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直复营销>>新闻详情

银行需改变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2009-05-09 17:19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所有企业组织的管理文化以及管理方法是以产品为中心,发展传统营销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e)理论,完全以产品为主导。我们分析国内市场发现,一直到今天,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以服务为主,但管理模式还是以产品为中心。

  我认为,只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发掘正确的消费者需求,改变流程的同质化,实现客户价值管理(盈利和风险的平衡)。

  与传统4P理论相比,现在的营销或客户市场已发生很大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现在的市场里,客户的控制力更强,厂商控制力(这里为银行控制力)更弱。今天用户体验的营销模式,给传统以厂商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带来很大颠覆。

  第二,用户之间沟通模式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银行只有物理的营业网点,但今天,可以通过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各种渠道和用户同时沟通。但我们能否保持沟通法人一致性,能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把用户行为记录下来,这在沟通中非常重要。

  第三,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越来越高,但带来问题的是如何衡量营销带来的结果,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随着这些问题的存在,在4P理论基础上现在管理界出现3I理论。就本质而言,营销学3I 是一种运营策略,通过深入的客户洞察,精心策划的客户互动并不断改进结果,可消除产品之间的孤岛效应。

  第一个,I-Insight,对客户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洞察。首先是管理客户数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企业、客户数据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战略性资产,但值得考虑的是,作为战略性资产是否能够从360度角度真正全方位观察一个客户。

  目前所有的业务、IT、信息系统,都是基于产品开发的,所以,数据以及和客户交互的记录存在于各个分散的业务系统中,或者分散到各个部门,所以,我们称为信息孤岛或产品孤岛的存在。如果不能把这些数据统一做成统一的客户视图,也就无法在企业营销过程中把一个客户作为一个整体,作出非常完善的分析。

  同时,企业通常会做预测客户行为模式和用户特征细分的工作。基于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是从产品角度做客户细分,哪些客户适合这个产品。

  但今天银行应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如洞察哪些客户是银行真正的“资产”,哪些能有巨大成长空间,哪些有比较高的回报率,进而采取策略。如对于低成长或者低利润客户,银行可以采取主动流失策略。

  第二个I-Interaction,与客户更多更好的互动。首先是优化策略,根据用户盈利程度和成长空间,制定出每一个用户的不同策略;其次是与客户交互,如果基于优化用户,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推荐什么产品,而不是从产品角度寻找哪些用户适合这些产品,避免对同一个用户多次的无效接触。

  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出现一个较新的概念,基于事件或行为活动触发的营销。运用基于行为触发的模式,就意味着银行可以做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市场营销。每天自动基于这些事件筛选出很多高效率客户,从呼叫中心、市场营销等各个渠道接触,可节省大量资源,会成为很多银行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是I-Improve,不断提升绩效。其中,从客户处学习,现在技术已能做到文本挖掘,也就是所有用户的呼入信息关键词可以自动提取,从这些数据里面,所有的用户会告诉你新的市场在哪里。

  3I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环路的业务流程,包括运用模型洞察客户、客户刻划与细分、发展客户交互策略、优化交互策略、评估、报告与提升,再到数据管理,围绕客户管理组织的运营活动。这不是直接营销模型,是一种支持发展持久客户群的模型。

  因此,3I告诉我们,围绕客户,而不是围绕产品发展模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发掘客户需求。SAS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未上市软件公司及商业分析方案供应商,被誉为“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

  选择SAS客户智能方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通过领先的客户分析技术,支撑决策;二是通过全面的企业级方案,解决营销难题;三是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重点问题,提供衍生成长路线;四是作为一家稳定的公司,拥有全球客户经验,与客户共担风险的模式,可以确保成功。 (本专题之演讲内容均由本报记者刘晓童整理)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