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出的口号是Video is the new voice(视频是新的语音),表明相对于语音业务而言,视频业务将会继往开来,为3G增值业务注入强心剂。”
■“对于3G手机用户使用体验,及某个具体3G业务的生命力而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无论用户使用什么型号、什么档次的手机,甚至是山寨机,都可以直接、方便的访问。不需要用户像使用电脑一样下载客户端软件,浏览器、播放器等等。”
■“如何让客户有更好的应用体验非常重要,无论是技术产品供应商、软件开发商,还有运营商,都应该会意识到这一点。”
■“产品在各种网络环境下的通用性,和对开放标准架构的尊崇, 一直是我们产品研发的核心理念。”
中国3G视频业务市场
CTI论坛:随着中国对3G的部署,视频服务需求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视频会议、IPTV、监控等成为应用热点,Dialogic,如何看待中国的3G视频市场?
林竞宇:在目前阶段,我们会加强在视频网关领域及 IP/TDM的多媒体服务器领域,通过应用合作伙伴与运营商进行合作。通过3G视频呼叫(Video Telephony)建立起来的业务,是需要市场关注的,与3G数据服务一定是并存关系,各有特点。对于3G手机用户使用体验,及某个具体3G业务的生命力而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无论用户(尤其是国内不同层面的用户)使用什么型号、什么档次的手机,甚至是山寨机,都可以直接、方便的访问。不需要用户像使用电脑一样下载客户端软件,浏览器、播放器等等,不同的手机硬件,操作系统都不一样,业务提供商如何支持?这可不像电脑行业,硬件,操作系统都有事实标准。如果运营商针对具体服务向用户提供定制手机,又难免顾此失彼。进而,3G业务如不能保证对不同手机的普遍适用性,就很难真正火起来。3G手机的数据域增值服务,会有这方面的局限性。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2G时代最火的增值业务:短信和彩铃,又有哪个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并且和手机型号相关呢?通过3G视频呼叫(Video Telephony)建立起来的业务,可以为3G业务的普遍使用性提供解决之道,这样的业务才会有最强的生命力。
对于3G视频呼叫(Video Telephony) 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就是用户可通过它仅仅可以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其实这仅仅是它可以实现的业务之一,几乎所有的2G时代的业务都可以通过它进行视频功能的拓展,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这里我再次强调体验,如视频IVR (IVVR), 视频邮箱,视频呼叫中心(产品展示,内容推送……),视频交易(预付费,手机支付)等等, 新的体验也一定会刺激新的业务模式的产生。
视频应用延展业务空间
CTI论坛:在中国3G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哪些行业、哪些业务应用值得期待呢?
林竞宇: 再强调一下,基于视频呼叫的业务,不仅仅等于可视电话。在多数情况下,用户对这个需求并不明确。我打电话,不是我非要见你不可,有的我还不想见呢,如果手机上摄像头角度,周边光线不合适,会影响视觉效果,还有隐私问题等等。 国外3G视频双向可视通话业务发展的现状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视频聊天业务,在中国会有市场。参与者会有明确的可视需求。
视频呼叫中心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业务,但如果理解为这仅仅是让客户与座席员见面,就有点儿开玩笑了,如果座席员能够通过视频呼叫技术,向用户推送服务内容,或进行产品展示,对于自助服务来讲,用户可以通过播放的视频菜单按键,进行选择和业务内容进行互动(IVVR),这才会把呼叫中心服务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还有一点,3G视频呼叫业务有一点好处,就是用户需要可以拨打电话过去,运营商高兴,为什么?可以按时长,按具体服务计费。 数据业务也可以计费,但只能按流量或包月计费,一个月500兆,多少钱这样,不能按服务收费,运营商最怕什么?最怕是只当管道工,通过3G视频呼叫开展业务,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原来2G网络里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计费系统,只需稍做改动,就可以按照运营商所需要的方式进行计费。
尤其是在3G业务初期,市场必须有好的收费、赢利模式,才有可能可持续的发展。对于视频呼叫业务本身来说,可以知道用户的主叫号码(Caller ID),这就可以锁定客户,知道他的个人信息,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客户推过一些定制服务。而如果是纯数据服务、IP地址经常变,按服务收费不容易,也不容易精确到个人。 IVVR 同样可以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嵌入广告, 由于可以通过主叫号码知道用户的个人信息,嵌入广告的内容可以定位得更准确,可以针对年龄段或个人喜好或者来推送内容。
CTI论坛:如果用户使用3G的数据方式享受上面的服务呢?有什么区别?
