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需专注发展--专访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机构(CNCBA)主席颜晓滨
本刊记者:卢文韬
媒体在建立呼叫中心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呼叫中心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联盟机构(CNCBA)主席颜晓滨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青年记者》:您认为报业开展呼叫中心业务的意义在哪里?
颜晓滨:报业建立呼叫中心,一是工作可以更高效,更节省成本,二是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互动交流,三是可以开展增值服务。
呼叫中心是一个联络中心,不是单纯的电话联络。国外一些媒体利用呼叫中心处理新闻,一些活动并不派记者现场采访,活动举办后,主办方拍摄下来录像,传到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再做数据处理,变成新闻稿。利用呼叫中心,报社可以简易、高校地完成新闻制作。
利用呼叫中心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互动交流。现代报业需要线上线下结合,立体做报业,这个“线”包括电话线和网线。传统的办报方式没有前途,单向的媒体已是历史,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媒体的运作才能越来越高效。
利用呼叫中心还可以开展增值服务,可以呼入也可以呼出,比如可以利用呼叫中心和老订户联系,订阅期快到了,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呼出,通知他订阅有优惠,明年续订可以打折等。
《青年记者》:媒体开展呼叫中心业务,是否体现了“服务即利润、服务即营销”的新概念?
颜晓滨:对,服务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带来利润。在美国有3%的人从事呼叫中心这个服务行业,也就是700万人。如果按3%来计算,中国就应有4千万人来做呼叫中心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实际上与这个数子有大的差距?我想主要是人们对服务的需求不同了。过去温饱问题,现在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对服务就相应地更关注。对服务的需求跟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关联。在国外,有很多房地产商有很多系列服务,他们做生意不是一次性的,不是说把房子卖掉就完事了。他们是做一辈子生意,把房子卖完后,往往有很多后续工作,房地产商开是做增值服务,去经营人的生活。服务在企业成长中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企业首先要做服务,当做到一定的程度,企业的品牌就会慢慢被认为是服务化的。
《青年记者》:您认为报业的呼叫中心做为一个中介开展订票、订酒店、家政等服务有什么独有的优势吗?
颜晓滨:媒体并没有特殊的地方,报业也没有独有的优势,电视台、电信等都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开展多种服务。比如订餐,114电话、饭统网等都能做。报纸做呼叫中心,关键要让受众记住呼叫中心的号码,呼叫中心要相当独立于报纸,做为报纸的附带品是做不好的。报纸需要配合它,把它做为独立的业务单元。呼叫中心要产生效益,需要一点一点来,如果开始什么都想要,结果会什么都不行。
《青年记者》:您认为呼叫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颜晓滨:如何做好呼叫中心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其核心归根到底是4PS,4PS即流程、技术平台、人、绩效及战略。
制定明确的呼叫中心业务战略只管重要,只要明确了呼叫中心的使命,清楚在未来一定时期该呼叫中心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同时明确它是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赢利单位来运营,还是只作为单纯服务的配套单位存在,这些都将决定呼叫中心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及所能获得的资源。比如,如果侧重服务,可定下客户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的目标,如果侧重营销,可定下订量要从100万增加到120万的目标。战略如果定错了,对后面的影响是负面的。
中国媒体行业的呼叫中心目前规模较小。一开始小型的就可以,未来如果要做大,就要给系统扩张的余地。招什么人、招多少人、用多大的房间、进来的人做什么,都要根据短、中、长期的目标来决定。招人时,呼叫中心工作人员要通过认真培训,主管要比较有潜质。主管现在带5个兵,未来可能要带50个兵,所以,现在就要找一个有潜力、未来可以带50个兵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