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北邮杨放春:物联网的发展更应关注行业应用

2009-12-19 19:57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杨放春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杨放春

网易科技讯 12月19日消息,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杨放春表示,发展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比感觉更加重要。

杨放春指出,“感知中国”要注重“感”和“知”双方面。如果从“感”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感觉物理世界方面不如物联网广泛。但从认知的“知”方面来说,“认知”复杂得多,因此在发展物联网有可能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比感觉更加重要。

现阶段网络无处不达,包括传感网是作为现在网络的一种神经末梢的扩展和补充,但是更应该强调应用无所不能。而要应用无所不能的话,更应该注重中间件,或者说网络的支撑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扶持大量应用出现的关键技术。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放春:其实到后面大家的观点都差不多,先说说我的观点吧。首先我同意院长说的物联网不是全新的网络架构,或者全新一代的网络。其次看传感网怎么理解,如果把它理解成一个传感器网站,确实是我们说网络延伸的神经末梢更加丰富。如果说到它的“感知”的“知”那,那可能说后台的计算,包括大量应用导向的服务更需要关注。

我这个题目是叫“面向行业应用物联网的共性支撑技术”,不是想讲技术本身,而是讲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共性技术。

我这张图,刚才陈院长已经讲的差不多了,用的是不同的图而已。我自己也觉得是怎么理解“感知中国”的“感”和“知”。如果从“感”的角度来说,我们以前互联网是感觉物理世界方面不如物联网提的更加广泛。但是是不是“感”就行了?我今天报道的题目是想说后面的“知”,“知”指的是认知。目前我们猜测,“感知”分成“感觉”和“认知”。而“认知”复杂得多,假如我们没有视觉的话,可能听觉就特别的发达,听觉发达了就替代视觉做一些判定,那是需要后台的认知和决策判断的。所以我觉得可能相对来说,在发展物联网有可能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比我们的感觉更加重要。

从感知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大概分这些类,有环境感知、人文感知、行业感知等等很多。环境的感知刚才的报告也都说了,有气侯、空间、土壤、位置、建筑各种各样的感知,但是大家没提人文的感知。从“感知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一定说只是物理世界我们没有感觉到的感觉到了,物理世界也有很多没有感觉到,也需要大量的挖掘。

IBM说得好,我们今天的网络发展到这种技术程度,让我们可以做到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智慧。所以我觉得我们感知千万别落在只是物理环境的感知,比如有生活的感知、心理的感知。当然,我们是从另外一个坐标平面来看。再把感知细分成各种各样的行业,在构成行业人质的时候,前面的报告也提出来了,一定要有一个支撑的平面或者技术,不要把各种各样的感知和认知的网建成一个个烟囱。

我们的网一个个的鼓励的很多,下一代网络是要进行整合。在做物联网的时候,各行各业信息不共享、不互联,重新走那个路也不一定合适。所以我们说感知确实无处不在,而感知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我刚才已经说了,千万别都是说物理世界的感知,而感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都是传感器。从物理感知来说,我们现在举几个例子,像位置的感知前面都说了,比如面向残疾人等很多定位、跟踪的功能,可能在医疗系统上做行业的应用。

我想说对人文社会的感知,比如现在很多行业有呼叫中心,我不知道呼叫中心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客户享受到服务以后满意度是怎样的,我完全可以做情绪的感知。客服人员在做服务的时候,语气也许能反应质量,用户在回答的时候,他的满意度也可能在他的交互的语言当中体验到,我们说这也是一种感知,但这是我们广义的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以及我们说深度的计算和智慧的计算能够挖掘出来的信息,所以我说这也是一种感知。

行业就不说了,因为前面的报告有很多,似乎每一个行业都要建自己的物联网系统,我觉得也没有必要。特别是我们在前端做了大量的感知网络,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骨干网来做传输,后台有云计算,但是我们觉得在这之间还是要关注中间的共性支撑层面,不要让每一个应用从底层一直到最上层,也不利于应用的推广。

行业的感知是“感知中国”的载荷,而我们以前提到的更多的这种网络、那种网络谁涵盖谁,其实只是感知的载体。我们只是区别看来,不至于说我们一说“感知中国”就想到了传感网,这张图大量的应用,我想用这张图说中间层,前面的报告说的是底层多么重要。

