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上海的携程网总部内,拥有10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是企业里每天最繁忙的部门,正是这个与互联网没什么关系的电话呼叫部门却占据这家互联网企业70%以上的收入。同样也在上海,一个新创的饮食网站前不久也欲效仿携程,开始尝试开拓线下模式。
其实,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还有很多的贴着各种各样标签的网站尚未找到一个好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从现实社会抽象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概念开始将眼光又瞄回现实社会中。
淘宝网本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针对个人交易的电子商务网站,不过很快,在线下很多城市的购物场所将会逐渐看到淘宝网的踪影,还有城市商场已经更名为“淘宝城”。虽然淘宝在新闻稿中宣称这次合作“淘宝公司不投入、不收益,只是授权‘淘宝’名称给商场使用。”但显然能看出淘宝是在模式上进行一次新的尝试。
破坏规则 最终作用于自己
淘宝网不是中国市场上的第一个C2C(个人交易为主)的网站,此前有雅宝易趣,在淘宝网出现之前,中国市场C2C网站老大位置一直是易趣占据。“淘宝就是一个市场规则的破坏者,将原来的C2C网站运营模式全部打乱,从而获得市场份额。”一个行业人士这样解释淘宝占领市场的原因。
通过成功交易收取卖方佣金的是传统卖场一般的经营方式,美国的eBay和中国的易趣都是靠将这样的模式复制到互联网而起家。但是当马云推出淘宝之后,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上就遭到了彻底破坏,因为在淘宝上所有交易的双方都不需要付费。对互联网上的卖家来说,将店铺从易趣搬到淘宝不需要任何的成本,卖家的转移伴随着是买家的转移,最终使得淘宝获得大量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淘宝网现在即使是拥有了这么多的用户和交易量,到现在为止仍然不清楚怎样才能将这些资源换成自己的收入。以前互联网行业流传的“只要有了用户根本不愁怎么赚钱”规则,显然在这里出现了小小的麻烦。出现麻烦的原因是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群体和普通网站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虽然打着是个人交易的幌子,但实际上淘宝网的用户群体几乎全部都是生意人,而生意人的专长就是算账,想让这些人掏出钱来显然难度高了许多。
其实淘宝破坏行业规则的初衷也并非是要改变行业的商业模式,从开始的宣布的免费一年,到后来的再继续免费三年这些广告口号里能清晰的看出,淘宝当初破坏规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拉拢用户,当用户积累到一定时候可能还会继续像易趣(eBay)那样收费。这也是易趣当时没有跟进免费战略的原因,因为易趣相信淘宝总有一天会收费的,而一旦淘宝开始收费,淘宝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腾讯拍拍网的推出印证了中国互联网是善变的。淘宝破坏行业规则的作法最终作用于自己。用免费手段让增快用户积累速度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C2C网站的用户粘度其实非常低。如果淘宝无论尝试什么样的收费方式,都很有可能将所有用户拱手让给拍拍网。拍拍网就像当初淘宝网的一个翻版,甚至很多宣传词几乎都和当初淘宝网的一致,现在所有用户在拍拍网上交易也不需交一分钱。而在这样一场C2C网站烧钱运动中,腾讯显然更有实力。
盈利压力 病急之下乱投医
“招财进宝”的推出能让人感受到淘宝网的盈利压力。“招财进宝”是被淘宝称为经过半年多时间研发的竞价排名服务,即卖家为某个关键词出价,并依据淘宝为其推广带来的交易效果支付给淘宝服务费的一种增值服务。这项服务一推出就遭到了来自大多数卖家的强烈反对,最终存在一个月时间后夭折。
而与“招财进宝”同期推出的B2C企业大卖场也是淘宝的一个赚钱尝试,吸引企业入驻淘宝网络商城,对企业而言,即使卖不出东西也可以买回广告流量,而相对于淘宝来讲,从企业身上赚钱相对于普通卖家容易了许多。
马云经常对媒体声称淘宝不急着赚钱,但事实上,包括这两天公布的线下淘宝购物城计划等都是在不停地探索盈利模式。在5月到现在的两个月时间里,连续推出的几个产品都是瞄准了别人的钱袋,难免会让人感觉到淘宝赚钱心切。
淘宝网刚刚推出的线下“淘宝城”的落地策略也似乎未被人看好,甚至有业界人士称这就是一场淘宝网的自我炒作,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电子商务从线下搬到互联网,就因为具备了交易成本低、信息在一定范围对等的几个优势使其发展迅速,而又回到现实的购物城建筑中,已经不再拥有线上的这些优势。在线交易这个行业显然没有携程们幸运,破坏行规的淘宝希望从线下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模式似乎困难了许多。
轰轰烈烈实施网络破坏行动之后,互联网企业又希望回到现实社会。当用户已经形成互联网的免费习惯的时候,企业又开始悄悄筹划如何把用户带到线下去,因为现实社会中还没有免费的习惯,才能从用户手里拿到钱。不过假想一下,如果谁来宣布线下卖场“完全免费”规则,互联网企业下一次将落地在何处,社会将是什么情况?共产主义提前到来了?
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