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信>>新闻详情

中国电信2008新政起航未来挑战依然严峻

2008-10-20 17:15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通信世界


  2008年中国电信热点颇多,对一个正在致力于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运营商来说,这些热点变化构成了中国电信2008年的新政内容,每一项决策都将影响到未来3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市场沉浮,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转型战略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电信以品牌经营为统领,聚焦政企客户和中高端家庭客户两大核心价值客户群,“商务领航”和“我的e家”的品牌签约客户分别达到188.4万户和1053.6万户。宽带业务、增值业务和综合信息应用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为36.5%。

   对此,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在年内的电信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数年将是中电信转型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提出要在新起点上系统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包括大力实施品牌经营,促进各类客户群规模发展,将业务进一步延伸至农村市场;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研究推出适应海外市场的中文资讯内容产品;并加快互联网与增值业务发展,做大互联网媒体价值。

   中国电信不断丰富信息化应用,科学设计产品组合,努力巩固传统语音业务,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以转型促发展的新路,为下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活力。目前,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运营体系基本建立,综合信息应用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业务结构得到优化,财务实力得到提升,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电信进一步提出“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加快向业界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定位中高端重塑C网

  6月2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双双发布公告,中国电信以总价1100亿元人民币收购联通CDMA网络。其中,中国电信集团将以662亿收购联通C网资产,上市公司以438亿收购C网业务。业内一致认为,这是一场花钱买时间的豪赌。

  具体收购的C网资产包括:自2008年10月1日交割之日起,中国联通账单及手机号为133和153号段的CDMA用户、CDMA业务有关的传输设施、若干CDMA网络共用资产、北方十省的若干营业厅、相关资产产权、关于CDMA业务的手机终端、使用CDMA的相关机房及设备、IT系统及网络设备、相关的动产和不动产。至此,中国联通拥有的4200万用户的CDMA网络和业务被中国电信全面接收。

  收购C网,是中国电信从世界第一的固网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全面转型。但收购C网的过程中以及收购之后,中国电信必然会遇到诸如资本、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问题。

   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杨小伟表示,中国电信将CDMA的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并确立了未来3年的阶段性目标。杨小伟指出,为配合中国电信为CDMA业务确立的中高端定位,CDMA手机在市场上的定位相应也将是中高端。广大的CDMA手机制造商不应将眼光再锁定于低端的CDMA手机市场,而应积极地研发推出中高端产品。

   杨小伟表示,为了改善CDMA手机低端化的终端结构,中国电信将采取在集中采购中逐步加大中高端手机比例的做法。到2009年,中国电信的CDMA手机集采量将达到5500万部。而截至2007年底,CDMA用户数仅4000万户。对此,杨小伟表示,中国电信预计未来3年CDMA用户数将增长至1亿户左右,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5%。

   针对这一目标,中国电信对CDMA手机将采取集采和定制并重的方式,两者承担起不同的发展作用。杨小伟表示,CDMA终端定制不同于终端集采,因为定制对CDMA业务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拉动作用。中国电信将通过把终端定制纳入业务创新体系来体现出差异化优势。

机构重组打造客户品牌

  王晓初提出,将针对政企客户、行业及中小企业客户、家庭客户等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信息服务。比如,针对行业及中小企业客户,中国电信主推ICT、通信信息助理、视讯信息应用、网络及IT外包等业务;针对家庭客户,主要实施宽带账号经营,努力打造我的e家客户端。这都表明,在实施品牌经营方面,中国电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品牌的统领,促进各类客户群规模发展。

   中国电信将着力打造针对客户的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体系,形成政企、家庭和个人三个客户事业部,分别负责所属客户群的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体系。市场部统筹协调前端总体事务,剥离操作职能。另设号码百事通公司和信元公司负责跨客户群的信息服务和平台运营业务,实行公司化运作。

   为打造全新的移动业务品牌,中国电信还成立包括个人客户事业部、移动建设部、无线网络优化中心、移动终端公司在内的四大移动业务二级部门,专门负责移动业务相关前端和后端的重点事项,以加快移动业务的发展。

