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新闻详情

格林耐特万兆IP电信城域网解决方案

2005-05-22 00:0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随着IP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向电信运营的IP网络在网络性能、业务功能、网络安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IP网络的关注焦点已不仅仅是用户的认证、计费等基础性的运营、管理问题,而是进一步提升到如何支持连接型业务、流媒体业务、如何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有效的SLA保证、如何对现有的网络进行MPLS升级改造等核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IP网络如何适应新时期NGN、3G的建设要求,成为能够承载多种综合业务和其它实时增值业务的新一代电信IP网络。

   格林耐特万兆IP电信网络解决方案,立足于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的万兆技术架构,深入研究IP电信网络领域的关键技术,在端到端的QoS保证、MPLS VPN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稳定健壮性等方面为NGN、3G和其它多业务的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业务承载平台。

IP网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1年起,中国各大运营商就积极推进下一代网络NGN的试点,实践证明对于下一代网络的建设必然要从IP全网的角度考虑电信级IP业务的全流程,构建高起点、业务创新盈利的新一代IP电信公网,但是IP网络在用于城域网时勉力如下挑战:

  2 IP电信业务承载- 早期的IP网络设备建设采用园区网级别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特点是快速转发和简单接入,在IP电信级多 业务的承载方面INTERNET只是其中的一个业务,因此,需要在万兆平台上对网络的整体性能和业务功能的全面提升。如:IP骨 干核心层面的海量业务流的性能恒定的要求;IP汇接层面的业务流汇聚和针对不同业务流的分流处理要求;IP接入层面的智能业务流处理保证端到端的业务服务质量和业务通道、大容量电信级多业务IP融合的组网和技术处理等等。

  2 IP电信业务实施 - 原有的IP网络由于INTERNET业务承载的“尽力而为、非连接性”特征要求,所以没有明确的业务量模型计算和全网的流量模型设计,只是堆砌了一个连通的高带宽IP网络,缺乏对IP网络针对IP电信级多业务的带宽收敛比的层次量化要求,缺乏服务质量的端到端保证;缺乏针对IP电信级业务的实时连接型的技术升级和50ms的全网健壮性要求,缺乏整网安全策略的考虑等等问题。

  2 IP电信业务管理 - 针对IP电信业务的管理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设备管理。针对IP电信网中的多业务运营的情况要求能够细分用户的业务类型,开展有效的用户管理包括认证、计费等。如INTERNET业务的Radius认证计费、NGN业务中的分组话音和多媒体业务的用户管理等等;业务管理就需要协调所有的网络设备策略,原有的IP网络设备的业务策略是分散的、本地化配置管理,无法通过统一的业务策略机制下发保证从局端的接入侧设备开始统一的QoS、安全等策略实施,对于IP电信网中的设备管理,传统网管无法实现分散设备和端口的环回测试、故障定位、分级分权、到末端设备的智能树型层次网管。

  2 IP电信业务融合 - 由于IP业务的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接入设备层面的多样性,包括有DDN、ONU、L2/L3交换机、IAD、DSLAM多种设备存在,实际上它们都是承载IP电信业务,只是根据不同的时期IP业务的需求而建设不同的设备形态网络的结果,如何通过机架式的大容量、高密度、丰富的接入端口方式、统一的网管维护来解决接入层的设备多样性问题,业务的融合面临着从接入网开始融合的挑战。针对目前的NGN控制层面的发展和演进的趋势,如何利用现有的宽带IP网络开展即时盈利的分组话音建设到多媒体、高带宽的IP电信业务的全面规模运营等等。

万兆IP电信网的建网理念及目标

  万兆IP电信网的建设不仅仅是万兆电信级平台上物理网络的搭建,还应该解决IP软技术的问题,包括网络的可靠性设计、业务模型量计算、全网的流量规划、业务通道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等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传统电信业务与IP数据业务的融合如:分组话音与数据的融合,通过NGN、3G网络开展丰富的IP新业务 , 同时为多媒体IP业务到来打下基础。也就是在IP技术的创新和领先上实现业务的创新和领先,全面提升IP网络的盈利能力。

格林耐特万兆IP电信城域网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 基于硬件ASIC技术的第三代万兆构架

   第一代的万兆技术仅仅提供了高速端口,并不能达到线速转发,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第二代的万兆技术出现了,解决了线速转发转发问题,但是没有对业务提供更好的处理和升级能力。格林耐特公司采用基于硬件ASIC技术的第三代万兆技术构架,不仅支持万兆线速转发,而且同时提供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

2、 完善的MPLS VPN支持能力

  格林耐特万兆平台网络建设保证多业务运营的带宽需求。从承载接入层开始实现业务的感知特性,通过承载汇聚层到核心骨干层的MPLS特性保证统一的严格QoS策略的实施。由控制层发起统一的QoS、MPLS TE等策略建立承载层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流量工程机制。

3、 端到端的IP服务质量保证:

  针对用户的多业务需求特征,从承载接入层感知业务的特性,针对重要的实时连接型业务建立VPN业务通道,通过承载汇聚层到核心骨干层的MPLS VPN特性保证业务VPN通道的连续性,提供端到端的IP服务质量。

4、 全方位的网络安全:

  首先是针对INTERNET业务的用户身份的安全性,针对NGN业务终端接入的安全性。其次是通过MPLS技术实现业务逻辑网的隔离,保证自由开放的INTERNET业务与NGN业务的资源分开调配,保证电信级IP话音、视频、多媒体业务的安全性。全网的50ms业务健壮性要求保证IP电信级业务的不间断性,还有IP网络中针对防火墙、安全网管等等全方位的网络安全特性。
5、 电信级的运营维护管理

   针对INTERNET业务的时长、流量、内容的认证、灵活计费管理,针对NGN业务通过终端和业务区分实现鉴权、计费处理。以宽带价值链和IP电信价值链为商业模型结合IP电信网络对用户的“SLA”,实现个性化的运营管理策略。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