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目前车载电子系统渐渐受到厂家重视。包括像丰田、福特、上汽、奇瑞、现代、长安、比亚迪都开始关注这一领域。通用安吉星OnStar属于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这块市场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如何?
李超:OEM车载信息服务,正在成为汽车厂家市场差异化竞争必不可少的一项配置来发展。我们开始上这个项目是2007年,上海通用和OnStar北美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经过两年筹建,上海安吉星公司2009年10月份正式营业。丰田G-book应该也是在同年推出的。2007年-2009年间,很多业内人士对车载信息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不认可。而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们正式运行一年半后,这个项目的发展态势已经清楚了——车载信息服务是现代服务行业里面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朝阳产业。
易车:安吉星OnStar公司早在上世纪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吧?
李超:OnStar公司是1995年成立,1996年开始有第一个用户,到现在也不过才十五六年的时间。车载信息电子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些必要的外在条件——如GPS全球定位系统从军用转向民用,匹配通讯用的电话号码,后台的呼叫中心,车载终端系统,包括车载黑匣子,也要通过电子总线跟整车整合,而电子总线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易车:也是这几年,车载电子信息行业才开始普及。
李超:它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以后,才能够普及。2010年据说是中国车载信息产业发展的元年,技术相对已经成熟,国家政策也扶持。
总体来说,现在整车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车载信息化、智能化以后,会提升整车厂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易车:车载信息服务是通过像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向乘客提供车辆诊断、紧急避险、交通和生活信息,包括互联网服务相关的业务。从您的观点来看,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何值得看好?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若干年后,现在的汽车核心技术如发动机、变速箱会不会被新的技术取代,而给车主提供什么样服务,就会成为销售的重点?
李超:我认可这样一种趋势。汽车目前还属于代步工具,但在中国一些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人们购车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向消费体验去延伸。比如开车的时候,跟外界互通互联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但是,目前一些主机厂推出的,往往是噱头大于实质。毕竟驾车过程中,最核心的需求还是驾乘安全。所以我们的服务,都是围绕安全开展的。比如车辆发生碰撞,系统自动接通呼叫中心提供道路救援,比如对车辆进行定期的远程诊断,比如远程操控车门车锁和空调系统……这些安防类的服务是安吉星的核心服务。在这方面,其他(厂家的)OEM车载系统还提供不了,虽然大家都说有。其他的功能,像3G、娱乐服务等,车友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但不是非常核心的需求。
易车:安吉星OnStar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确是很好的服务项目,刚才您提到的服务细节,比如远程操控车门车锁和空调等,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就很实用。
李超:用手机来远程启动汽车发动机、空调预冷预热——这就是人和车的互联互通。哪怕身在国外,只要你有无线通讯,就可以把国内的某辆车启动,完全消除了地域限制。
当然,交通堵塞的时候提供娱乐和咨询服务,上传和下载影音服务也——这些我们也会开发中,但是依然要围绕驾驶员安全的核心,所以我们会更多地采用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下达指令来调取信息。而不是把信息罗列眼前。生活可以娱乐,生命不能娱乐。
易车:似乎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类似产品也提供道路安全和紧急救援功能,我们如何脱颖而出?另外,目前客户在实际使用中对产品的反馈和签约情况如何?
李超:很多厂家都在研发类似的产品,说明它的发展空间确实很大。另外,虽然大家都有类似产品服务,但细节上有很多差异。比如,我们的紧急救援是汽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弹出一瞬间,不需要驾驶员去按紧急按纽,就可以自动连接呼叫中心,因为考虑到假如汽车发生剧烈撞击,驾驶员可能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再比如,我们用的信号传输是数据加载语音技术——在汽车激烈碰撞的瞬间,车辆所处的位置、驾驶员信息都会通过语音通道传输到后台,就可以做到实时接通。
我们还有一项服务是被盗追踪。假如汽车被盗,通过定位追踪,这是事后;我们准备推出事前服务,就是当车辆有异常侵入,比如“四门两盖”异常,信息会第一时间通过短信或呼叫中心通报到用户手机上。
再比如远程车辆体检,每月给用户发车辆体检诊断报告,将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用黄色标注,提醒客户预防。
用户对我们的服务还是满意的,从续约率就能看出来。今年一季度安吉星消费者的续约比率已达60%,因为续约存在滞后期,今后一两个月可能还会提高。
考虑到没有续约的客户,车上装了安吉星硬件却不发挥作用,是一种浪费,所以7月1日我们在原先两种服务套餐的基础上,又针对不同车型增加了三种服务套餐,原来两款套餐服务也做了升级,让客户根据实际消费能力,有更多的选择。另外,我们跟中国电信有比较好的合作,在所有的套餐里面,增加更多免费通话时间,比如1580元的服务套餐里每月含500分钟免费通话,长途漫游也包含在内了。以试图在用户使用频繁的导航之外,鼓励用户多用车载通话服务,形成消费习惯。
易车:国内客户在使用安吉星,导航功使用最多?
