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务收入连续两年实现翻番之后,2007年,浙江省义乌市邮政局持续快速发展。1~11月,实现业务收入11370万元,同比增长38.97%。一个小小的县市局,何以能保持如此快速、稳健的发展步伐?
解放思想:不唯计划唯市场
1999年~2004年,义乌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幅17.53%。从2005年开始,之所以能够一再提速,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每解放一步,发展就前进一步;思维每创新一步,发展就领先一步。”义乌邮政正是深刻领会了刘安东同志的这一讲话精神。在贯彻省公司 “不唯计划唯市场,不看增长看发展”要求的同时,义乌局提出“先者生存”、“快者生存”和“以市场潜力作为业务发展的目标、以客户需求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的发展理念。2007年,省公司下达义乌局1.1亿元的收入计划,同比增长22%。这一增长幅度不算低,但义乌局班子认为还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于是自我加压提出1.3亿元的预算目标。
在义乌局二楼电梯口的醒目位置,有一幅狮子追逐羚羊的宣传画,上面写着“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都必须奔跑;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必须奋斗”。这就是义乌邮政“先者生存”、“快者生存”的理念:狮子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会被饿死,羚羊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义乌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用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发展、用比对手更好的服务来吸引客户,才能赢得市场。
创新机制:海阔天空凭鱼跃
近年来,义乌邮政大胆进行探索与实践,创新机制,不断激发出企业的发展活力。
义乌局积极推进专业损益核算。2005年开始,义乌局根据浙江邮政的统一部署,以速递专业化经营改革为切入点,推进专业损益核算,并把损益核算结果应用于产品定价、资源配置、流程调整。对速递公司实行以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达到成本核算清晰,市场反应快速准确,有力地推动了速递业务的快速发展。2004年,义乌局速递业务实现收入491万元,2005年达1093万元,增长122.61%;2006年2055万元,增长88%;今年1~10月,实现收入2555万元,增长51.86%。尝到改革甜头的义乌邮政人,迅速将速递专业核算的经验复制到函件、集邮等其他专业,成效显著。如函件业务,今年1~10月实现收入1447.12万元,同比增长78.03%。
该局重视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内部员工积极性。义乌局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有为才有位”,鼓动大家齐心协力,使企业充满了发展活力。首先,岗位靠竞争。用岗位管理改革原有的身份管理,易岗易薪。通过竞聘,现已有30名劳务工走上了管理岗位。其次,收入凭贡献。用计件制改革原有的“大锅饭”,实施“底薪+提成+奖励”的分配机制,实行岗位业绩考核,上不封顶,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为企业作贡献,为自己得实惠。最后,有为才有位。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记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对各职能部室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并直接考核至每一个岗位。
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增后劲
义乌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集团公司、省公司创造的宽松政策环境,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强身健骨,夯实发展基础。
该局以营投环节为重点加大核心能力建设。一是加大营业网点建设力度。2005年以来共投入957万元,新增局所8处,装修改造网点18处,占局所总数的74.3%。今年上半年,建成了全省第一家特快旗舰店,全省第一个县(市)函件直复营销中心。二是加大投递等终端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共投资170万元,新增、更新投递、速递车辆27台,开发“速递揽收邮件派单程序”软件,有效简化了处理流程,提升了揽收速度;为所有营投车辆配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强化了车辆的高度管理,实现了速递邮件的即时揽收。
义乌局重视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一是实施“脑袋”工程,打造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新理念。对管理层,邀请专家教授来局培训,选送到浙江大学听取专家讲座,组织户外拓展训练等;对基层,通过心态训练、及时的激励与典型的宣传,引导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团队精神。二是强化岗位练兵。以贯穿全年的职工技能运动会形式,把劳动竞赛与娱乐相结合,在轻松的气氛中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与技能。针对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该局以报销学费的方式鼓励员工自学外语,并对外语专业人才每月按业绩与专业水平给予100元~4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鼓励员工提升外语水平。目前,该局已拥有四级以上外语专业人才50多人。现已有37名员工进入后备人才库,其中16人已走上支局所负责人等经营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