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陆家嘴一家纯净水厂的电话销售中心里,记者看到了这只复活后的“猫”。它比传统的外置MODEM体积小了许多,接口也换成了时下流行的USB标准,而它与传统MODEM最大的不同则是它的语音管理能力,录音、监听、拨号样样达到工业标准,几百元的设备完全具备了数千元语音卡的功能。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猫”是与他们的短信王客服软件配套使用的。在“复活猫”的帮助下,当有新客户打进电话时,软件能自动记录客户的电话号码,并提示客户资料输入界面。如果打进电话的是老客户,软件会根据拨入号码自动搜索并弹出该客户的姓名、历史谈话记录、甚至兴趣、爱好等信息都尽收眼底,让接线员在谈话之前就心中有数,不但能打破距离隔阂,让客户有种被老友认出的亲切与惊喜,而且有利于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复活猫”提供者、短信王客服软件厂商中国短信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拨号上网市场的消失,MODEM产业并没有消亡而是走向细分市场,这种专业化的语音MODEM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的销售、服务中心,是“呼叫中心平民化”的生力军。呼叫中心技术其实很早就在大型企业应用了,但成本一直都很高,这种专业语音MODEM功能全、操作简单,价格也便宜,非常适合呼叫中心的普及化。
但MODEM技术几年前就相当成熟了,为什么一直到短信时代才开始在呼叫中心普及化市场大规模露脸呢?原来“复活猫”只是解决了呼叫中心的硬件普及化问题,而呼叫中心居高不下的软件成本直到短信时代才得到冰释。在软件业,后期升级与维护是最大的成本,传统的呼叫中心软件都是一次性销售,为保证后期的服务质量与合理利润,价格总是降不下来,但短信软件公司可以依靠持续的短信利润来补贴软件升级与服务费用,原来上万元的软件系统,短信公司免费就可以提供给用户,彻底降低了呼叫中心普及化的门槛。记者试用了短信王免费的呼叫中心功能,发现已经非常完善,足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各种需求。
MODEM产业的命运真可谓一波三折,因固网运营商承担互联网接入服务而兴起,又因固网运营商新宠“宽带”而被抛弃,最后却被移动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分成模式救起,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试想如果固网运营商也奉行语音业务收入分享,现在的产业格局又会怎样?运营商、制造商、软件商、客户,产业链上的每一个角色应该如何做好自己?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