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公司在大连建立了日语的呼叫中心和办公室支持系统、香港银行将数据输入工作移到深圳的服务公司、印度放射专家向远在美国的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X光放射诊断服务这些商务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服务外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信息交流的便利化,全球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发展迅猛,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又一次产业转移浪潮。对中国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服务业已成为产业进步的标志,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在70%以上,全球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50%左右,而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有40%。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也一直存在着“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现象,是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障碍。
我国应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承接外包业务,可以扩大服务出口,减少进出口逆差,改善国际收支。印度和爱尔兰就是通过发展服务外包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指出,通过承接外包服务、引进服务业外商投资、增加服务业对外投资,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是减少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途径。
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业,为我国培养服务业人才,同时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压力问题。自2003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应届毕业大学生最多的国家。这些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符合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且他们在服务外包业务中积累的相关的技能:计算机、销售、语言、金融、会计和软件开发,都是在当地和国际市场具有很高需求的技能,做好了向其他经济领域转移的准备。
目前服务外包领域主要包括影视、文化服务、商务服务、计算机电信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还包括各种专业服务。软件业是服务外包最重要的领域。服务外包流程中技术含量有高有低,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选好定位来开展外包业务。
为了推动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国务院已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据报道,针对这一目标,商务部启动了“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建设10个服务业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长期前景可期,短期规模有限。从转移服务业的跨国公司角度看,我国承接服务业转移还面临竞争力方面的重大挑战。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具有的一些竞争优势,如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在跨国公司看来可能并不存在。而一些对形成服务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和流程组织管理,中国的重视还很不够。这些挑战的实质是,中国不能以发展全球制造中心的思维模式,来承接以全球服务经济化为背景的服务业国际转移。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