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过保险行业的电话销售,不管你是在上课、工作,抑或是在休息,电销不打招呼,直接上门。你的电话号码,他们怎么知道的?个人信息是从哪获得的?怎么才能维护自己权益?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最近车险快到期的陈熙,深受保险公司的电话骚扰之苦。“我的车险是3月份到期,但从3个月前,我就陆续开始接到各家保险公司的电话。”陈熙说,开始时,她还是挺有礼貌的,听他们介绍完后,再跟他们说“我再考虑考虑吧”,或者“不需要了,谢谢。”等等。但后来,因为电话太多,她的耐心也被耗尽了。
“有时看到不熟悉的陌生号码,我就直接不接。有一次不小心接起来一个,又是保险的销售电话,我实在是不想再听下去,就支支吾吾对女销售员说,不好意思,我在开会……”没想到,对方并没有挂断的意思,而是“不屑”地说,“陈女士,你又在开会啊,会真多,我前两天打电话你就在开会,现在又在开会。”气得陈熙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刘先生也是被电销保险骚扰的其中之一。不过,在接到电话后,他就直截了当询问业务员,对方是怎么知道他号码的。而对方听到质疑后,立马转移话题,后来在刘先生的一再要求下,才告诉他保险公司和银行有合作。
那保险公司究竟是怎么得到你的个人信息的呢?记者就此也联系采访了几家保险公司,回复内容大致相同,“我们严格遵守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丁世礼则回复记者,“关于电销,人保一直有严格规定,我们电销的客户大多是已在人保承保的客户,还有一部分新客户是通过主动上门等,一些渠道获取而来,而对客户拨打的时间、次数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对于违规的员工,我们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那他们怎么又知道你车险要到期了呢?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车险客户资料泄露可能是新车共保中心的出单员,有可能向承保公司以外的公司提供资料;汽车4S店帮客户上牌后,也会将信息卖给一些中介公司;税务机关缴纳车船使用税的系统,有客户投保内容;另外,还有保险公司的“内鬼”。还有一些负责定损理赔的中介公司或修理厂,都会有意识地收集客户的信息。
至于人身保险等险种,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说,个人信息泄露的地方太多了,防不胜防。他推测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有意识收集这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开拓业务。
那关于电销扰民,难道我们就无“法”可依?2月28日,记者联系了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电销扰民的问题,保监会近日也下发相关通知,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市场秩序。负责人表示 ,“这也是第一次将电话扰民投诉情况作为电销业务监管的重要指标,我们会对查证属实的电销扰民公司责令改正;对一年内被投诉两次且查证属实的,将责令公司限制对新客户的呼出业务三个月;对再次发生类似问题的公司,将责令公司停止对新客户的呼出业务。”
根据规定,各财产保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电销业务内部控制和销售管理,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等。
◎相关链接五种情况应该投诉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市民就可以投诉,电销扰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投诉人明确拒绝购买保险或明确告知不要再拨打的情况下仍然多次重复拨打客户电话。
二是在客户未接电话、接通后不说话、表示现在忙不方便接听等情况下,继续多次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引起客户反感。
三是坐席人员未及时屏蔽号码,导致多个电销人员先后拨打同一人电话。
四是客户质疑个人信息资料来源,要求公司解释,坐席人员解释说明不得当,引起投诉人担忧和不满。
五是坐席人员语气态度欠佳。在明确拒绝推销时,坐席人员会出现语气急躁、语言粗鲁、态度恶劣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