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188出租车统一叫车热线是2005年在我市试运行的。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能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叫车热线成了摆设?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叫车系统4年后仍在“试运行”?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场调查
打叫车热线叫辆的士到底有多难?近日,记者分别在平峰、高峰两个时间段进行了体验。
平峰:
“掉线”“爽约”,
半个小时才叫到车
14点50分,记者在鼓楼医院门前,从这里经过的出租车挺多的。
拨通“965188”叫车热线,“欢迎致电南京出租车调度热线”,电话那头响起电话录音。记者按照提示按1号键进入叫车服务。电话提示“话务忙,请稍后”,记者等了1分34秒后,电话被自动挂断。
14点52分,记者再次拨通叫车热线,这一次电话很快接通,转入人工服务,接线员依次询问了姓名、所在地址、联系电话之后,开始查找附近有无空车。很快,接线员表示,一辆牌照为苏A921××的出租车马上过来,请记者留意。
15点10分,苏A921××还未出现,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已有7辆空车从记者面前经过,但抱以诚信的原则,记者继续等待。在太阳下“烤”了20分钟后,记者第三次拨通热线,接线员却告知,苏A921××出租车司机已“跑单”了,带其他乘客去了!无奈之下,记者再次询问是否有空车,接线员回复“有”。
15点15分,经历了近半个小时,记者终于坐上了“叫来的”出租车,感受是:“叫车,还真不如直接在路边拦车”。
高峰:
“热线”基本不通,
打通也没车
17点10分,下班高峰临近,记者站在新街口德基广场附近拨通热线,接线员表示附近没有空车。
17点30分,晚高峰时段,再次拨通热线时,“话务忙”的语音持续1分40秒后,始终无法转入人工服务,最后被挂断。之后,记者每隔5分钟尝试一次,都得到相同结果。
18点20分,热线终于接通,记者询问汉中路省中医院附近是否有空车,得到的是“没有空车”的回复。
症结分析
高峰时段,上下班要车的人多,出租车数量难以满足市民的集中出行,叫不到车,尚可理解,可平峰时段电话叫车为何也那么费劲?
“软件管理不完善,硬件设施跟不上,是叫车热线一直处于‘试运行’难以‘转正’的原因。”市客管处一位负责人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软件”管理欠缺之一
缺乏激励措施,
司机不愿“接活”
叫车业务的开通,可缓解出租车空驶损失,但中心地区道路的拥堵让司机们对此并不领情。
“现在生意好做,到处都是要打车的人,‘招手’生意这么多,谁要去做‘电话’生意。”的哥王师傅告诉记者,他基本不跑“内线”生意,所谓“内线”就是新街口、汉中门等道路拥堵地区,为了一个10元起步价,一堵就是1个多小时,不如在外围跑跑,一般去中山陵等远一点的地方好赚钱。
“上海的叫车业务,有的可以多收几元预约叫车费,有的公司则给的哥奖励,而南京没有类似激励政策,我只有晚间打车人少时,才会靠‘热线’拉点生意。”的哥唐师傅告诉记者,他接“热线”生意,要么正好顺路,要么是一些宾馆门童的叫车,因为住宾馆的乘客多数会前往机场或火车站,生意比较好。其他情况下,不太会接“热线”生意,一是觉得麻烦,二是万一进了市中心拥堵地区,不划算。
“软件”管理欠缺之二
缺乏制约手段,
诚信成问题
和招手打车不同的是,电话叫车的诚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乘客爽约,司机就白跑;司机爽约,乘客就白等。记者苦等20分钟,被司机“放鸽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同样,乘客爽约也使司机们头疼。
“我就吃过一次闷亏,为了个起步价,在小区门口等了10分钟,结果那人下来说他不坐了。”的哥王师傅说。
2005年,我市叫车热线开通之时,为了防止此类不诚信事件发生,我市管理部门曾表示:要设立“黑名单”制度,一旦某部电话出现叫车爽约的情况,将记入诚信档案,有三次不诚信记录的电话将列入“黑名单”,今后这部电话就无法再拨打叫车热线。而对于司机爽约,客管部门也将根据规定以拒载查处。
可几年过去了,这些制度都没有落实,乘客与司机间彼此不信任,“爽约”、“放鸽子”也在彼此间恶性循环。
“软件”管理欠缺之三
缺乏竞争意识,
服务跟不上
目前,我市有近7000辆出租车安装了GPS,可实现电话叫车。其中,除1000多辆属于中北、东方两家公司的叫车平台外,其余5000多辆的士都纳入到965188叫车平台。拥有如此强大的电话叫车网络,叫车业务占有量却并不大。
相反,为树立自己的品牌,希望分割更多的叫车市场份额,中北及东方公司所拥有的电话叫车平台竞争意识要强得多。据中北公司介绍,目前该公司每天热线电话在600个左右,成功率达75%,“爽约”的基本没有。公司对电调失约有着严格规定,如10分钟内无法到达乘客预约地点、接错乘客等都将罚款50—200元。
