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点滴感悟深圳
[ 2009-6-16 13:50:00 | By: 周力之 ]
 
感受一座城市的脉搏和精髓,究竟多长时间才有发言权?一天、一月、一年、一辈子?时间太短,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看些城市精华景观,所谓“到此一游”,很难深入了解到当地人的工作生活内涵和文化精髓;时间太久,自己可能也已沉醉其中,有些见新不新见怪不怪了。
 
深圳是我出差去的最多的城市,这次又要出一个长差,有机会细细品味深圳、点滴感悟深圳。
 
深圳人都是五湖四海客,全国各地人来到这里,在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里将一个南粤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人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在深圳,城市建设、企业发展、个人职涯等方面很多都是从零开始的,“无凉”可乘,一切只能象婴儿一样从嗷嗷待哺开始去培养。而今天,其城市面貌、企业品牌、精英阶层等已有很多璀璨之处和倍受尊敬的亮点。
 
绿色环抱的花园城市,拥有华为、万科、招行等多个行业翘楚,一批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上班族……这些深圳“名片”似乎都有着清晰的深圳色彩,而在这些背后,有着一个共性的精神内涵和动力源存在,那就是吃苦精神。
 
有人说现在物质丰富、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普遍比父母辈不能吃苦。其实这话也不尽然,物质条件和吃苦耐劳精神没有过多的必然联系。在深圳,我对“吃苦”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一个人在背井离乡之后,他(她)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危机意识会陡增,其被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动力也会更足,表现出来可能就是更加能吃苦,很多华人在海外成功的故事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吃苦精神,不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都非常相似。今天在深圳的很多商业区、工业区,早些年来深圳拼搏、白手起家的人当中已有不少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工厂,或已成为企业金领、高级白领等精英,实现了自己的“深圳梦”。有人可能说“闯深圳”本身已是对勇敢者、吃苦耐劳者的一次海选,但我觉得环境似乎是更能激发人潜能的因子。一个人在老家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一旦离开家乡,衣食无忧的保障没有了,去打拼、去吃苦、去谋求更好的生活、去在新的参照系中取得成功就成了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的不二选择。
 
《人与自然》节目中经常会看到勇敢的牛羚和凶猛的狮子为生存而战的残酷镜头,潜能在这种情况下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食草的牛羚靠自己的顽强搏斗有时候也会战胜来袭的狮子,贵为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狮子有时也会被牛羚顶伤或落败而逃。当然,为了应对牛羚的坚强抵抗,狮子也得从小就苦练扑食的本领。
 
试想,如果离开类似非洲马拉马拉大草原这样的环境,你在动物园中看到的可能是另外一副景象:闭目养神的牛玲、酣睡不止的雄狮,彼此的雄风都大大衰减,只能靠豢养生活。
 
由此我在想:深圳的魅力点究竟在哪里?
 
花园城市、海滨城市、高楼林立……这些似乎都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深圳有着比例更高的五湖四海的同胞来此,很多人在这里从同一起跑线开始,每个人离开老家的热饭暖房来此开拓事业天地。而深圳给了每一位来深圳人驰骋的天地和奔跑的精神,在这个历练的过程中,造就了很具吃苦耐劳和开拓精神的深圳人。
 

深圳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精神。

 
 
  • 标签:深圳 
  • 发表评论:

      大名: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