林竞宇:如果是数据服务,手机需要很高端智能手机,而且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安装特殊的浏览器和媒体播放器,对手机性能要求很高。这样,第一,成本会高,第二,用户反感下载一些软件。有了3G IVVR,只要用3G手机就可以,只要有3G打电话的功能,也不用考虑要下载什么软件。比如,现在工商银行已经有了一个呼叫中心平台,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希望通过3G 网络提供视频功能,并希望他的任何3G手机用户无论是来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能打进去。如果内容服务是走数据域方式,用户就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用户说不想下载软件,我打工行呼叫中心要下载工行的客户端软件,以后要打中行还要下载中行的客户端软件,如果还有招行,建行呢?我手机成什么了?成了电脑了,电脑的能力可以!但手机不适合,手机处理能力就这么大。处理能力超强的手机,国内大多数用户支付不起。另外,手机最重要的是还要保证用户最基本的通话业务要求,太多的下载软件可能会影响手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开发手机客户端软件的公司可辛苦了,为了满足工行的一个小的业务改动要求,他可就要对市面上所有型号的3G手机一个个的进行开发,以后的型号还层出不穷,这可就没个完了。难以想像这样的数据服务能否真正开得起来。
引进国外成熟运营方案
CTI论坛:Dialogic的视频服务在国外哪一个国家做的比较典型?
林竞宇:WCDMA现在全世界有100个运营商采用,五千万用户。因为我拿的数据也许是去年的,还不包括中国。整个全世界的规模就是这样,五千万用户不是很多,相对于几十亿的2G用户来说很小。Dialogic和合作伙伴在国外主要开通的视频业务很多是基于Video Telephony技术的。有这样一些案例,一类就是Video Conferences,视频网络、视频聊天、视频会议,和通常所说的视频会议系统不一样,以前是基于数据,基于IT技术,大家集合在一个非常漂亮的会议室里、有投影机、大屏幕,有高质量的带宽保证,远程的办公室,也是同样的装备,质量绝对好,绝对清晰,但这不是每个家公司都买得起的。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公司的会议室里,安装了这样的设备。
那么3G解决了很重要的问题,因为3G手机本身有屏幕,解决了屏幕的问题,本身有摄像头,摄像头都已经嵌入了,不需要额外去购置什么视频设备,而且拿起就用,不需要预约什么时间。像开语音会议一样,可以随时发起,很方便。而且这个系统,可以和原来的IP视频会议系统相连接,原有的IP视频会议产品提供商,象POLYCOM、Tendburg,他们只需要考虑与视频网关的结合,就可以把使用3G手机的会议方加入到现有会议系统里,既能够享受原有的市场,又能够发展新的客户。新的客户有可能就是一个3G手机用户,我就想随时随地发起一个视频会议,不用下载什么软件,不用安装什么东西,就买这个服务好了,运营商可以提供这个服务平台,并通过服务时长来收费,远比当“网络管道工”有价值。
另一类业务,我举个例子,像比较近的香港CSL移动电视,也是通过3G视频电话打进去在IVVR的帮助下选择频道,IVVR和流媒体服务器相连,就可以向3G用户播放实时视频内容了。流媒体服务器是来自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上的实时转播通过RTSP技术,我们的IVVR也是利用了RTSP技术与实时内容进行互动。这就是所谓的3G视频点播。
还有一类业务是视频监控,并且已经有视频监控应用了。通过一个电脑屏幕,通过IP网络,也有一个IP服务器,只不过那个服务器有摄像头,通过这个IP网络也是在这个电脑网络上面。那么通过3G手机也可以实现,把视频监控的流媒体服务器,联入到视频网关上面来就可以了。随时随地可以发起视频监控的需求,只要用户家的摄像头能够进入到虚拟服务器上,就可以看,就能通过打电话看到想看到的内容。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打3G电话,来观察他们家的孩子,或者是他所关心的路况。当然这需要运营商把这个服务建起来,我们提供桥梁. 原来互联网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和3G用户互动。现在视频监控应用还是停留在一个比较官方的应用上面,比如公安、刑侦等,其实,它可以大众化的,像上面所说的,通过随时发起的3G视频呼叫,用户就可以“监控“到更贴近他生活的实时内容,这样的业务应该有市场前景。
但是,请注意,别太指望通过电路域视频呼叫的64bps 带宽看高清晰电影,因为3G Video Telephony更强调的是交互,和内容之间的交互,这是它的特长。
CTI论坛:还有哪些其他通过视频呼叫建立的相应服务呢?
