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公交服务热线,本是件得民心的好事。可热线接通难,又不免让人有些心烦。
偏偏问询者着急之时,有的接线员非但没给予一点点慰藉,反倒不耐烦起来。如此“热线”,岂不有悖“为方便老百姓出行热心服务”的初衷?这种境遇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群众的希望恐怕就会变为失望。
不独公交热线,还有一些公益性的热线电话也有类似问题。
解决这个“烦人”的问题,是便民利民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看来,解决之道,固然需要增添人力和完善技术手段,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李素丽那种热心服务于乘客的真情。
有了这种真情,就会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负责精神,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难。有了这种真情,就会自我加压,从自身工作上挖掘潜力,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提供周到温馨的服务,宁可自己添麻烦,也不让群众“添堵”。
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很多。破解这样那样的难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情操作。倾注真情办事和不带感情办事,效果大不一样。社会生活中的些许温情、一点沟通都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市民更多地感受到这种真情,便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共建和谐的氛围,城市管理也会由此走向新境界。
让“热线”真正“热”起来,更好更多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吧!
是为新年一愿。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