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8月23日以网络形式发布了上海市政府近期印发的《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上海发展服务外包的目标、重点,并立足聚焦重点区域、做强重点企业、集聚专业人才和完善政府服务等方面,制订了若干政策措施。
新闻发言人表示,“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努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承接发达国家的离岸外包,是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是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推动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提升产业能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功能。
上海服务外包快速增长
近来,随着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上海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呈现出四个特点:
从业务种类看,上海服务外包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呼叫中心、人力资源、金融后台和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是161.1亿美元,据估计离岸服务外包的规模为10多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6.81亿美元。
从企业结构看,服务外包呈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外资企业是服务外包的主要力量。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知名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纷纷落户上海,同时本地的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形成了外资、国资和民资共同发展的格局。
从产业布局看,服务外包部分领域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从事信息技术外包的企业、研发设计机构等大多集中在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和软件园内。浦东软件园、交大徐汇软件园、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长宁信息园、复旦软件园和科技京城等市级软件基地,吸引了全市约60%的软件企业入驻。
从服务市场看,上海目前信息技术外包主要以服务日本市场为主,出口日本的软件大约占软件出口的50%以上。随着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上海,对欧美的业务呈日益增长的态势。
虽然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但是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服务能级来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社会各界对服务外包这种新业态还缺乏深入了解,政府现有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公共服务平台还要完善。同时,还存在专业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部分服务外包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服务外包圈定四大重点
在介绍《若干意见》的基本内容时,新闻发言人说,《若干意见》共分五个部分24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关于发展目标和重点。《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要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打造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努力将上海建成全球服务外包重要基地之一。未来几年,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要突出四大重点:一是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大力吸引既承接全球的服务外包、也可向我国发包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加大服务欧美市场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空间;三是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等领域,提升上海服务外包能级;四是大力培育若干个知名的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使之成为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服务外包总发包商。
第二,关于聚焦重点区域。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具有一定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若干意见》力图通过政策聚焦,打造一批服务外包园区。力争将浦东新区建成上海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先行先试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和亚太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集聚区。同时,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外包产业基地,各有侧重发展服务外包。
第三,关于做强重点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只有服务外包企业真正能够做大做强,上海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中才能更好地体现辐射和服务功能。针对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本市外贸扶持专项资金结构,重点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对本市经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参照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激励自主创新等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以补贴的方式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服务标准国际认证,通过奖励、安排资金等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品牌战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第四,关于集聚专业人才。吸引、培养并能留住一批中高级服务外包人才以及培育、储备一批服务外包技能型人才。
第五,关于完善政府服务。针对服务外包这种新业态,《若干意见》提出,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给予服务外包企业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注册便利,推动这种新的服务方式发展;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新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