林竞宇:可以继续发挥想象力,比如3G视频社交网络,及其与现有在互联网上,2G上的社交网络的融合。再举些例子,通过视频呼叫,订快餐、礼物就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有很直观的体验。通过主叫号商家就可以很快知道订货是谁,是不是老主顾,能够准确定位需求。还有股票,现在很多人还是通过电话来炒股,按键简单啊,但是看不到K线图,为什么不通过电脑来炒股呢?就是因为电话方便,所以随时随地迅速可以发起呼叫,操作起来按键就可以了。通过3G视频呼叫就好了,既能看见行情图,又能继续销售简单的按键操作。
地图服务也可以,打个3G视频电话就能看Google地图,这个听起来容易,实现起来是需要很多技术环节的。这个基本上是利用了现在的互联网的业务,既有丰富的内容,又可以收费,还可以定位客户,两全其美。类似的基于视频呼叫的业务可以很多,原来所有2G语音增值服务,加入视频功能, 都可以去考虑开展。
与运营商合作未雨绸缪
CTI论坛:Dialogic现在国内的这些有哪些视频应用呢?Dialogic有呼叫中心与视频整合的成熟产品线,那如何以产品供应商的角色进入中国3G建设,现在各家通信厂商都在为3G未雨绸缪,之间的有着微妙关系,Dialogic与运营商工作开展的如何?
林竞宇: 我们其实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移动开通第一个3G视频商用业务,就是移动视点播,现有用户数有几万人,平台已经商用。最近刚看到移动计划在上海建设大规模的视频内容制作基地,我们很关注移动在这方面的进展。
联通也会比较快,技术成熟,投入力度很大,除了网络建设以外,已经在同步建设视频门户 ,视频呼叫中心等等。WCDMA在全球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手机种类多,WCDMA用户在国外漫游也很方便, 相信会吸引很多用户。
中国电信的今年的主要任务,看起来是吸引C网用户本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关注视频增值业务。
Dialogic公司和国内三家运营商都有着良好的沟通。也一直致力于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多种视频业务在运营商3G网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阶段,运营商需要对视频业务在国外的使用情况有多的了解,我们会协助。相关业务的技术规范,我们也和几个运营商研究院作过沟通和交流。我们正在从3G业务相对比较成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将一些成功的业务介绍到国内来,与国内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相信也能带出聪明的国内客户更多灵感。
技术先进保持市场领先
CTI论坛:听你说,视频业务虽然做起来不是很难,但真正使用的话限制很多,包括华为中兴,现在捆绑的视频网关产品也不是自身研发的?
林竞宇:在视频网关方面,做的比较早的是RVSN,还有NMS(现在产品线已并入Dialogic 公司),在几年前,3G Video Telephony的相关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两家,还是比较占先的,3G技术涉及到很多算法。不仅是按照标准去做这么简单,有很多的技术考虑点,而且要通过全球范围内复杂网络环境的实际考验,这是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得到的。
Dialogic本身也开发了视频产品,但比NMS晚一些。现在两家公司合二为一后,进行了技术整合,各取所长。从技术支撑角度来讲,我们非常有信心。同时提供模块级(Video access或HMP)和平台级(Vision)的视频网关/视频处理产品,核心算法一致,价格定位不同, 客户在开展业务时,可以灵活选择。如果要赶时间,就使用平台级产品,开发周期短。反之,就是用模块级产品,成本占优。
CTI论坛:您怎么看待这个市场里的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重要?
林竞宇:一定是软件,对于用户需求来说它直接起源是软件本身。硬件只是算法的载体。在视频网关领域,硬件厂家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还得有遍布全世界的销售网络,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对于Dialogic来讲,能有在全球销售和部署的多年经验,是客户对我们的最大奖励。产品在各种网络环境下的通用性,和对开放标准架构的尊崇, 一直是我们产品研发的核心理念。
3G业务应该解是三个方面的整合,语音服务、数据服务和视频呼叫,少一样都很难充分体现3G的力量。如果只谈数据服务,那就不是3G,那是互联网,如果只谈语音服务,就用2G好了。视频业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能将视频呼叫与数据服务相结合起来,就更完美了,因为数据服务已经在互联网的历练下,具备成熟的产业链和丰富内容。视频呼叫能不能利用它们呢?我们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而且已经有了部署,这是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以后可以再谈。在Dialogic近期在国内的一系列面向视频应用市场活动上, 我们也会展现这个方案,欢迎大家来体验。
来源:CTI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