曾说过的“微软离倒闭的时间永远只有18个月”,以及张瑞敏曾讲的“企业经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的说法,这三句话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几位行业教父级人物如此表态,是在作秀吗?显然不是,至少我想他们不至于这么老土地需要在公开场合简单克隆别人的观点吧!这是真正的“英雄所见略同”。
估计李彦宏吐此管理箴言与其领导百度搏击市场的高度职业精神和危机意识有关,可能与去年发生的央视“点名”也不无关系。央视对百度的“点名”也只不过来源于一次搜索,是百度公司每天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上亿次搜索服务中的一次而已,多么地“微不足道”,但它又那么地有影响力。“点名”事情发生后,百度的危机公关做得很出色,响应和处理也比较及时,事件对百度品牌和经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试想如果是个业界的嫩芽级公司或应对速度较慢的公司的话,面对如此事件可能只剩下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甚至倒闭出局的命运了。这种事情考验的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很多企业的下坡路可能就来自于这样的一次“小事故”,而关键一点是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未提前洞察到这种事故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前几年民航局面向各航空公司征求航班延误后对旅客的赔偿办法,刚开始各家公司你来我往地打太极拳,谁也不愿意先出牌,对降低航班延误的措施力度也不足。后来民航局公布了航班正点率排名(这应该也业内人士应该能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一小小的排名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很多媒体竞相转载,结果那些排名靠后的几家公司的负面口碑在乘客心目中停留了好几年,损失很大。现在该公司服务品质虽已有了质的改变,但以前的损失已无法挽回。一个“排名”成了该公司发展的拐点,也成了该行业品牌美誉度洗牌的开端。
事情发生过了,很多中高层管理者认为这个“小事情”非常重要,但要是没有发生,重要性的认知度可能就截然不同了。这就是很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曾记得有个“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的故事,当你一句句读下来,会觉得一切确实很合乎逻辑,也一定会对一个铁钉导致国家的灭亡而感到非常震惊。如果感觉这个例子有些牵强,那看看航天飞机发射时因一个微小的故障导致发射失败就不足为奇了吧。
所以,企业高管人员拿高薪,其高薪中的一部分就是付给他(她)们因对这些“小问题”深入思考而产生的白发。如果高管人员能对企业经营中若干“小问题”可能导致的大灾难有先知先觉和前瞻性的思考,或能将小问题与公司核心目标的实现挂起勾来,并把这种忧患意识和管理要求快速传递到中层、基层,这就是一个既懂战略又知道工作突破口在哪里、工作如何有效推进的好领导。如果一个高管或中层人员只是整天张口闭口战略和方法论,看似宏观韬略满腹,实则在不断制造或雪藏一个个小的“定时炸弹”。
南航股份公司董事长司献民在公司年度工作会议曾针对南航机上广播的话术提出修改建议,目的是抛砖引玉地引发各个管理层去了解、思考公司基层实务和服务细节,因为航空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利润正来自于并取决于一个个的“小事”,当然,公司的亏损也来自于这些细节。
庄子说过:“飓风起于萍末”。看似毫不相关的飓风与萍末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后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企业高管人员意识一件小事情可能会多次重复发生或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时,无论其多么小,都需要知晓并迅速采取行动,该出场时就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