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就打算要写一篇有关联通IM的文章,但一直太忙就没顾上写,今天看到移动labs09年的一篇关于联通IM的文章,便又激起了我决定写联通IM的热情。过于的一段时间联通与腾讯合作开发即时通信的各种绯闻不断,包括“qq沃沃”与深度合作等。那么联通到底会不会与腾讯合作以及如何进行合作呢?!
个人认为要搞清楚腾讯与联通合作的各种绯闻,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A.中国联通是否一定要做IM; B.中国联通要做IM,是单独开发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 C.谁是中国联通合作开发IM的最佳合作伙伴?
1、 中国联通是否一定要做IM?
首先,IM产品具有很强的用户粘性,能够提高用户的离网壁垒,从而起到改善联通用户高流失率的问题。中国移动飞信的经验已经给联通发展IM做了很好的证明。中国移动有多个高度粘性的数据业务,包括飞信、139邮箱、139社区和手机支付等。但手机支付在全国刚刚试商用和商用,还未真正起到维系用户的作用;139社区首先由广东移动推广,其范围还待进一步扩大;139邮箱虽然对维系用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用户规模一直难以呈现爆炸式增长,而由于规模的原因,致使维系效果难以充分发挥;飞信自2008年3月用户增长超过了20%的规律门槛,进入了爆炸式增长期,截止09年7月起用户数达到1.89亿,对维系用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联通,他是三家运营商中用户流失最严重的一家,对于一贯成本有限的联通来说,能够用较小的成本投入起到维系用户的作用,是联通发展IM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IM的长期经营能够成为联通的产品通道,并带来较大的收入。这点腾讯有了非常出色的表演,自92年推出qq以来,逐渐占领了用户的桌面,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产品,不仅提高了用户的粘性,还带来了巨大的收入。电信运营商经营IM不仅能够提供基础通信服务,在未来还将成为运营商服务门户、综合信息媒介、产品渠道等。当用户达到一定的规模,其营收模式会多样化、营收规模也会快速增长,对应的收入不仅包括个人通信收入,还可以带来广告收入、产品推广佣金等。从中国移动飞信的案例也可以得到证实,08年飞信全年的直接收入接近10亿,虽然还难以弥补当年的各种支出,但如果算上飞信维系用户带来的隐形收入,肯定是大于飞信的投入。所以,能够带来潜在的收入是联通发展IM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再次,从市场需求和机遇看,联通现在发展IM还存在一定的机会。从用户发展和规模看,手机上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即时通信市场发展迅猛,且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发布的《200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活跃账户数达到5.263亿,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33%。从用户对新IM工具的接受度看,易观国际2009年的调研表明,有将近一半的用户三个月内尝试过新的IM工具,可见虽然用户对于目前的IM使用满意度较高,但很多用户仍然对于尝试新的IM有较高的意愿,新进的厂商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因而,存在市场机会,并可能被用户接受是联通发展IM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三点的分析,笔者认为联通肯定会发展IM,且推出的时间应该不会太晚,估计将在10年内上市。
综上,可以给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联通肯定要做IM!
2、 中国联通要做IM,是单独开发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一方面要从国内外运营商发展IM的运营经验看,能够给联通提供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另一方面要从联通自身的优劣势考虑,哪种运作模式最合适。
首先,从国外运营商运营IM经验看,欧美几家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运营商都分别和MSN、雅虎、AOL合作推出了IM服务,合作推广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在短期内带来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并能够利用其技术优势。
其次,从中国联通的自身优势与劣势看,中国联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用户基础和增值业务运营经验:a. 拥有1.8亿左右的庞大移动通信用户;b. 具备较强的移动增值业务运营能力和经验,可以更好的开发IM与移动增值服务融合的新功能。但同时,中国联通的劣势也非常明显:a. 缺乏IM产品的运营经验,对用户需求的了解深度不够,曾经推出过不成功的超信;b. 技术实力不足,需要借助外部合作伙伴的力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再次,从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分析,在国内整个IM市场,腾讯QQ占据绝对优势,其地位不可撼动;在MIM市场(移动即时通信),QQ和飞信两家市场份额相对较大。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品相对成熟,已经处于快速发展期,并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
我们暂且认为联通发展IM有自己开发和合作开发两种途径,下面就看看联通自己开发IM成功的概率如何。联通推广超信的失败表明开发IM的技术不佳与产品推广经验欠缺,从这个维度看,联通难以推出好的IM产品;面对较大的成本压力,要追赶竞争对手并缩小差距,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广新产品,然而联通是三家运营商用成本压力最大的一家,从成本角度分析,联通承受不起过重的成本压力;从联通推广超信、手机邮箱等与互联网相关产品的失败案例可以看出,联通缺少互联网产业的思维,联通目前的业务发展策略,更多的还是采用了运营商单一业务的研发推广思路,没有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以用户为基础,以多种类型服务协同吸引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思路,从这个维度看,联通暂时没有能力;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移动从06年开始推出飞信,经过3年多的大力推广才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如果联通单独开发IM,要达到移动飞信的水平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从时间上看联通等不及。而如果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便可以缩短开发、推广的时间,并能够规避以上的大部分技术、经验等风险。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开发IM概率更高。
3、 谁是中国联通合作开发IM的最佳合作伙伴?
在第二个问题的假设之下,既联通采取合作方式开发IM,那么谁将是他的合作伙伴呢?联通开发IM的合作伙伴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一是与腾讯、MSN等一流IM公司合作;二是与阿里旺旺、网易泡泡等二流IM公司合作。从合作伙伴的市场影响力看,腾讯、MSN等领先的IM服务提供商无论在用户基础、市场运作及对联通的未来发展支持等方面来看都远优于阿里旺旺、网易泡泡等合作伙伴。然而从合作难度看,与腾讯、MSN等公司的合作谈判将更加艰难、磨合周期较长、减缓联通进入IM领域的步伐,增加IM发展难度。但联通发展IM,首先谈判的对象肯定是腾讯、MSN等合作伙伴,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有关联通与腾讯各种绯闻的原因所在。
对于腾讯来说,与联通合作发展IM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原因一:由于飞信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庞大用户群基础,中国移动不可能与腾讯就IM方面展开深层次的合作;原因二:中国电信已经与处于IM市场第二位的MSN合作;原因三:腾讯未来的发展需要与强势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可供选择的深入合作对象只有中国联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联通迫切的需要开发IM,且最佳的合作伙伴就是腾讯,然而腾讯是家收入多元化的公司,两家公司最终能否合作的关键是腾讯合作的意愿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