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新闻详情

真实的VoIP——对话张延斌

2006-09-11 00:0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国IP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了12.4%,达到849.4亿分钟,与此同时,固定传统长途通话时长只有557.5亿分钟,电信业务收入构成的持续变化使VoIP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VoIP市场发展状况如何?运营商和有关设备厂商应如何应对?应怎样判断VoIP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信息产业网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专家张延斌就VoIP热点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张延斌长期跟踪研究VoIP,他表示,目前用户所使用的IP电话大多并非真正的VoIP,VoIP的真正意义在于降低电信资费。作为信息化的缩影,VoIP对电信业传统价值理念、服务模式带来很大挑战。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应抓住国家推进信息化的发展机遇,面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做大整个ICT市场。

VoIP真正的价值不在降价

  记者:从目前VoIP发展的趋势看,您认为是否在可预见的将来,VoIP将完全取代固定传统长途电话?

  张延斌: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通常我们所称呼的“IP电话”其实并非真正的IP电话,真正的IP电话是基于软交换的,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目前提供的IP电话业务大多是在PSTN上开展的,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降价,在于把长话资费拉低。移动业务收入超越固话业务收入是在2001年完成的,现在移动话音的竞争优势已从本地业务扩大到了长途领域。面临这个趋势,固网运营商不降价将没有任何优势,而降价又面临国资委等主管部门的各种制约,所以需要通过VoIP方式来变相降价。固网运营商如果做真正的VoIP,还需要去购买软交换、H.323设备等,花钱投资还去挤占PSTN和长话网收入,这不是得不偿失吗?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降价,这从逻辑上看是正常的。

  VoIP是否将完全取代固定传统长途电话只是个形式问题,现在的IP电话都是假IP,其意义在于把长话资费拉低了。中国运营商有这么好的光纤网络,目前利用率十分之一都不到,就是话务量上来了也吃得住,还不如降价,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不是薄利多销,而是不得不降价,也许对于电信业不是好事,但竞争摆在这,你不降价有人降,业内心知肚明。

  记者: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声音大力呼吁推动VoIP发展?

  张延斌:VoIP值得不值得推广呢?我认为是值得推广的,但其价值并不在于降低资费这点上。为什么做IP就不能赚钱呢?目前因特网商业模式不成熟,真正的商业网站除了靠移动分成,没有几家互联网企业能靠互联网的应用赚钱,如果就此认为VoIP就应该便宜,这是没有道理的。VoIP的真正价值应该在企业和家庭的综合信息应用上,将各种IP应用捆绑在一起,做到无缝的更好的服务,而并不是在于其价格便宜,便宜并不是VoIP本身的天然特性。目前IP网是个怪圈,建网的不挣钱,那谁在买单呢?是因特网上非常不合理的商业模式在买单,外界对于因特网是免费的是种误解。当前许多消费者对于IP电话的认知就是加拨某个号码就可以打IP电话了,只注重其价格便宜,而不清楚其背后原来有那么多的良好应用,对产业情况如何也并不关心。所以我认为,IP电话会否取代传统固定电话,这个趋势有,但短期内难以实现。真正的IP电话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包括安全性、紧急呼叫、网络管理,还有IP网上的垃圾邮件、病毒等。

  记者:那么我们换个角度看,电信运营商上马NGN后,VoIP是否会自动消亡?

  张延斌:应该说现在这种IP电话的概念会没有了,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的对消费者说什么IP电话,其实使用的还是PSTN网络。NGN上来后,所有电话都是IP业务,是在综合业务网上提供语音服务。然而NGN是否能在短期内实现还没有答案,一方面是因为3G牌照问题,运营商不会大规模投资冒风险;一方面是与英国电信等不同,我们的PSTN还很有潜力可挖,可以做智能化改造,没必要完全扔掉。这对VoIP设备厂商来说可能是坏消息,在国内电信运营市场VoIP份额不是很大,也就10亿人民币左右规模,软交换一直也没形成气候。

VoIP是信息化的缩影

  记者:我们该如何看待VoIP的本质呢?

  张延斌:VoIP是信息化的一个缩影。如果接近看它是种技术;但仔细看发现它是假IP,体现的是因特网对传统电信业的冲击,逼迫他们不得不降价;再往深层次看就是电信业的转型,现在运营商除了话音服务没有找到第二种杀手级业务,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站高点看就是国家信息化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运营商已经有资金等优势,必须想到把自己做强,没有想法不行。

  记者:VoIP对传统电信业的冲击将导致什么结果?