李超:对。根据调研,中国车主使用导航的频次是美国用户五六倍。除此之外,车辆被盗后的定位功能也很受欢迎,目前我们已经有200多起成功的被盗车辆追踪服务,通过警方将车辆追回。碰撞报警也是受欢迎的,目前已有2000多起碰撞自动报警救援。最近刚有位别克君威的用户,驾车从山坡滚下去,连撞几棵树后翻车,呼叫中心自动连通,客户顾问在通话中提醒他以最快速度离开车辆,导致车辆爆炸燃烧后用户安全脱险,后来这个用户还发了微博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并又订了一部同样的车。
易车:经销商反馈怎么样?对终端销售有促进吗?
李超:经销商当然希望可以借此多个卖点,所以OnStar已经是经销商促销的重点内容。目前凯迪拉克的用户百分之百都装了,别克的主流车型君威、君悦,雪佛兰科鲁兹基本都装了OnStar系统。
易车:展望一下,物联网或者车联网的未来会形成什么趋势?对营销会带来什么影响?
李超:车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在世博会通用馆里,关于2030年的汽车有一个前瞻性展示——那时候车辆可以无人驾驶。而要做到这一点,远程控制和感应手段的技术突破就很重要,届时,车与车,人与车,都能自由互联。这的确值得期待。
汽车后市场会变得非常重要。整个汽车产业链是两头(研发和服务)高、当中(制造)低。今后车载信息的优势和作用会越发明显。比如,目前二手车评估标准很难做,如果车载系统能自动记录车辆的日常使用情况,对车况的评估就有了非常好的依据。
从经销商层面上来看,随着新车销售利润逐步下滑,利润来源将主要产生于车辆返店服务。车载信息服务,就可以通过增强与车主之间的沟通来提供帮助,
易车: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随时了解客户的出行规律和消费习惯,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今后的客情关系部门会不会变得非常重要?
李超:对,如果通过车载信息对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进行跟踪、分析,对提高客户车辆返店率、增加利润空间是非常有帮助的。
易车:后台优势是安吉星OnStar的突出特色之一,其中,后台系统中最经常和客户发生关系的部门,就是呼叫中心。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发展重点?
李超:人性化的服务是呼叫中心的特色——中国人喜欢由具体的人来提供服务,这样通过机器进行服务就不是太有优势。但是呼叫中心的服务不能成为独有优势,其他厂家的呼叫中心,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弥补差距。另外,依靠呼叫中心来提供服务,服务专员的流动变化,心态的起伏不定。都会对服务水准造成很大影响。将来随着用户量的激增,呼叫中心的员工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就难免会造成服务水准参差不齐。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安吉星用户已达35万。在上海,我们有300坐席的呼叫中心;9月份,我们还会在厦门增开700坐席的呼叫中心服务于习惯闽南方言的客户。
呼叫中心只是我们的平台之一,我们也在同时扩张其他渠道,比如最近要推出的手机开门开锁服务,用户除了通过呼叫中心,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操作,间接减少了对呼叫中心的依赖。今后还会推出手机导航,用户用手机把目的地设定好后,发信息到车载系统进行导航。
易车:国外的安吉星用户和国内有差异吗?
李超:第一,中国的车载信息行业刚起步,所以中国消费者对它的认知度比较低;其次,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支付意愿上,国外用户比中国更看重。但我相信,将来国内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