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潘先生平均每星期接两三次,不分时间段不说,推荐的还是同一类产品。面对推销员没完没了的狂轰滥炸,潘先生最终忍无可忍对其一顿怒斥。
生活日报4月21日讯(记者 李萌博 实习生 田晓惠)目前电话营销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但同时来自市民的抱怨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那么相关机构的电话营销究竟是如何操作的?有什么办法能让市民免受骚扰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被扰市民
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死缠烂打,
营销电话,你就是“魔音灌耳”
“烦死了,怎么最近老接到各种各样的推销电话。”两周前,在省直机关工作的赵先生接到了一个保险公司打来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要为他设计一套保险计划,赵先生婉言拒绝了。谁知道,这种陌生来电并没有消失,隔三岔五就会打进来,有保险公司的,有银行办卡的,还有理财机构和装修公司的,赵先生很烦。
“有时候晚上 9点以后都会接到他们的电话,多数是邀请参加公司活动的,比如说周年庆典或者赠送产品。”21日,市民潘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他开始接到某保险公司推销电话,之后平均每星期接两三次,不分时间段不说,推荐的还是同一类产品。面对推销员没完没了的狂轰滥炸,潘先生最终忍无可忍对其一顿怒斥。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发展会员的商家也开始直接通过电话推销了,市民孙女士表示,最近各种会员信息也开始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了,这让孙女士觉得有点烦。
据了解,电话营销扰民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明公害,21日,记者随机咨询了12位市民,均表示,在现实生活中都曾经遭到过电话营销骚扰,让人接电话时有种“魔音灌耳”的感觉。
营销人员
每天能听到几十遍“我要告你!”
100个电话能成功两个就很好了
“我们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刚开始跑保险,什么人都不认识。”小宋去年大专毕业进入省城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因为刚从事保险,她基本没有客户源。没有客户就意味着没有业绩,怎么办呢?跟其他的新同事一样,她开始选择一个手机号段不停给人拨电话推销保险业务。
“人家一听是推销保险的电话就感到很烦,最多有三成接听者能耐心听完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人是刚一接听就挂断。”小宋说,“经常会被人骂,但我已经习惯了。”小宋说,她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告你!”一天能听到几十遍。
“打100个电话,能拉到两个客户,就算成功了。”虽然成功率如此之低,但小宋却笑着说,只要能拉到客户,老是这样碰“钉子”也值。
营销公司
只因成本低,电话营销越用越广
引起顾客反感,可能适得其反
据一位保险业内人士透露,通过电话购买保险将为公司节省约8% 的成本,为投保人节省15%的保费。随着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业务竞争的加剧,成本较低的保险电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入。
“我们提倡电话营销,但要求业务员别对客户死缠烂打。”省城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电话营销虽然不是唯一的营销模式,但它确实能在较快的时间里发展更多的客户。通过业务员与潜在客户的直接交流,便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和业务量。
济南市保险行业协会张延美秘书长告诉记者,目前电话营销在南方一些城市开展得比较好,但在济南一直都没有得到市民的认同,“这与业务员的水平和素质也有关系,有些业务员因为急于提高工作业绩,而对客户狂轰滥炸,结果引来市民对电话营销的普遍反感。”
★行业声音
不守规矩者可投诉
“业务员通过每天上百个推销电话,在业绩压力下很容易发生解释不清、程序不合规等情况,这是保险电话营销不规范的原因所在。”山东大学一位保险专家这样解释营销电话扰民的原因。
据了解,为避免无序电话约访对客户的滋扰,2008年 12月,山东保监局曾下发过规范人身险公司电话约访行为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对通过电话方式邀请客户参加产品说明会的保险推销员,其省级保险公司应当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内容应涵盖约访话术、客户信息管理、通话呼出时间管理、考核管理、投诉处理等。
对于市民该如何应对电话营销,济南保险行业协会张延美提醒市民,应先通过来电显示功能看它是否为保险公司的统一热线,并索要起业务员的资格证号。如果遇到“死缠烂打,不守规矩”的业务员,可拨打济南保险行业协会投诉电话:0531-87905920。
★记者观察
电话营销咋成骚扰
电话营销——一种被不少国家广泛接受、被国内颇为看好的新型营销渠道怎么就和电话骚扰等同起来了呢?个中缘由,引人深思。
2003年,随着大量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的涌入,电话营销开始在内地流行,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然而,从那时起,外界对电话营销的抱怨和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电话营销的抱怨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如美国,也有人对电话营销不胜其烦。比如,2003年,美国就发起了“别打我电话”行动,事后,一位营销专家曾欣喜地评述,这一规范有助于电话营销业提升营销效率,因为不喜欢接电话销售的人都已经被事先排除了。
值得期待的是,我省保险行业有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法规,正在对保险推销违规行为进行规范。或许,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配备有准确的客户数据、规范的业务流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健全的法律法规后,电话营销会成为一种更能被消费者接纳的营销方式。
本报记者 李萌博
★相关链接
北京:
市民状告保险公司电话骚扰
2006年,北京市民李捷因频繁接到保险公司推销车险的电话,愤而向朝阳区法院提交23份起诉状,状告不同的保险公司。李捷说,由于他的手机是双向收费,他不得不“被迫”为这些电话买单,另外,推销电话也严重干扰了他的个人生活以及正常生意往来,因此他起诉对方要求赔礼道歉、赔偿话费并支付精神损失费1万元。
最终法官认为,李捷无义务因保险公司的推销行为而支付话费,因而保险公司应赔偿李捷因此而产生的话费损失6.63元。不过,由于李捷提出的赔礼道歉和精神损失的请求缺乏法律依据,被法院驳回。
美国:
滥打推销电话最高罚款1.1万
美国参、众两院于2003年表决通过了禁止滥打推销电话的法案。同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推出“别打我电话的电话保护业务。用户向”全国拒听销售电话登记处“提供电话号码即可注册,31天后,就可完全或者部分拒绝厂家打来的推销电话。如果厂家继续打电话,用户可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经调查核实后,该厂家最高可被罚款 1.1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