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信>>新闻详情

寻访中国最后的寻呼人

2006-03-06 00:0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拍照手机、音乐手机不断冲击我们视觉听觉的今天,谁还相信当年“呼机一响,黄金万两”?

  深圳曾经是寻呼机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寻呼业的兴起使寻呼小姐成为了当时热门的职业。而今,寻呼小姐的职业正在逐步消失……

  还有在寻呼台工作的寻呼小姐吗?有谁还在坚持使用寻呼机?又有谁还在这个行业中坚守?记者开始了寻访……

  不想离开寻呼台

  人物:寻呼小姐张晓艳

  经历:做了14年的寻呼小姐,现任一寻呼台的领班

  曾经月接传呼三万多个

  虽然深圳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深圳的寻呼公网已经取消,但经过苦苦寻找,在寻呼专网的“角落”里,记者终于找到了“最后的”寻呼小姐张晓艳。

  1992年5月,18岁的张晓艳高中毕业,来到一直向往的深圳。亲戚把她推荐到龙飞寻呼台。到现在,已经接近14年,虽然入行时,寻呼业如日中天,如今却已经萎缩得近乎被人们忘记,但她还没有想过离开寻呼台的生活,希望寻呼台继续存在下去。

  “那时候能进入这一行很幸运,”张晓艳甜蜜地回忆着,“寻呼小姐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职业,体面、收入高。寻呼台对于声音条件、语言表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张晓艳进台之后,开始了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打字、普通话、语文基本功。培训合格后,跟机一个月,正式成为一名寻呼小姐。 当时有这样一句话“要发财,搞寻呼”,寻呼台之间竞争大,寻呼小姐们也有竞争。竞争的直接表现是奖金,因为奖金按照所接的传呼量计算。大的寻呼台每月都要进行考试,除了普通话测试、语文理论和上机操作外,数字机流行的时候,要求背代码;到流行中文机时,又要考听录音打字、看稿打字了。张晓艳几乎每月都能拿到最高分。

  “每天工作都很忙,印象中最忙的一个月接了三万多个CALL,忙的程度就是除了实在口渴了喝口水的工夫外,连上厕所都少。”张晓艳描述。就这样,不俗的成绩让张晓艳从一个普通的寻呼小姐干到了组长,班长到台长。 张晓艳解释,组长大概负责10多名寻呼小姐;班长则负责近30名;台长负责人数则近百名。作为“长”,与普通寻呼小姐不同的是,要解答客户的一些疑难问题,负责寻呼小姐的培训、管理、考核工作。除了职位的变化,她的工资也有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个月,张晓艳拿到了几百元的工资,“具体多少不记得了,但是那个数字在当时并不低。”到了1993年,她的工资超过千元,1995年,她的工资超过2000元。在寻呼行业在最辉煌的年代,她前后换了四家寻呼台。

  如今只剩7个寻呼小姐

  1997年,张晓艳来到海声寻呼台,共有98个员工,其中寻呼小姐近70名,她的职位是领班,相当于之前所在寻呼台的台长。一起来的姐妹如今已陆续离开了寻呼台,张晓艳的班由70人减到50人,再减到30人,现在加上她只有7个人。

  她说,当时分两班,每班30多人,庞大的业务量让她们满负荷运转,姐妹们互相比赛的劲头可热火了;现在仅剩的7人仍然分两班,但是寻呼小姐的业务量已经很轻闲。

  张晓艳回忆,2000年是深圳寻呼业的一个分水岭,从那之后,每年都在流失客户,流失寻呼小姐。这些流失的寻呼小姐有的转型做了文员,有的彻底做了全职太太或全职妈妈。

  难以收获爱情的地方

  眼看着这个行业的兴起、高峰和衰落,张晓艳并不后悔入了这行。寻呼台给的福利待遇也让张晓艳舍不得,这也是她这么多年从没有想过要换工作的原因之一。

  “寻呼台像个大家庭,”她说,“但是,这里是个难以收获爱情的地方,寻呼台的女孩大都是家人或朋友介绍对象。”张晓艳的先生也是经朋友介绍的。工作中,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近来,从来没有其他工作经历的张晓艳,准备新的“充电”,学习一些行政管理类的课程,她说,觉得自己在寻呼台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但目前她还没有想过离开寻呼台的生活,希望寻呼台继续存在下去。

