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话营销>>新闻详情

B2C电话销售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08-16 14:29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在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B2C电话销售人员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服务营销的观念和意识
·电话中的沟通技巧
·对电话销售流程的理解和把握

服务营销的观念和意识
    在这一环节,电话销售人员需要完成两个观念上的转变。

·从服务到服务营销的转变;
·对销售的正确理解:从求人到帮人;

    现在大部分进行B2C电话营销的行业,如电信、金融等,都是由于最近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开始主动接触客户,而过去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接受客户的。而且,在开始进行电话营销时,第一批电话销售代表都是从原来的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代表转过来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于客户服务代表而言,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回答客户的问题,客户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除了回答客户的问题外,电话销售人员还得主动去提问问题,去找客户的需求,而且还有经常遇到客户拒绝这种情况,而这些,对于大部分客户服务代表而言,转变都是需要时间。我曾接触到一个企业,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投资,从外面招聘了一批电话销售代表,我与他们探讨:为什么不从现在的客户服务代表中转过来呢?这批人已经对企业及产品都很熟悉了,为什么还要从外面招聘呢?他们的考虑就是担心现在的客户服务代表不能从观念和意识上进行改变,我觉得他们的考虑确实也很有道理。
所以,客户服务代表转为电话销售人员,首先就是要变主动,从单纯的服务观念转变为服务营销,在服务中找到营销的机会,来帮助客户。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对销售的正确理解,很多电话销售人员由于以前并没有从事过销售工作,对销售工作存在误解,认为销售就是在求别人买东西,从心底里对销售是排斥。坦率来讲,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想法。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帮助我们的客户做得更好。电话销售人员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客户是有帮助的,一定要抱着这种态度工作才可能做得好,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是此。

电话中的沟通技巧
    虽然大部分电话销售人员在原来进行客户服务工作时,都已经接受了良好的关于电话沟通方面的培训,但从研究中看,从销售的角度看,电话中的沟通技巧对于电话销售人员来讲,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结合前面谈到的电话中的六大沟通技巧,一一来探讨:

一. 电话中的声音感染力

声音活力不够
    我所接触过的B2C电话销售人员,她们的音质本身都非常好,只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声音听起来普遍缺乏活力,缺少热情和人情味,这种声音让客户听起来好象是对着机器在讲话,而不是在对着活生生的人。建议声音再多些活力。

不善运用停顿和强调重点
    另外,在讲话的方式上,一个急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停顿和强调重点的运用。电话销售人员要求对业务很熟悉,有时正是由于对业务、对产品太熟悉了,在介绍产品时,好象机关枪一样地讲给客户听,作为客户,基本上没有思考的余地和时间,不能很好地理解电话销售人员所讲的内容。建议每讲两句话有个短暂的停顿,听听客户的反应后,再讲下去。同时,对于有些内容,如“免费”、“赠送”、“优惠”、“划算”、“省钱”等可以吸引客户注意力的词汇时,重点强调下,可以讲得慢一些、声音大一些,以吸引客户。

语速普遍偏快
    从语速上讲,普遍偏快,这也是习惯,建议语速慢一些。电话销售人员在语速上,要有一种控制的感觉,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这样会比较好。

太容易流露出不耐烦的语气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讲话的语气,最要命的就是“不耐烦”的语气。经常听到的就是当回答客户问题时,第一次客户没听明白,态度还可以,第二次再向客户讲时,态度也还可以,而第三次向客户讲的时候,明显可以感受到销售代表已经是很不耐烦了,这时,销售代表心里肯定是想:“你怎么这么笨啊,都给你解释了三遍了,你怎么还不明白。”,这种语气一流露出来,造成的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吓跑客户。

二. 融洽关系的建立

不能很好适应客户
    听了很多电话销售人员的电话录音,很大的感觉就是缺少一种融洽的沟通氛围,电话中总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在里面。我们前面探讨过,建立融洽关系有一种方法就是要适应客户,如果客户本身就是很冷淡,而我们又不能影响客户,让他变得热情的话,那也还可以理解这种沟通氛围,只是在电话中,我几次感觉到客户在电话线的那一端已经笑出声来了,甚至有的客户还在开玩笑,例如,客户开玩笑地笑着说:“我们可没钱。”、“是7块钱,不是7美金吧?”,遇到这种情况,让我们想一起,如果是一个善于建立融洽关系的销售人员会怎么做呢?当然可以与客户同样开开玩笑,再把话题转回来。可惜,我所见到的电话销售人员照样还是冷冰冰,最后,我们的客户受销售人员感染了,也不再笑了,氛围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变成了冷冰冰。有时候经常听到电话销售人员同我讲:“客户一直都很冷淡,我该怎么办?”这不得不让我怀疑到底问题是出在客户身上还是出在电话销售人员身上。

几乎没有赞美客户
    赞美客户也可以帮助我们与客户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可惜,在电话中我基本上没有听到电话销售人员主动地赞美客户的。在我所接触和研究的行业中,我发现电话销售人员在电话中其实有很多的机会是可以赞美客户的,只是,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举个例子来讲,有一次我在某家电信运营商的呼叫中心听电话销售人员打电话,当时电话销售人员进行外呼的主要工作是核对资料(这应当是属于电话营销的内容),我发现电话销售人员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客户(我们在提问技巧中再谈这个问题),造成不少客户的反感,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如果电话销售人员抓住机会,赞美客户的话,是可以避免客户的反感的。例如,核对资料时有一项是客户的职业,从客户的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赞美点,如果客户讲:“我的工作是警察。”,那电话销售人员如果能加上一句:“那谢谢您,正是由于你们的辛苦工作,我们的治安才这么好。再请问下您的办公电话是….”,只是一句话,相信沟通氛围会不一样。

