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鞋城乐淘不久前携手知名团购网站糯米网,展开了一个8元买80元的乐淘优惠券的团购,用户用优惠券购买乐淘上包括特价品在内任何150元以上的鞋子。到晚上11点多,共计有1.4万多人参与购买。考虑库存和物流上的压力,第二天,当团购交易人数达到2万时,两家网站不得不关闭了交易。“订单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以前每天1000单左右,现在三四千单了。”乐淘副总裁张宏超说。
而此前,在糯米网携手北京新成立的成龙电影院开展的一次团购,更是创下了售出15万张电影票的彪悍纪录。
“上网团购都快成了我的消费习惯了,看看哪里有偏宜的SPA、又或者哪家餐厅可以团到便宜的套餐,不失为繁忙工作中的一点消遣。”在国贸一家奢侈品公司上班的刘英说。
团购网乱象遭“围攻”
团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网上团购之所以突然火爆,都是Groupon惹的祸。美国团购网Groupon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从默默无闻发展到身价13.5亿美元。这一神话让中国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亢奋无比,纷纷杀入,结果就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机会主义者,想趁网民对团购的热情,乘机捞一把。而线下交付不足更是普遍的问题,比如,长时间的等待,物流缓慢、商家服务描述严重不符,夸大宣传;服务过程品质不稳定;出现纠纷后,团购网站不负责协调,用户只能自己和商家交涉;退货没有保障,买了就不能退;用户消费了无法开具正常发票等等。
电子商务专家指出,目前网上团购存在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用户在低价格商品的诱惑下,形成盲目消费,跟风扎堆购物,不考虑消费体验。结果,低价团购回来的商品很多并不满意。与此同时,团购网站为了引起轰动效果压低商家利润,这个红海式的合作模式难以持久。另外,商家在自身收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只有降低服务质量,让团购成为一出闹剧。
爆发性增长的不仅仅是网上团购数量,还有越来越多商家对这一营销方式的认可,越来越多网民对团购的推崇。在一家门户网站上班的梁小姐对网上团购是乐此不疲,对于线下服务不到位、品质缩水等问题,梁小姐乐观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必然会慢慢规范,就像当初网购一样。
团购网站面临洗牌
从4月份起,网上团购如同坐上了火箭。有报道称,中国团购网数量已飙升至上千家。这里面既有腾讯、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也有美团网、拉手网、糯米网等领先者,更有近百家小型团购网。因此鱼龙混杂让团购网处于风口浪尖。
在百团大战的混乱中,网上团购优胜劣汰效应开始显现,一方面,第一阵营的团购网站因为自身实力、消费者和商家的共赢而疯狂生长。而另一方面,一些团购网站则沦为为商家拉客的工具,干吆喝不挣钱。
为了摆脱盲目模仿、同质化竞争,很多网站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探索,以期把竞争对手甩得更远,同时提升客户体验。
如一些团购开始突破地域化限制。以前,网上团购原则是本地化生活指南,地域性很强。但现在一些团购网站开始携手B2C尝试全国性跨地域团购,而因为B2C网站可以实现全国覆盖,物流及售后服务都比较有保证,因此成为团购网的首选。
又如一些团购转向代金券。经调查发现,团购中客户投诉最多的是实物或者套餐,如火锅套餐、KTV门票等等,团购带来的疯狂销量往往让参与团购的商家无法交付,或者交付品质大打折扣。比如,买了电影票而预订不上座位,商家还乘机加钱;网上看上去好吃量又足的涮羊肉,实际上只有8片,火锅中一涮就“找不到”踪迹。
后团购时代拉开大幕
一位对团购进行专门课题研究的专家表示,借助虚拟代金券,则能解决实物团购带来的腾挪空间有限,交付困难的问题。因为客户可以全店消费,而不是蜂拥而至瞄准某一款特价商品,或者特价菜,让商家无法造假,或者强迫顾客增加隐形消费。
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未来团购网站洗牌后,一些优秀的团购网站在对商户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后,会整体解决目前大量团购网站线下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服务性较强的行业中,可以通过规定团购人数、分批次消费等方式防止消费者集中购物情况发生。
种种迹象显示,一个更为理性、规范的后团购时代正在悄悄拉开大幕。其实团购并不神秘,最终还是团购网和商家的互相选择、组合如何,在最后带给用户超值服务和产品的同时,自己也赢得收入和声誉。这一点其实和传统商业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