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今日感触:短信的感性与理性
[ 2010-4-23 12:37:00 | By: 周力之 ]
 

昨晚与几位老同事小聚,吃吃火锅吹吹牛、说说发展聊聊天,侃侃形势叙叙旧,完了再鸟兽散回家。 

回家走到楼下,收到刚才一起吃饭的一位老同事的短信,文字挺多(估计通信运营商很喜欢这样的短信),俨然一首散文诗:“生活的意义是:有一群彼此照应的朋友,在相聚的时候,大笑;在分开的时候,挂念;在无聊的时候,可以找到发短信的人……其实朋友就是这样,从来无须想起,因为从来都不曾忘记”。 

写得非常感性、也很有水平!

不知是原创还是转发,o(∩_∩)o…   不过情境和场合很适合,所以无论是原创还是转发,都不影响良好的效果发挥。文字着实让我咀嚼了好几遍! 

这些年由于网络、手机的大面积、高密度使用,短信铺天盖地,好的短信也时长会看到,但往往会在逢年过节的短信“洪峰”中给人留不下特别非常深刻的印象。恰当的时机和情境,选择同样的短信,效果就能会有很大差异。 

日常收到的短信,理性的、具体的多,大多是事务处理、信息沟通等。而在特定时段,如逢年过节,往往则是感性的居多,主要是问候和关系维护等。 

短信也是信,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时候写信。那时候给家里写信,每月基本上会写一封,不太会多也不太会少。如果把那时候的每封信放在一起,估计会很象,因为总是这些内容和写法:在学校一切都好、和室友/同学的关系也不错、快考试了学习比较忙(考完试了,成绩还不知道),爹爹和妈你们要注意身体,等等。现在来看,这些内容很枯燥、形式也很死板,但父母会觉得很重要、很开心,因为她们挂念在外读书的儿子,信的内容无需华丽的辞藻,只求朴实地报个平安。这种情况在寝室里基本如此。 

后来班里有人陆续谈恋爱了,大家的“文笔”马上不一样了,不少人变得都可以洋洋洒洒了。同寝室的一位仁兄主动承担了班里取信的任务。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很艰巨:不仅仅是每天往返宿舍楼和学校正门口附近的收发室超过1公里路,而且得风雨无阻,每天午饭时间送到各寝室。这其主要的原因,当然有该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强烈的期盼和强大的动力,因为此兄每周至少收到3封以上在外地读大学女朋友的来信,而且他自己也几乎天天给女朋友写信,写信犹如现在的msn聊天。情书往往是用用一点理性事物做引子,接着感性语言一把又一把,真情实感在其中,情境犹如面对面交流,想说和能说得话自然比较多。 

时机不同、对象不同,写信感性和理性内容的搭配比例很不同。 

结婚五年多了,前段时间看太太整理东西,看到她把恋爱中我给她送花时上面插的小卡片还精心地保留着,这让我都很感动,也体会到生活中感性和理性都是如此的重要。都市生活的节奏和压力已使大家奔波中理性比例很高,适当的一点点感性的花絮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使得高速旋转的生活齿轮有了良好的润滑剂,转速更平稳、噪音更小。所以,看到此情景我立刻反思了一下近期家庭生活中“感性”、“理性”的比例是否需平衡,电影院、音乐厅好久没去了,看来在五一放假时得补上,票价高也得买。 

从短信的话题有点扯远了。很多年不写信了,各种各样的短信却每天都会收发,电子邮件每天也收发得不少,都是在沟通,要达到好的沟通效果,这其中的感性和理性需要根据场合、时机等进行平衡和拿捏,细细感悟其中的学问很受益也挺有乐趣。

 
 
 
Re:今日感触:短信的感性与理性
[ 2010-6-3 9:26:10 | By: zhjtinlin ]
 
手机短信的发明人是芬兰人,因为北欧人的感情比较含蓄,不喜欢通过电话来表达,于是就突发奇想发明了短信。网上有人说短信的发明者是美国人马丁·库珀,他是摩托罗拉的员工,发明的是手机,不是短信.
世人把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归功于当年的摩托罗拉总设计师马丁·库珀,而直到将近20年之后手机最具价值的一项附加服务短信才宣告诞生。1992年,acision公司将首套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re(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系统投向市场,而当初其设计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调查和改善发展中手机市场的可靠性,随后挪威的本土电信telenor公司成为了smsc的第一家签约公司。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今日感触:短信的感性与理性
[ 2010-4-23 15:33:46 | By: 老颜 ]
 
很多时候感性比理性的力量要强大很多!谈恋爱如此。员工管理亦是如此。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老颜点评。点评点睛!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大名: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