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经营诚信服务--中人寿在金融海啸中的生存发展之道
2009-03-25 08:34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人民网
3月18日上午,港岛轩尼诗道中国人寿大厦11楼。2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工作,安装电脑、铺设网线、调试设备……将中国人寿保险(海外)公司承保部一间会议室改装成为“突击队”工作室,快速处理因业务高速发展带来的数千份已销售保单的批核程序。在金融海啸仍未“见底”的当前,中人寿(海外)还能有这么多新单,是香港保险市场上的“逆市奇葩”。
中人寿(海外)是中国人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人寿海外发展的“旗舰”,肩负着在港澳地区做大做强,并借以开拓东南亚市场,辐射全球的任务。金融海啸对这家公司的影响有限,不仅如此,公司还正为迎接危机后的大发展做充分准备。人民网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刘廷安,听他讲保险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生存发展之道。
危机后保险业面临大发展
“我们的突击队今晚就进驻承保部。”刘廷安说,因为这一段保单销售业绩太好了,承保部现有人力来不及处理,考虑到不能让客户等太久,所以公司迅速成立两支“突击队”,一是年轻业务骨干,二是各部门主管,他们利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全流水线式审核批复这些保单,力争在两周内完成。
由次贷引发的此次金融海啸,源头就在金融行业,不少国际保险业巨头损失惨重。不过,刘廷安和他领导的中人寿(海外)在危机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机”。他认为,实践表明,历次金融危机后的一两年,保险业都会实现大增长,这次也不会例外,保险业同样面临发展的新机遇。但他强调,这里的“保险业”,一定是回归保障本质的保险业,不是那些为追求短期高回报而过度投资,甚至投资高风险衍生产品的保险公司。
“这是我们的判断,也是目前的切身感受。”刘廷安说,经历这次金融海啸,港澳市民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对退休、医疗和失业的保障需求将大大提升,传统的保障型产品、储蓄型产品等将会受到香港市民的重新认识和欢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12月以来,尽管金融市场低迷,但中人寿(海外)银行代理销售的保单却持续增长,有的银行这几个月的销售业绩是过去同期的3、4倍,更有银行行长说,过年后第一天上班,能开出去的就是保单。
守住“生命线”
中人寿(海外)正是一家以保障为本的保险公司,得以在金融海啸中生存并发展。公司偿付能力达到500%以上,在香港同业中位居前列。在香港保险市场中,中资保险公司所占份额并不大,2008年,中人寿(海外)新单保费位列市场第七位。“我们不追求市场份额,更不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我们只有赚钱的业务才做。”
去年9月,金融海啸刚刚爆发,中人寿(海外)向全体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公司在香港保持15万长期客户,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对中人寿感情深厚。数百人的保险代理队伍不离不弃,没有一个人“跳槽”。
看到不少保险业巨头也挡不住金融海啸的巨浪滔天,刘廷安用“生命线”来形容“稳健经营,诚信服务”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他说,许多老牌大型保险公司,包括过去业内的领先者,在这次危机中纷纷倒下,问题就在于没有守住这条“生命线”。
刘廷安说,“稳健经营”,就是不能冒险,要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一定要会投资,资产配置必须与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水平相匹配,绝不做不切实际的高风险投资。要根据投资回报来确定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以此为基础,结合市场竞争状况,确定公司业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最终实现公司利润和内含价值稳步增长的目标。
在金融海啸中,中人寿(海外)的投资亦非一帆风顺,公司2007年投资品种中,股票占比大。但随着市况的急转直下,公司在恒指19000点以上出了一半的股票,15000点以上把所有列入交易类的股票都卖掉。“这样做,规避了更大的风险,尽可能保障资产安全。”
“诚信服务”,就是要对公众诚信,对客户诚信,要让客户真正了解公司的状态。过去几年,我们的产品向客户分红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目前市况下,公司将红利水平适当下调,跟客户讲,在目前资本市场下挫和低利率环境下,如果保持过高的回报率,就一定要贴上资本金,这对公司和客户的长远利益都有损害。讲清楚了,绝大多数客户都能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客户沟通,通过让客户了解公司进而信任公司。对客户跟踪服务,并按客户各自情况做好相关服务,成立专门小组解答客户疑问,处理退保等问题。这些措施很快见到成效,在香港同业公司退保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人寿(海外)综合退保率不升反降,由07年的3.2%下降到08年的2.6%,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中国人寿”=金字招牌
刘廷安坦言,中人寿(海外)在金融海啸中的表现还得益于其“中国”身份。“中国政府在抗击金融海啸过程中,采取果断有效且深谋远虑的应对措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得到国际社会支持,也增强了港澳投资者和客户的信心。”
母公司中国人寿的优质品牌也是重要的助推力,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实践得到投资者和客户的认可。“中国人寿08年的国际投资没有损手,这归功于母公司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以控制风险为首要目标,谨慎决策。”刘廷安称,08年摆在中国人寿面前的投资机会并不比同业要少,但我们经过分析论证后舍弃了,“不然就没有中人寿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
借海啸强内功
在刘廷安看来,金融海啸也是充实人才队伍和夯实内部管理基础的好时机。“过去,在港澳地区聘人才不容易,经过这次危机后,对于高水平的国际人才来说,中国成了温暖的港湾,中人寿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中人寿(海外)正在实施“百人优才”计划,增聘包括销售、精算、投资、财务、产品设计等在内的专业岗位。目前已聘用15位人才,“下一步我们还要招聘公司中高层管理岗位。”
增加资本支出以改造公司网站,使之成为信息发布渠道、客户服务手段和电子销售平台。将后台营运系统迁往深圳与内地系统对接,既节约成本,也为率先实现内地理赔创造条件。制度创新,加强风险内部控制,检讨各项工作流程,完善制度建设。“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三件事情,也是我们迎接未来大发展所做的准备。”刘廷安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