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PC行业,正兴起一种互动式的互联网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用户间的口碑传播实现营销目标。
2010年6月,东芝为纪念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25周年,联手腾讯开展了一场成功的“喷嚏”营销。数以万计的QQ用户被东芝提供的丰厚奖品和大量腾讯虚拟奖品所吸引,参与了“东芝印象问答”和“职场大赢家”活动。腾讯的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东芝的发展历程,同时又带动了身边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期间,东芝品牌与产品信息在消费者之间形成了518905次有效曝光,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东芝品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群体已经成为PC消费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互联网用户。”联想集团消费事业部笔记本总经理张华说。搭建互联网用户到PC用户之间的桥梁正是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应用。
无独有偶,联想在为推广一款专门针对校园用户的笔记本电脑时,通过腾讯平台实施了“网络涂鸦大赛”,共收到作品5万多幅,参与人数达187万人,活动链接共被转贴106万次。“活动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期。”张华说。
互联网视频点播也成为PC营销的主阵地。“中国未来3到4年内,互联网视频广告的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到20亿美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说。
从腾讯视频点播平台的数据来看,戴尔的一款PC广告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点击超过222万次,广告曝光次数超过3亿次,而每次点击成本不超过0.5元。
PC厂商参与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无论是互联网社区、视频、博客还是微博营销,都成为了下一个传播竞争点——这不是趋势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