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客户忠诚度与CRM>>新闻详情

WTO后银行业生存之道-更深化的客户经营

2009-03-15 21:37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中国进入WTO后,国内银行业感受到来自国际知名金融企业的竞争压力,外资银行完善的服务体系、丰富的金融产品等都给国内银行业人士带来的强大冲击。那么进入WTO后银行业的生态如何?如何因应国外银行的竞争?如何确保客户不会被国外银行拉走?本国银行与外商银行的优势与弱势到底差异在那里?等问题成了大家思索的焦点。
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外商银行想要进入大型企业或项目有其困难度,而最大的衡突点应该还是在个人金融与消费金融以及信用卡等方面。国内银行在这方面有二个主要的弱点: 

(一)产品类型较少

外资银行拥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如:基金、证券、债券、保险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同时对于跨国产品的组合也更具弹性,所以风险规避的功用也较大。相对而言,国内银行在这方面因为对国际金融商品的接触较少,产品的可选择类型也极为有限。所以如何扩大产品组合,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是本国银行应该力求突破的。

(二)客户经营深度不足

过去国内银行大多数把对企业贷款或融资视为重点,只要分(支)行经理与企业户的关系良好,就没问题了,而较少着力在个人金融上,而多以「钱庄」的心态等着消费来存钱,最多也只是提供房屋货款。
笔者在与国内银行接触当中,发现有些银行的策略是非常值得参考的,那就是「更深化的客户经营」,由这个观念导引出了两个概念或制度:

一、社区银行

部份国内银行,特别是中型或区域性的银行,以社区为目标市场,在客户贡献体系中有所谓的80/20原则,也就是就整个市场而言,百分之八十的收益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客户,这些人是「较具消费能力与意愿的」,而社区银行就是以这种概念,挑选较富裕的「小区」加以深度开发,也就是直指那些百分之二十的重要客户。

二、专户经理,主动出击

去银行以多半以柜台交易为主,顶多设置几个VIP室,但其实是不够的,笔者最近也看到一些银行开始转换思考方式,将客户分级,而且较重要的客户都设置专户经理,这些人不是在柜台或电话一端等客户上门,而是主动的拜访或用电话联络。笔者以为这种方式,将是外国银行在短期内无法匹敌的,因为国人都有一个传统概念,一见面三分情,只要是朋友,其它的就好说话了,同时经过深度交谈银行人员更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适时的给予建议,这时客户自然有感于「朋友的关怀」,当然忠诚度就高了!当然深化客户经营不是对每一个客户,而是分级处理的才具成本效益。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