中间层有一个中间件,但是往往中间件划是划在那了,但是实施起来真的是很难。我觉得在目前的电信网上做网络融合的时候,有难的一定的道理,三大运营商也比较强势。但是在物联网上,我觉得我们真是要关注中间件的构成。举个例子,这是我们现在的电信网的网络融合趋势,左边是我们建的一个个分别不同的网络,原来中国电信说他们的网络还要再细分,可能有30多个烟囱的网络,从底层的终端到接入、传输、控制、应用,全是这样的一套自建的系统。到了右边,所谓的发展到了下一代网络,下一代网络的概念是什么?实际上把前面的网络压扁了,也不是完全的革命,是演进的。压扁了之后原来的终端还可以用,以原来的网络做接入网,骨干网做了IP的交换技术,变成了同意的网络,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上层,建了一个同意的平台,让很多人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

其中有一个技术,这张图画了一下,上午邬院长说,电信网是网络很智能、终端很傻,互联网正好倒过来,终端的设备比较智能,但是网络很傻。网络资源很丰富,但是很少有人在电信网上做应用,所以这个想法非常简单,能不能把电信网的网络资源开放,让IT领域里的人做业务,这是很早的想法,但是实行起来很难。这个技术有一个组织,就是98年的时候就发起了公司,然后一直在积极的推,包括3GPP等,凡是涉及到业务接入的直接用这个技术了,就不再研究了。

然后它把电信网里面很多的能力,比如呼叫控制、用户交互都变成了一种API的接口调用,调用这些接口就相当于调用这些设备的能力,而这些设备的能力限定都不用关心,这是他的想法。

我们现在的传感网将来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比如左边一大堆各行各业的传感网,也是有自己的传感器,有自己的组网,甚至有好的应用。我觉得到后来可能又是整合成右边的网络了,可能这条路现在就要考虑是否要这样走了。

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考虑物联网的时候,应该要考虑我们说的中间的共性的支撑技术和服务体系,是为了各行各业不同的物联网的应用都要用到的共性支撑。

比如说网管,我们说我们要构造的网络是可运行、可管理、可控、可信任,由原来互联网的概念向现在的互联网概念,也要俱备这些因素。我们说在物联网的时候,我们网络的管理是不是作为一种共性在支撑技术?也就是说你要在这个行业里面去应用一下传感网的技术,以及物联网的技术,用具体的应用,那管理是不是可以不做了?然后在这上面用技术支撑。

还有就是安全,我就说感知其实还有威胁的感知,还有网络的脆弱性的感知。比如我在做构造这个应用的时候,是不是这些可以不做了,直接应用这个能力?还有就是业务创建,刚才我举的例子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方便业务的,或者叫应用的创建,那么我能不能基于一些中间件,我就关注我的业务流程,不一定关注这个业务是如何实现、如何运行的,那么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大量的所谓的业务、应用、服务的开发商。

前面中国移动院长还提出了服务商,我不知道包不包括运营商。物联网光靠一家运行、运营也是要受到一定的制约。比如他做大量的提供开发的服务,但是也有很多服务的运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我们现在传统的运营商应该更加关注怎么样把网络能力开放,怎么搭建共性的支撑平台。

最后顺便介绍一下,因为电子学会说我们邮电大学在无锡搞了一个研究院,顺便把这个厂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是9月1号的时候,我们研究院跟无锡市政府签订的框架,框架的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研究院。我们的研究院实际上已经在无锡注册了,大概分成感知技术设备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应用服务支撑以及产业研究中心,基本上是偏向物联网的上层,不在传感网的层面。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组成的联合研究中心也在谈,包括诺基亚也包括IBM。

这是我们研究院的定位,我们在这里做了技术与研究的应用,特别是也要做一些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我把我们的研究院定位成工程中心,没有定位成重点实验室的职能,作为技术支撑服务和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研究院的物理位置,在无锡大学科技园的楼里。

 

顺便也介绍一下无锡最近在做一些示范应用工程,我原来以为刘海涛院长介绍呢,他没介绍,我就在这边简单的说一下。无锡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现在步子迈的比较快一点,他现在在做九个行业当中的十四个示范应用工程,九个行业包括感知工业、感知保安、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园区、感知医疗领域、感知电力、感知物流、感知农业。我们这个研究院在这几个工程示范当中的应用在做相关的工作。

我的报告是想说,我们很多都在强调网络无处不达,包括传感网是作为现在网络的一种神经末梢的扩展和补充,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我们的应用无所不能,而要应用无所不能的话,我个人的观点就是中间件,或者说网络的支撑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扶持我们大量应用能不能出现的关键技术。

谢谢。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