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虽已完成第一轮大规模建设,但其核心业务支撑系统还未真正成型。
“一些运营商把数据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网间进行转移,但它的计费模式仍然是采用2G的包月计费方式,也就是对于所有数据流量采取包月方式收费。”对于目前运营商推出的3G资费和套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计费专家在接受飞象网记者时表示,“这只是移动互联网的收费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3G的BSS计费。”
3G计费系统测试明年启动
Amdocs中国首席运营官EranOfir也给出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中国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面向3G的计费系统在使用,现在中国用户享受到的移动冲浪服务,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G服务,运营商仍然是基于数据或者是基于用户的使用在收费,并不是把无线和有线实现数据捆绑的3G模式。
“运营商只是建起了3G网络,对于核心的系统来说,要支持3G的相关业务,目前尚未真正成型。”
不过记者获悉,目前国内运营商都已确定相关3G系统规范,其中就包括对业务支撑系统的规定标准。
“中国联通会在明年3、4月份开始对所有厂商能够支持3G业务的BSS下一代系统规范进行测试,中国电信也会在明年第一季度进行类似的规范测试工作。”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自身的经验,EranOfir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支持3G业务的计费系统,没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计费系统的调整和改变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工作。”
计费改变取决于商业模式
不过对于3G与计费方式的转变,上述计费专家认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BSS新的需求的产生,其实是与商业模式的转变挂钩的,而并非是与网络技术直接联系的。”
在举例时,他提到了移动互联网,当上网速度越来越快时,人们更愿意使用网上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但很多的服务都不是由运营商所提供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去Google、百度、腾讯上获取服务,他们可以买这些内容,或者是用其他非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这种商业模式才会产生很多运营商对于新的BSS系统的需求。
在该人士看来,如果运营商想要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下赚钱,他们必须建立起多站址的商业模式,即使他自己不能够提供某些服务,也可以通过把自己的价值提供给合作伙伴,或者是提供给相关各方,从中获得自己的收益。这也就是所谓的运营商扮演的第三方角色。
“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对于新的BSS的需求会逐渐产生出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