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话营销>>新闻详情

电话营销:赠送保险何以遭拒

2009-07-17 09:0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解放网


    今年1月,本刊和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联合启动第三次上海保险服务满意度调查,期间收到众多读者的来电来信,发表自己在保险消费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为对热心参与调查的读者表示感谢,本刊随机抽取了80位幸运者,准备每人赠送两份卡式意外险。
  但当工作人员致电读者,表明赠送保险意图并核对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由于大量读者所留为家庭电话,且工作人员致电时有的非读者本人接听,有8位接听者选择拒绝接受赠送的卡式意外险。而这些拒绝者的理由也相当一致:你是不是××保险公司的?不要又拿什么噱头来骗我们!
  茶余饭后听工作人员谈及此事,笔者也只是一笑,但却为这样的信任危机深深担忧。8位读者,10%的概率,可能会是一个偶然。但该事件却至少从一个侧面表明:少数保险公司的电话营销手段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变成一种电话滋扰,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而且整个行业也因此面临不信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少数保险公司这样的营销行为,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一点一面。电话营销模式遭到质疑首当其冲。电话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目前为不少合资寿险公司所采用,有事先的客户细分,有详细的险种解释,有严格的质检回访,此种模式不可谓不好。但可惜这种国外引进的“科班”出身的电话营销并没有真正适应市场。本刊和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联合发布的“2009上海保险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通过电话方式投保的客户不足5%。
  究其原因,恐怕和少数保险公司采取的山寨版“电话营销”多少有些关系———他们通过代理人大量购买客户名单,选取特定的时间段不加区分的进行群打,找寻种种理由,目的是要求上门,进而展开推销。鉴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很难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电话营销。于是,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消费者吃过一次亏,上过一次当之后,反感、抵触所有涉及保险的电话便很容易理解。
  再往深层次看,这样的小事件也折射出整个保险行业面临信任危机的现状。保险本身就是无形产品,经营的就是一份承诺,是基于买卖双方最大诚信基础上的履约责任。但现在屡见不鲜的却是:保险公司急功近利,代理人巧舌如簧,误导方式层出不穷,保险投诉有增无减。在上海寿险业近年来保费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保险的生态环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平安、国寿、友邦等人寿公司在上海的代理人达2万多人,超过全部代理人的一半以上;其中平安和国寿的保费规模一直稳居前二位,从而为上海保险规模的增长立下了战功。但不容忽视的是,规模第一者在上海保监局每月公布的信访投诉名单上,同样稳居榜首。于是乎,“规模大了,投诉多一点难免……”这样的责任推卸我们听了太多遍。
  面对赠送保险也无法取得信任的事实,我们不免会感到些许悲哀。如果说,这是部分公司部分代理人这样的“劣币”搅浑了本应成熟发展的电话营销模式,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广大消费者对保险本身的信任;那么作为争创优秀品牌保险公司的经营者们,更应该有责任找出这样的“害群之马”,因为正是这样的“劣币”在赚进保费提升公司业绩规模的同时,也抹去了优秀的保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分量。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