礼貌用语在电话进行中运用得太少
    关于礼貌用语,不少电话销售人员都会在一开始和电话结束时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您”、“不好意思占用您时间。”,而在整个电话进行中,礼貌用语则相对较少,建议在电话沟通过程中,不断使用礼貌用语。


三. 提问问题的技巧

不太注意运用前奏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问题太直接,提问问题时缺少以好处为导向的前奏。举上面那个例子,电话销售人员在合适客户资料时问到:“您的邮寄地址是多少?”、“您家里电话是多少?”、“您的办公电话是多少?”、“您的办公地址是在哪里?”等等,如果你是客户的话,你会有何感觉,你会配合回答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不会,客户也不会,我听到的大部分的客户都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问这个干吗?”,这时,电话销售人员在电话中才会告诉客户:“是这样,由于我们针对单位客户,会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这些资料也会寄到您单位去,所以,想知道您的单位地址。”,我发现这时大部分客户会配合。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把前奏提到前面去,直接问客户:“为了您更及时的收到针对单位用户的优惠活动,请教下您的单位地址是…?”,这其实就我们在前面讲的提问问题的“前奏”技巧,对于一些敏感客户可能不太配合的问题,先把对客户的好处讲出来,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提到前奏,也有电话销售人员有种担心,她们问到:“现在公司对我们的考核是即重质量,也重数量,要求我们在一天中要打出一定数量的电话,如果用前奏的话,一个电话时间会拉长,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使用前奏会否会把电话时间拉长呢?基本上是不会的,不使用前奏的结果是客户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会进一步延长电话的时间,你说是不是呢?

问题缺乏逻辑性
    另外存在的问题在于提出的问题缺乏逻辑性的规划,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不能有效结合,有时造成本来一个问题就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时需要提两个问题来了解。有一次,某家电信运营商在对新用户进行外呼电话营销工作,原来的外呼脚本中提的几个问题顺序是这样设计的:
a) 您原来使用的网络是什么呢?
b) 您原来的电话费是多少呢?
c) 请问您转网的原因是什么呢?
d) 您的年龄是在…?

    各位,如果让您对这几个问题的顺序做些修改的话,你会如何该呢?对了,把第三个问题提到第一个问,这样,基本上第一个问题可以不问,因为当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时候:“请问您转网的原因是什么呢?”,基本上可以把第一个问题回答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问题也有了逻辑性,客户更容易回答,这个电话更象是一个沟通电话,而不是一个象是做调查的电话。

    在B2C电话营销中,提问半句话也十分有帮助,例如:“请问您的办公地址是…?”,而不是问:“请问您的办公地址在哪里?”比较前者和后者,哪个更适合,相信大部分人会讲前者,前者的问法有两个好处:让客户更积极地参与到电话沟通中,另外,客户更易接受。

    不管如何,在电话中要提的问题最好经过仔细揣摩,多总结,多设计,一定要事先准备好。

四. 倾听技巧

不关注客户反应,急于把自己的话讲完
    倾听技巧当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不关注客户的反应,尤其是自己在讲的时候,只顾自己讲,而没有听客户。电话销售人员在讲电话的时候要不要倾听呢?答案是肯定的,好的电话销售人员在讲的同时,会关注电话那端客户的反应,一听到客户发出的一点点的声音,会马上停下来,听客户是不是有什么疑问,没有的话,再继续下去。

    关于倾听技巧的运用,我们在前面沟通技巧篇中,谈了很多,这里不多谈。


五. 表达同理心

几乎没有表达同理心
    表达同理心和赞美一样,是电话沟通中的“润滑剂”,而这一点也是我在电话中听的最少的,也就是电话销售人员讲得最少的。这说明电话销售人员还没有把客户当成活生生的个体看。在培训中,我经常会问学员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来你们家串门,向你诉哭,说她的小孩子不听话,天天爬上爬下的,这不,又从楼上摔下来了,搞得脸都青了。这时,你会向你的朋友说什么?”,基本上大部分学员都会讲:“现在的小孩子都是这样了。”看到没,这就是表达同理心,这说明不是电话销售人员不知道如何表达,而在于还没有在电话中形成意识去理解和关心客户。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某电信运营商的电话销售代表,客户在电话中讲:“我的手机丢了。”这时,在电话中首先不是去问那些原来你已经设计好的问题,而是先关注客户:“啊,手机丢了,确实是应该马上办理停机。”,这样,客户才会真正觉得被关注。

    建议这一环节加强。

六. 确认技巧的应用。

确认方式要改进
    这一技巧大部分电话销售人员都有意识用,只是听到最多的是:“不知道我讲的您听明白了吗?”、“不好意思,您讲的我不明白,您可否再重复一次?”,这种确认方式在电话销售中是属于“禁语”的,尽可能用:“不知我有没有解释清楚?”或者“不好意思,您可否再重复一次?”等方式来进行确认。

    这一部分参考前面沟通技巧篇。

对电话销售流程的理解和把握
    B2C和电话销售流程和B2B电话销售流程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举例来讲,B2C往往要求在第一个电话中就完成生意,基本上是以成交为导向的,并不一定要求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而B2B却是以关系为导向的,要求电话销售人员先建立关系,后实现销售。当然,这种分法也不一定,也要看产品的价值,有些产品价值高的,即使是针对最终消费者进行销售,但也还是以关系为导向的。前面我们分析流程中,大部分是按照关系为导向进行分析的,这里,我们按照以成交为导向来分析电话流程,毕竟打电话出去的目的还是为了完成生意。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