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就开始酝酿价格调整。有关专家指出,在3G时代,如果运营商还是靠语音收费赚取更多利润,就是“原地踏步”。
据有关媒体报道,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于今年5月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式文件有望近期出台。
根据该意见稿,相关部委拟将手机资费定价权交给三大运营商,并鼓励运营商通过“单向收费”等手段降低资费。如果该电信资费新政正式出台,则意味着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产生根本性变化,在运营商互相角逐的同时,资费水平将有新的下降空间,如此以来,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大运营商纷纷降价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就开始酝酿价格调整。
据了解,2009年,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标准资费从0.03元/KB调整到0.01元/KB,下调幅度67%,并大幅下调套餐单价。为满足流动客户返乡、探亲、旅游等短期通信需求,中国移动针对神州行品牌推出“两城一家”优惠活动;针对学生客户假期回家、旅游等通信需求,面向动感地带品牌推出“非常假期”优惠活动。同时,为促进2G/3G资费与业务应用融合发展,中国移动对现有品牌资费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了全球通88套餐G3版、动感地带网聊套餐G3版等,在融合的基础上对G3业务进行优惠。
从去年10月1日起,中国电(600795,股吧)信宣布新加入我的e家、商务领航和天翼商旅套餐的客户在全国范围内接听免费。中国联通(600050,股吧)3G正式商用后,于去年9月底推出的3G套餐也实现了在全网范围内取消漫游费和接听费用。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移动资费和漫游费用已大幅下调、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高昂的国际漫游费用成为运营商未来资费调整的重点。
去年9月,中国移动对国际及台港澳业务资费大幅下调,平均降幅超过50%,最高降幅达80%。除了调整包括美国等国家的国际漫游资费外,还以套餐的形式降低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资费。
近期,中国联通下调了手机国际漫游时的流量费标准,最低降至0.01元/KB,与在国内手机上网标准资费0.01-0.03元/KB水平相当。
电信资费几经改革
据了解,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高达8亿。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之上,有关手机资费的任何风吹草动,其牵动的数字都是惊人的。有关数字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全国电信资费下降了62%;2007年移动通信资费下调13%,2008年下调11%,2009年下降13%左右。
长期以来,电信业务资费实行“价格管制”,即政府指导定价,电信企业推出各种资费优惠套餐,都需经政府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审批。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信产部就对国内电信资费实行上下限管制,其中上限主要是防止企业随意涨价从而保护用户权益,下限则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防止恶性竞争。在这个区间里面,信产部给了企业制定资费的自主权。
当前,手机用户与运营商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手机资费双向改单向、漫游费过高、月租是否应保留、资费套餐过多且不透明等方面。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发《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等文件来促进资费改革。我国在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移动电话双改单、下调漫游费上限标准、取消短消息网内网外差别定价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资费水平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下降。
2008年2月,前信息产业部联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规定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为,主叫每分钟0.6元,被叫每分钟0.4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
这次的调整方案有两个特点:第一,合并了本地和长途通话费。第二,合并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的上限标准。调整后,不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按照这次调整的标准计算,漫游状态下的服务收费,由主被叫长途通话预付费用户每分钟1.4元、后付费1.2元,本地通话预付费0.8元、后付费0.6元,主叫统一降为每分钟0.6元,降低幅度分别为57%、50%、25%和0%;被叫统一降为每分钟0.4元,降低幅度分别为71%、67%、50%和33%。
去年底,国家两部委又下发《关于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资费的通知》,要求运营商从2010年1月1日起,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的资费结构,实行单一计费方式,即只需支付“长途通话费”一项资费。
在这次调整中,除IP电话外,移动电话用户在本地拨打国内长途电话、国际及台港澳长途电话,只收取国内、国际及台港澳长途通话费,合并后的“长途通话费”仍实行资费上限管理。同时,《通知》还要求,移动电话用户在国内漫游状态下拨打国际及台港澳电话,不再加收国内漫游费,只收取国际或台港澳电话通话费;拨打国内长途电话时,合并后的“长途通话费”不超过0.6元/分钟,长途通话费按照以每6秒钟为计费单位的资费标准进行计收。对于此前已经有长途通话费优惠的资费方案,根据《通知》要求其合并后的“长途通话费”不得高于0.07元/6秒。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张新红表示,尽管电信资费已经下降很多,但我国的主要信息产品和服务资费水平依然偏高。如去年手机话费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77%,而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15.9%,这反映资费水平偏高。在国际上,应用成本占到1%以下才比较容易实现普遍服务。
降低资费为3G开路
就在不久前,中国移动发布了201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其增值业务年增长13.4%,占营运收入比重的29.5%,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成为增值业务增长的主力。
尽管如此,面对广大用户降低资费的呼声,运营商也不是没有苦衷。3G启动一年多来,3家运营商投入巨资进行建设网站和搞研发,但市场并未出现原先预期的火爆形势。当前各运营商延续的主要营利模式依然是2G时代的模式,也就是语音和短信收入依然占一半以上的份额。
有关专家指出,在3G时代,如果运营商还是靠语音收费赚取更多利润,就是“原地踏步”。据专家分析,2G时代主要解决的是通话问题,而3G时代,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以影像、音乐、动漫等内容为主,营利模式也应该是围绕数据展开。相应地,语音收费应该大幅降低甚至逐步取消。在不少已经进入3G时代的国家,市话费用几乎为零。
分析人士指出,降低语音通话资费本身就是鼓励用户使用3G,这也是撬动3G巨大市场需求的必然之举。随着各种新型数据业务和终端平台的出现,电信业务计费模式和消费模式将发生巨大变革。“计划管理”和“上限管理”等资费定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各方需求的发展。移动资费定价权由政府划归运营商,有助于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的平衡。在获得移动资费定价权后,运营商可根据各自的网络优势和技术特色,推出差异化的资费和业务套餐,从而进行更充分的竞争,此举将更加有利于三大运营商在3G乃至整体市场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