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以来,本报“打车难”报道层层推进,市民、司机、客运主管部门关于“打车难”的声音集中爆发。
昨天,在客运主管部门承诺“叫车热线先让司机诚信起来”后,读者也倡议做诚信乘客。郑州的士互助会(下称互助会)更是在行业中率先垂范,公开承诺“决不拒载”。
首席记者 张英/文 沈翔/图
【读者倡议】
打了叫车热线,就要做诚信乘客
在今报“打车难”系列追问中,不少乘客反映,郑州出租车叫车电话形同虚设。记者曾亲身体验68881188叫车服务热线,连拨三次,半个小时还叫不来一辆车。
郑州市客运管理处(下称客运管理处)电调中心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6月,共接到叫车电话4815次,但叫车成功率仅为34.8%。出租车司机在调车过程中私自拉活儿;乘客还没等调用的车到,就拦其他车辆先走的现象往往存在,互不诚信,造成调车热线没了信誉度。
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无线电管理调度中心总经理刘枫告诉记者:“今后,我们一个工作重点是保证先让司机诚信起来,调车过程中不得私自拉活儿,一经发现,清除出电调中心调车队。”
上周末两天,不少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诚信需要双方的努力建立。市民马忠先生则直接在电话中倡议:“咱以后也要做诚信乘客,即使有紧急情况拦车先走,也要打个电话讲明。”
【的哥承诺】
对乘客做到“不拒载”等“五不”
今年4月1日刚刚成立的互助会,一直关注本报打车难报道。这是一个由个体司机组成的“草根”团体,刚刚成立时有170辆出租车,经过4个月发展,现在已达到210辆车。目前,出租车拒载、宰客、找假币等行为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
29日,互助会发起人丁西连、靳秀忠、李国亮等,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承诺对乘客要做到“五不”:不拒载、不宰客、不绕路、不找假币、不装小老虎。
丁西连说,如果发现互助会会员有以上行为,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经互助会委员会讨论决议,将其清除出会。市民可对此进行监督,互助会车辆后窗玻璃右侧,贴有标志,如发现司机有违规行为,可拨打68660686投诉。
【记者手记】
请记住这三个热线电话
几天来,本报将读者、司机意见一一汇总,反馈给客运主管部门,客运管理处明确表态:只要亮着“空车灯”,不拉就算拒载;将和公交部门协商,延长公交加气站服务时间;网上投诉马上开通,投诉程序将大大简化;今年10月,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业者素质有望提高……
报道至此告一段落,但我们会和所有读者一起记住三个电话:1.叫车热线,68881188,让我们和的哥一起诚信起来;2.投诉热线,67189900 ,让我们共同监督违规司机;3.互助会投诉热线,68660686,让司机一起遵守“五不”。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打车难的问题将不会困扰我们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