   上半年,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政企客户市场,中国电信专门抽调了原市场部的部分力量与原大客户部组建专门经营ICT业务的政企客户部,以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客户服务机制。最新成立的中电领航(北京)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则是为落实中国电信集团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面向中国电信集团和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公司。中电领航将利用丰富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经验,提供ICT咨询服务业务,包括ICT(综合信息服务)咨询、CT(通信技术)网络咨询、IT(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和培训等ICT知识型服务,为政企客户提供ICT技术的产品服务设计以及以第三方角色评估客户信息化外包方案等服务。

最大的全业务运营商成型

  全业务网的优势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和无线宽带互联网以及IPTV业务的融合所形成的优势。对电信来说,经营CDMA后,捆绑销售无疑是简单又实用的营销策略,而中国电信2亿多的固话用户、4000万宽带用户、超过1800万的“我的e家”用户无疑都成为中国电信实施全业务捆绑运营的巨大优势。在此基础上,C网可以很好地和现有业务进行融合,打造一些融合性和创新性的业务,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增值业务。

   历史最大规模的全业务运营商已经形成。据2008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信目前的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了2.1629亿户。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更让中国电信的宽带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以及运营经验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全国90%以上的个人和商业网站都直接与电信互联,而中国电信在有线及无线数据业务传输上也具有领先优势,中国电信在宽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硬件设施占据了绝对的领导者地位。随着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即将全面运营,再加上已经切入移动领域的小灵通业务,中国电信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实施全面网络优化,系统建设承载NGN、3G等多种电信业务的宽带承载网,中国电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大容量宽带网络,网络的综合承载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至此,中国电信已拥有了充足的硬件资源支撑起全业务运营的要求。

   此外,中国电信正在大力开展Wi-Fi的布点工作,已在南方21省做了Wi-Fi部署,计划到年底完成2.5万个热点覆盖。据了解,上海已经建设3000个热点、广东建成1400个Wi-Fi热点(截至5月)、武汉覆盖500个热点场地(4月底),浙江年底前建成8000个,江苏已在全省布设了8000余个接入点,南京市则计划今年底建成8000个接入点。中国电信计划部署的热点可能高达10万个,涉及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南昌等全国近30个城市的无线建设。

   中国电信将利用Wi-Fi+CDMA的组合方式,低成本实现全国的无线网络覆盖,同时,整合CDMA和Wi-Fi还可向家庭用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我的e家”服务。利用Wi-Fi与CDMA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的特点,中国电信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无缝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服务。不过,中国电信建设Wi-Fi绝不仅仅局限于上网,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定位、彩信等移动业务都将是其目标。

   中国电信非常重视增值业务合作伙伴,中国电信方面表示,希望SP能够从多个角度与中国电信进行合作,在传统的无线增值业务之外,互联网增值业务与固网增值业务同样可供选择。王晓初在年初曾表示,期望C网ARPU值在未来三年中实现增长,使增值服务占比达到35%。

   截止到2008年7月,中国电信互联网宽带用户已经达到4300万户,持续保持了30%的增长率,宽带市场份额超过56%。增值业务合作模式日渐成熟,接入SP 1500家,业务收入保持了90%的增长。

未来挑战依然严峻

   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实现业务收入90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净利润为116.06亿元,同比下降4%。就目前而言,中国电信宽带和增值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还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新的支撑,个人移动通信业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是成本投入的无底洞,实现扭亏仍有一段路要走,因此中国电信的收入与利润增长仍将低速徘徊。如何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中国电信亟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王晓初提出要继续深入转型,并给出了未来三年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实施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努力成为业界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王晓初提出,要在继续开拓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通信领域的同时,积极向信息服务领域拓展。

  具体而言,中国电信将在未来几年力争找到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家庭和个人信息化以及文化产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在一些行业和大客户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中国电信看来,企业的整体转型至少要涉及四个方面:业务和服务的转型是关键,网络技术转型是基础,组织和人力资源的转型是保障,而运营模式的转型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中国电信在前两个转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后两个转型中,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