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纷享销客宣布完成新一轮7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由钟鼎资本领投,启明创投与建发新兴投资跟投,这是继2023年7月在IPO资本协助下获贵阳创投3000万美元投资后,纷享销客在一年间再获投资,这也是其连续第四年获得新的投资。
纷享销客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持续完善产品的平台化、一体化、行业化与上下游业务连接能力,强化国际化与AI能力建设,加速推进业务型CRM向智能型CRM的演化。
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罗旭表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竞争下,纷享销客一直致力连接型CRM产品价值能力的不断深化,我们坚定落实效率经营、可持续健康增长的理念,连续四年营收超常增长,客户续费率多年超越100%健康线。纷享销客持续四年获知名机构投资,就是得益于公司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与商业模式的日趋成熟,在数智化的大趋势下,随着商业回归本质,头部公司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是水到渠成的理性及智慧合作的结果。”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对企业保持持续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CRM领域的共性核心能力,比如: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电话营销、客户服务等,甚至还涉及呼叫中心、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等,都是所有CRM企业必须关切的。
作为CRM(客户管理系统)领域龙头企业,在“中国不适合SaaS”的暴论下,与同行相比,纷享销客在2024年获得最新一轮融资,其实非常难得。
在纷享销客之外,国内CRM企业还有销售易、神州云动、红圈CRM(和创科技)、金蝶、用友等。
据销售易官网,销售易上一轮融资还是在2021年获得7000万美金融资,此后再无资本层面新消息出现。销售易刚刚过完了自己的13周岁生日,在一封公开信里,销售易披露,其目前已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CRM领军企业,服务了5000+客户,并为60+细分行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此外,销售易也称接下来将在AI和国际化两方面持续发力。
神州云动CloudCC在2015年获阿米巴基金3000万投资,2016年获恒华1000万投资,2017年获齐心集团4000万投资,2020年获华胜天成7000万投资,但此后也没有公布新融资信息。
神州云动官网信息显示,其已深耕制造、 消费品、教育、金融、IT高科技、地产、有色金属、医疗健康等行业,服务客户超过10000多家。神州云动CloudCC称自己在服务企业级客户、PaaS平台扩展能力、私有化部署的CRM中国市场名列第一。
红圈(和创科技)头顶“国内SaaS行业移动销售管理第一股”的光环,于2015年11月登陆新三板。上市首日,开盘价40元每股,按照1.05亿股的发行量,公司市值达42亿人民币。不过最近几年,和创科技股价整体比较萎靡,总市值只有2.74亿人民币。
相较于市值,更值得关注的是和创科技拟在北交所上市时,回复北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问询函披露,“报告期以来,发行人逐步战略聚焦工程项目管理SaaS领域,将拓客和服务重心放到建筑工程行业客户上,对于客户关系管理SaaS领域客户,处于正常提供服务状态,新签合同和续费合同金额较小。”
和创科技之所以战略聚焦工程项目管理 SaaS 领域,给出了以下两点原因:
1、下游市场不够成熟,客户关系管理 SaaS 产品成功应用率相对较低。
问询函披露,国内客户关系管理 SaaS 产品市场尚不成熟,大部分企业付费意愿较低。一方面原因是下游客户对客户关系管理SaaS产品了解较少或对客户关系管理 SaaS产品的价值评估较为模糊。此外,即使在有付费意愿的企业客户群体中,也存在着不了解、不会选、不会用的三大痛难点。在已采购 SaaS 产品的企业中,仅一半企业成功应用客户关系管理 SaaS 产品。对企业端客户而言,他们更需要贴合具体业务场景的产品和服务以对抗选择困难干扰,甚至还需要一些专业可靠的咨询服务或智能引导功能,去帮助他们明晰需求、选型产品、配置落地、后期运营等,降低使用门槛,提高业务契合度。因此,客户关系管理 SaaS 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时候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服务企业、赋能业务的价值,从而导致购买产品的客户使用效果不佳、成功应用率相对较低。
2、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导致产品开发成本持续提高。
国内CRM SaaS 产品的竞争不仅来自于同品类的竞争,还面临跨品类的竞争。如:企业协作型产品钉钉、企业微信等为更好切入市场集成了部分CRM 产品的特性;OA审批类产品泛微、致远等为了在自身系统内灵活调用客户信息而搭建了CRM模块;财务及报销软件如用友T+、易快报等为了以客户为单位核算资金信息而兼具了 CRM 部分功能。
同时,客户在采购客户关系管理 SaaS 产品时往往也会要求兼具 OA 审批、费控、考勤、沟通等功能,造成 CRM 产品边界模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难度及开发成本。
和创科技透露,目前自身CRM领域 SaaS 产品的客户数量逐年减少,公司逐渐降低了客户关系管理领域新客户开拓力度和客户维护力度。业务重心主要围绕建筑工程行业,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等细分下游领域的工程项目管理 SaaS 产品上收入逐年增加。
整体看,和创科技的转型还算顺利。但是其留给CRM软件服务商共同的难题,依然需要纷享销客、销售易、神州云动们来解决。
那么,留给中国SaaS企业的空间,到底还有多少?留给纷享销客的市场,还有多少?
2011年,罗旭从《新京报》辞职,和前同事李全良(纷享销客COO)、刘晨(纷享销客联合创始人)创办纷享科技(后于2016年改名为纷享销客)。
而纷享销客的同行销售易也成立于2011年。成立13年来,销售易先后推出移动端CRM,到行业首发PaaS平台,到连续7年入选Gartner SFA魔力象限,再到基于AI大模型探索AIGC+CRM的融合可能。
尽管纷享销客对最新技术的应用与探索不遑多让,但最近两年的SaaS行业大环境似乎“更糟”。营收下滑的、利润暴跌的比比皆是,即使勉强上市,很多也是“流血上市”。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罗旭就曾在2023年表示,希望再花两年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指标,大约在2025年以一个优等生的状态登陆资本市场。
拿到最新的融资,对纷享销客肯定是一个好消息。毕竟,CRM软件服务商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淘汰赛了。此轮融资,应该能为纷享销客未来更好的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