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在13.56MHz和2.4GHz标准之间徘徊良久,终于投入前者的怀抱。至此,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标准的选择上,中国移动再次“一家”,但能否如2G时代般“独大”,我认为希望渺茫。
2G时代的绝对优势让中国移动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说得好听些是自信,说得直白些就是盲目自大,在任何领域发展,都要自己主导。移动支付领域也不例外。
其实最初,中国移动也曾选择13.56MHz技术进行过试点,但在今年年中全面叫停,确定发展2.4GHz标准。这是为何,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支付市场,早已有金融、交通等强势部门把守,中国移动进来,只能是一个合作者和跟随着。而对于单纯的管道提供商角色,中国移动是最为忌讳的。
此外,针对目前现有手机用户,虽然可通过更换SIM卡实现支付,但新型SIM卡和原有手机之间或多或少仍存在适配问题,最好的方式还是更换一部与支付SIM卡适配的新手机。这对于迫切发展3G用户的电信和联通来说,是一个契机。但对于中国移动,却并非优势。工信部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3G用户总数为977万,其中中国移动TD用户为394万,占有率为40%,中国移动3G用户发展能力远不能和2G相比。
既然在产业地位和市场规模上都无法占到优势,自立门户的想法也就不难理解。
据了解,中国移动将于2010年把移动支付业务列入集团的KPI考核体系,使之成为重点推广业务。由此可见,中国移动对于移动支付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中国移动可以做好的信心又是从哪里来得呢,我看还是手握五亿多的手机用户以及由此产生的日赚三亿的神话。
人和钱,是中国移动的两张致命王牌。只是,这看上去很美的愿景能否实现?
如果只是单纯的小额支付,用户通过话费进行消费,中国移动当然可以独挡一面。但我想移动的野心不可能仅止于此。
从全球来看,目前在移动支付产业拥有绝对主导地位的运营商,只有日本的NTT DoCoMo。但日本运营商之前对电信产业的绝对主导,以及对银行等合作方的持股表明,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范本。
这就是说,中国移动在这条路上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前方路障重重。
其他不说,单就在银联已广泛撒网的商户POS机市场拓展上,就是对中国移动最基本的一个考验。而中国银联也绝不会熟视无睹,强势部门一旦互掐,钱往往是最派不上用场的。
当然,中国移动既然下此决心,说明至少在高层已经勾画出一个明晰的发展路线,只是一旦具体到用KPI指标去执行时,不知多少基层员工又该睡不着觉了。
据说一些地市移动公司又在低调开展13.56MHz移动支付业务,这对于执行力很强的移动来说,真算不上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