有竞争意识,服务才能跟得上。5年前,上海也曾搞过统一叫车热线,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公司加入叫车热线后,管理跟不上,导致投诉增加,市民对热线的依赖度降低。而热线电话分家后,上海强生和大众两家出租车公司各自都开通了叫车热线。为尽可能抢占市场电话叫车份额,两大公司相互竞争,不断升级硬件系统,增加话务员座席,无论是接线速度还是叫车服务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硬件设施跟不上
系统设备待升级
“与设立完善的激励、诚信等管理制度相比,目前急需解决的还有硬件设施的问题。”市客管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这套叫车系统的稳定性不够,GPS平台联系中经常掉线。
据介绍,4年前我市出租车安装的GPS设施中,共有4个厂家的4套不同装置,由于系统不同,加上厂家服务跟不上,掉线、信号中断时常发生,而安装的GPS,多数为单通道设施,性能上也有局限。管理部门也曾多次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完善,但由于资金投入等问题,相互扯皮,硬件至今难以改善。
“明年,我市出租车将进行新一轮更型,GPS系统也将重新更新。除了叫车热线系统接通率会提高外,在叫车热线的管理上,还将赋予更多的科技含量。”这位负责人透露。
据介绍,新的GPS系统将锁定出租车四大功能,包括计价器、IC卡刷卡、叫车爽约、视频录音等。如通过视频录音,卫星定位等系统,一旦发现驾驶员爽约,计价器会立即被锁住,无法再继续营运。在驾驶座正前方,还将设置一个电子显示牌,一旦驾驶员应答了叫车业务,上面就会显示“叫车服务,车牌×××××××”,一来方便叫车乘客识别,二来其他市民看到该车已被预定,就不会再拦车了。
“随着明年合同到期,叫车热线营运企业将重新招标,为明确责任,相关硬件投入、软件服务及规范制度等,都将纳入到招标预案中。”客管处一位人士说。
上海体验叫车服务
早晚高峰打车难,是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电话叫车业务较成熟的上海,高峰时叫车成功率已达到80%。上海叫车电话管理和服务究竟如何做的?近日,记者前往上海,实地体验了一回。
只等了3分多钟,
出租车就到了门前
“你好,我想叫一辆车。”早上8点50分,记者在上海卢湾区淮海中路某号门前拨通了上海海博公司96933叫车电话。接线员询问了记者姓名、所在地点、联系方式等后,说了一声“请您挂机,系统稍后会通知您”,然后挂机。
1分钟后,记者手机响了,语音系统自动提示:“牌照为沪EV1178车辆将为您提供服务。”2分钟过后,一辆蓝色的海博出租车就停在了门前,核对了记者姓名后,司机请记者上了车。
记者表明所要去的地方后,司机放下空车牌。随后,车内呼叫系统响起:“您好,请问你接到葛小姐了吗?”当得到肯定后,整个叫车过程这才算完成。
司机告诉记者,在他每天的营运中,至少有两笔生意来自电话叫车业务,一般在范围2公里,10分钟之内可到达的地方,司机都会抢单。
“接到你,我又赚了2分,我现在已有600多积分了。”司机说。
原来,电话叫车,如果抢单成功,司机就会有积分。“普通业务1分,高峰时段2分,遇恶劣天气4分,如果是公司指派你去接的,可以得到8分……”司机说。
积分高了有什么用?
司机说,除年底公司有奖励外,叫车平台还有一个积分前50名排行榜,如有前往机场、近郊、外地的包车等预约业务时,公司就会奖励给排名靠前的司机。
一家公司1天能做
5000笔叫车业务
海博出租车公司,是上海叫车业务较成熟的公司之一。公司拥有4600多辆出租车,每天做成叫车业务近5000笔,高峰时段叫车成功率为70%—80%,平峰为90%。
记者在该公司电调中心看到,一位市民刚拨通叫车电话:“我要订一辆出租车。”“请您确认一下:上车地点天畔山花园,电话号码为……”还没等这位市民说地址,调度员便准确报出了他的信息。
原来,已有上万市民叫车信息被储存在该公司电调中心数据库内,这位市民在一月前曾用电话叫过出租车,相关信息便留在了电脑数据库中。叫车电话直接与上车地点“捆绑”,市民只要用电话叫出租车,调度员便能马上报出客户的准确上车地址,如此大大提高了叫车效率。
海博公司电调中心值班长黄玉眉说,当电调座席爆满时,系统还能通过固定电话所显示的地址,在方圆一公里以内自动搜索,锁定空车,并采用全自动电脑语音调派,提高市民的叫车速度。
“叫车的成功率与企业的品牌打造密切相关。”黄玉眉说。由于上海五大公司都设叫车热线,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保障乘客打进电话有车可乘。9个座席里,有两个是专门负责指派任务的座席。如乘客确有急需,调度员会在乘客叫车地点的范围内,指派车辆前去接送,以提高叫车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