  张延斌:为什么VoIP对电信影响非常大?因为它是信息化的缩影。语音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生存的机制,这么多年来实际上传统电信业一直以来没有发现可以和语音业务相匹敌的杀手级业务。而VoIP给语音带来这么大挑战,导致国外发生了很多并购。

  IP电话背后只有一句话,就是长话资费降得很厉害。宽带语音VoBB,Skypee、MSN、QQ等即时通信对电信运营有多大影响还很难说,等到将来热衷这些业务的年轻人成为社会主流了,VoIP就颠覆了语音服务的模式,兴起的是Triple Play三重奏这类业务。运营商可能也改叫SP了,因为它提供的是综合服务。电信运营的理念就没有了。我们在静静等待花朵的绽放。

VoIP颠覆电信业传统价值模式

  记者:传统上电信运营商是按时间和距离收费的,在VoIP时代,电信运营商收费的价值基础何在呢?

  张延斌:它叫综合信息服务提供。最近我去广东、上海,运营商挨个跑了一圈,但是综合信息服务应该提供什么内容,还没有明确的看法,只是提了个口号。现在ICT中“C”出了问题,就找“IT”去做,然而前期IT服务已经很成熟了,运营商怎么和别人比,价值如何体现呢?综合信息服务将来怎么收费,怎么盈利对运营商来说确实是头疼的问题。

  记者:您怎样看待运营商提出的商务领航、语音Google等类业务的前景?

  张延斌:企业信息化市场分两块,针对大企业主要是系统集成,这块运营商实际上是在赔钱,因为必须保证大客户通信服务市场,不能失去这部分客户;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现在是搭平台,让他们租设备服务,但还没形成气候。

  抛开VoIP具体概念,我们来看ICT,考虑ICT怎么收费的?“I”的特点是卖产品,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其报价模式是做客户关系的维系,拿大单子、合同额,目前IT业发现这个问题存在不足,如IBM等也向电信业靠拢,提出效能计算,认为IT服务像煤气一样可以计量。反过来,电信就是个效能计算,按流量计费的,但现在这样也不行了,它想向IT企业转型,这就要想“IT”产业和“C”产业有什么不同,做出什么选择,包装什么产品。

  例如在企业服务方面,BT的IT服务做得比较好,提供网络安全,帮客户做客户。BT在全球有1000多个营业网点,而大企业租不起这么多网点,BT就可以帮这些企业做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IT+C”就可以了,IT服务向综合服务方案转型,包括移动办公方案等,已经脱离了传统IT行业加电信行业的简单服务模式了。 在家庭服务方面,如方便,法国电信做得比较好,送家庭一个家庭网关,然后在上面做Triple Play业务,如IPTV、游戏、VoBB 电话,并通过家庭网关提供一些家庭网络管理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我们的思维定势随着业务调整都得改。是计费式的还是合同式的,这两种模式如何融合,如何进行产品包装、定价和收费,问题肯定不少。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强调自己的通信服务,站在融合的角度,站得高一点,帮助国家促进信息化,并实现自身价值。

  记者:是否和服务模式相关?传统的电信运营服务更多是被动式服务,而非IT行业要求主动式服务?

  张延斌:的确,电信服务和IT服务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在价值观上,IT是产品化报价,运营商则是计费概念,在经营理念上,运营商是从下而上等你找我的体制,IT企业是我来找你的体制。以前运营商认为拥有网络就拥有竞争能力,现在光有网络坐在家里等业务肯定是不行的。ICT特别是企业用户市场非常重要的是要理解市场需求,如政府和银行对安全性的特殊要求等;要有良好的客户沟通机制,理解客户需求并设计产品。

  现在国内运营商都在谈国际化走出去,总方向是对的,但对运营商来说,去做国际化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国外运营业务是很难的。现在无非是联合采购降低成本,只能从节流来讲,还不是开源。通过国际化赚钱太难了,国际上做得比较好的国际化运营商例如西班牙,是因为南美很多地方原来就是其殖民地,语言、文化背景有很大类似,很天然就进去了。今后语音服务只能是作为电信业务其中的一小块。如何认识文化背景、体制差别,理解国外需求并主动服务,这对国内运营商是很大挑战。

不能光从技术先进性看待VoIP监管

  记者:国外VoIP的监管经验对国内有什么借鉴意义?

