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PO>>新闻详情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07-09-07 00:0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中央就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今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前不久,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首都的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些重要指示精神,要积极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深刻认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分工的细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内外的发展实践中,都对服务业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国际上甚至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并且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以及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这些行业包括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

  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58.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7.6%,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3%。其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74.1亿元、688.5亿元、424.5亿元和413.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超过5%。2005年至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对首都经济的增长贡献达到42.2%。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比重的不断提高,直接带动了全市能耗水平的下降,使首都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企业,服务业收入已占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专业化的服务业对其产品的设计、加工、销售发挥出了重要的依托与支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社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动发展、实现价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对各个生产环节的“黏合剂”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这些行业知识技术含量较多,是现代服务业的精髓,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高首都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从北京的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有助于占领产业发展的高端,把握产业发展的命脉。把这些产业尽快发展起来,就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首都经济的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按照首都城市功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的许多行业是首都的优势资源。由于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特征,使得这些行业在北京大量聚集。推动这些行业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完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有助于在发展中更好地运用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央在京企业、科研院所的作用。这也是按照首都的特点来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将首都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占领产业高端,增强首都经济增长后劲的必然举措。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首都经济的发展路子。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发展首都经济的概念。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首都经济的内涵。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发展高端产业的新设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们对首都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化和进一步聚焦。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来,首都的发展才能真正地占领制高点。

  二、抓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很宽、行业也很多。我们必须立足首都的比较优势、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着力抓好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总部都落户北京,依靠这些重要的资源,推动首都金融业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各类债券市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等供给性金融服务产品。要大力发展与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机构,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搞好金融功能区建设,不断提高为金融企业服务的水平,为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北京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首都科技研发服务业。北京是全国的科技、智力和信息中心,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是将首都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占领产业发展高端环节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科技园区,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国家重大创新项目落户北京做好服务,使北京成为国家重大创新攻关项目的主要承载地。加快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中介机构为链接的新型产学研模式。积极支持企业组建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开展联合创新,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吸引著名跨国公司来京设立研发总部,吸引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加快国有科研单位体制改革,发展第三方研发公司,鼓励研发推广、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三是全面提高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信息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抓住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积极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三网”融合的步伐,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推广政府网上办公、网上便民服务,为群众、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网络教育、网络文化、数字动漫、数字游戏互联网增值服务,重点拓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业务,开发数字多媒体产业发展潜力。北京具有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特殊优势,据有关统计,目前北京从事软件行业的人数占全国的20%,全国164家重点软件企业中近40家位于北京。在北京的软件企业40%参与外包项目,而软件行业60%—70%的营业额来自外包。我们要制定相应政策,尽快把软件产业发展起来,特别是要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软件外包服务,提高首都服务外包产业的档次、质量和水平。

  四是做强做大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是建立完善的投资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利用首都知识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会计、咨询、设计、创意、律师、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等商务服务业,发挥商务中介在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吸引国际著名商务机构入驻北京,提升北京商务服务业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商务服务品牌,提升北京商务服务的竞争实力。

  五是积极发展教育培训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在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依托首都高校密集的优势,加快建设有利于高端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为首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建立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进一步健全和畅通政策支持和沟通渠道,为他们回国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政策,吸引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在京工作。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努力为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精算师、会计师、审计师和项目管理师。

  三、下大力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布局,着力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调整首都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必须按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理念,积极推动产业的专业分工,促进产业重组升级,使首都的现代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延伸,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首钢的结构调整、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加强研发设计环节,加强服务贸易环节,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要加强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推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进程中,也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模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要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城建设,加快传统老字号的改革、调整步伐,使传统老字号再现新的辉煌。

  二是依靠深化各项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样必须着力深化改革。要围绕着形成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要按照“四分开一减少”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各级政府部门转变行政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简化审批程序,把属于市场调整的生产性服务职能剥离出来,完善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办事效率。要根据基层、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对发展环境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级政府的服务更加到位。要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调整重组,努力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完善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市场销售能力,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务,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新的动力。加快培育多层次的市场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同时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脱钩,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行业协会切实履行强化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诚信建设等职能,在反映服务诉求、维护行业利益、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服务业领域全面开放,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投资服务领域,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三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扩大开放、积极引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跨国企业、学习借鉴国际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是我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选择。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积极“引进来”,又稳步“走出去”,更好地将首都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全球视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利用全球资源、加入国际分工、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必须主动顺应服务业领域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大力凝聚全球服务资源,积极吸引国际著名生产者服务企业集团在京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结算、采购中心在京落户,争取国际组织在京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积极实施首都生产性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帮助服务出口企业逐步建立自主国际营销渠道。加快服务外包后台支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信息数据处理、金融后台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呼叫中心、理赔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鼓励企业承接技术研发、工业设计、软件开发及设计等研发流程外包。加快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服务标准化活动,努力推动国内服务标准与国际服务标准接轨。

  四是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要把优化发展环境的着眼点从土地税收优惠转变到为“服务类”经济发展服务,通过健全首都的投资环境、商务环境,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切实把发展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列入各区县、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搞好发展政策和引导资金的整合。深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进一步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出台全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政策,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要结合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调整土地使用结构,使土地这类最稀缺的资源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使首都发展中亟需的生产性服务业有落脚之地,使北京成为更多的总部驻地,成为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首选之地。按照区域功能定位,积极稳妥地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尽快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树立自主品牌,支持高端产业功能区和专业服务集聚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政策,从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改善产业配套条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引导和推动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

  全面实施专利与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和运用。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利申请资助力度,鼓励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促进知识产权的推广和交易,发展版权贸易,努力使北京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同时,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和规律,扎扎实实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提高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切实使首都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来源:《前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