  我为什么还在坚持用呼机

  人物:寻呼用户麦先生

  经历:1997年开始用呼机直到现在,现为一家外贸公司经理

  麦先生是记者辗转找到为数不多尚在用呼机的人。他做了多年的外贸,现在和朋友一起经营一家外贸公司。麦先生的呼机是1997年刚流行中文机时买的,同一时期买的那个大个头“大哥大”他早已经不用了,但是这个宝贝一直伴随了他9年。与他现在的手机相比,他更偏爱这个黑糊糊的“方块头”,“是不是有点像看见古董?”他笑问。

  每天早上7点,麦先生会准时查阅呼机上的天气预报。股市红火的时候他炒股,当时他订阅了股票等投资信息。当他开会,或者处理重要事情时,他会关掉手机,然后告诉寻呼台,几点之后再呼他。

  他对坚持用传呼机的解释很简单,“呼机花费少,能避免电话骚扰。”他说,对于别人打来的手机,接与不接往往是个头疼的事,可是呼机把这个烦恼省却了。祖籍潮州的他低调、内敛,他的性格让他觉得用呼机更安全、方便,寻呼服务加上专业信息服务等,一年的费用大约也就300多元钱,
  一些商务场合,当他的“方块头”滴滴响起,大家会好奇地过来瞧瞧,看是否是“伪装”的打火机,而他离开时,也会偶尔接到再次打过来求证的传呼。

  记者了解到,到现在为止,寻呼机用户还是有一些,只不过都分布在一些特殊需要的行业,比如医院、酒店、报关企业、公安系统等。 坚守也是一种成功

  人物:范中领

  经历:1995年开始筹建寻呼台,现为一寻呼台经理

  记者从深圳联通公司获悉,这家中国寻呼业龙头企业已经在2005年底关闭所有寻呼业务,彻底退出了寻呼市场。

  在随后致电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时,网络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深圳的寻呼公网已经取消,只有几个寻呼专网尚在运营。比如海关、公安等系统,严格讲,寻呼业已经退出了大众市场。

  海声寻呼台属于一家以专网存活下来的寻呼台,它1996年成立时,正值寻呼行业如日中天,每天能接到20000多个CALL,而现在每天仅有100多个。以前的机站大部分已经取消,庞大的机器也被“存储”起来。

  范中领1995年开始筹建寻呼台,1998年离开,6年之后的2004年,他被重新安排回海声,任务是转型。他说,“时变我变,具体怎样转,最后还得看上头领导的决策。现在生存下来便是成功。”

  虽然只剩下7个寻呼小姐,海声仍然坚持每月的一级、二级到三级“海声之星”的评选,以前是为了提升业务能力,选拔出拔尖的业务人员,而现在则是为了鼓励大家。

  专家说法

  寻呼业最好另辟蹊径

  北京邮电大学舒华英教授认为:无论这个行业当初是多么的风光,但如同人类有生老病死一样,曾经风光一时的寻呼业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他解释,几年前,当寻呼公司意识到行业下滑时,一些寻呼台就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有做物流信息发布的,有改成呼叫中心的,也有将寻呼座席外包的,甚至有的已经变味成了声讯台。就他所知,北京现今仅存的一些传呼台也有准备转为“综合信息平台”的,操作方式为信息公司向寻呼台缴纳租用技术平台的年租金,把几百块显示屏树立在市内一些社区内,发布一些百姓关心的生活实用信息。 



                                                                                                                             晶报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