  张延斌:可以说,因为市场环境和体制不同,国外监管政策对国内很难说有多少借鉴作用。VoIP在国外都是真的IP电话,国外运营商如果感知到一个新技术,认为如果被动防御,还不如主动应用,而国内运营商相对来说会保守些。美国是IP电话发源地,美国推动这项技术从宏观上讲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是完全主动的行为。而中国情况不一样,运营商有国有资本背景,还在依靠话音作为生存根本,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当运营商市场化能力逐步提高,企业和家庭信息化市场逐步培育,运营商不必依靠语音来支撑企业生存,才能谈到VoIP取代传统电话,目前不具备客观现实。

  VoIP真正大规模上来后会出什么问题很难想象。IP是一种扁平化的P2P的技术。中东战争信息扁平化趋势很明显,在电信领域也类似。二次大战时候的指挥是一级一级往下呈树状结构,是“电路交换体制”;而现在信息化战争是扁平体制,在前沿作战的一个士兵也可呼叫空军基地,因为信息是对等的,这是信息化非常大的挑战。IP电话引入PSTN后,将来电话号码还有没有?分区的体系存不存在?这些对传统习惯的电信监管部门来讲是很大挑战。并不是说这项技术很好就能做起来,还有很多问题。

  记者:您认为对VoIP的监管是该趋紧还是应更加宽松?

  张延斌:很多专家都呼吁VoIP是一个应该放开管制的市场,我倒是恰恰觉得不能光看一项技术,要站在整个产业来看。VoIP确实是项先进技术,但它背后有很多潜台词,就是语音业务的降低增长,国家的信息化等。马克思说,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什么叫符合?落后是不好的,太超前也是不好的。虽然VoIP是好技术,但网络的商业模式不成熟则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VoIP由热逐渐转为不热也是正常的,大家都能看到,因为它后继乏力。第一炮打响后,要资金没资金,要市场没市场,要政策没政策。因为除了降低资费,后面就没东西了。

面向综合信息服务市场推动ICT融合

  记者:可以想象,面对VoIP的冲击,运营商对传统运营模式有着怎样的迷惘心态,运营商应如何转变观念?

  张延斌:说迷惘不如说是挑战,感受到压力,你不做有人做,机制要转变,观念要转变,要看清自己。国内运营商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要将产业链上下游更紧密地捆绑起来,共同做大做强。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信息化,而运营商在信息化中话语的强度并不比IT企业强。运营商有雄厚的资本和科技人才,不能再固守传统观念,如何把这些好的优势充分发挥,做大并取得主导地位才最重要。现在大背景也有了,国家也支持了,自身也感受到压力了,所以要做的是把信息化市场做起来。VoIP降低资费是明摆着的事,我们只能考虑更长远的问题。

  记者:设备厂商应如何应对运营商的这种趋势呢?

  张延斌:VoIP地下运营商为什么赚钱?道理很简单,他不建设网络,又按照建设网络的成本去收费。话语的背后都是利益,但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就涸泽而渔,把语音这块利润榨干,使行业没有发展。不能太短视,业内各方应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协调发展,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目前设备厂商的H.323产品比较成熟,SIP虽有些问题还可用,但这两块不会赚太大钱,因为如果只针对语音业务能开发出来的产品是有限的,它们无非是交换机、路由器等传统设备。如果运营商不在信息化市场这块做好,就不会衍生出新的产品需求。有需求和业务量,投资才会上来,光盯着语音不会赚太多钱。将来综合信息服务市场起来,会不断产生非语音类产品的需求,这时候设备商才会不断做大;而当前,我建议设备商应将注意力更多地去关注企业市场,

  例如思科目前在全力推动融合通信概念,这个概念源自较早时候提出的“统一信息”概念,把Email和电话、短信融合在一起,这些在技术实现上都不难,关键在于这个市场能否形成规模。如果靠思科一家之力,涉及到产业体制,要转换成为广泛的电信消费需求很难。所谓ICT,“I”只能通过“C”才能落地生根,“C”只有通过“I”才能获得新的增长点,需要相互融合。

中国信息产业网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