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佳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新闻详情

《团剧》中几个人物的性格标签漫谈

2009-04-05 18:4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周力之


前段时间每天晚上几个频道你争我赶地热播康红雷导演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据说有的台为了赢得更多眼球,居然从零点就开播,真是有点意思。躺在沙发上看了几个片段,还真被这剧情、对白吸引了,遂决定死心塌地、忍受广告、天天候场地把看它完。

《团剧》中的几个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语言和行动颇具风格,“团长”龙文章、“小太爷”孟烦了、“东北佬”迷龙、郝“兽医”、“不辣”等人物形象仔细想来,与管理中提及的团队成员类型还真有点对号入座的色彩,不知编剧龙小兰是否也有这方面平衡的考虑。点滴体会,一起交流。

先回顾一下剧情(记得不一定很准确):作为二战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的一个部队——“川军团”,在缅甸战场战败后又祸不单行从飞机上迫降,接着余部的十几号人又被日军包围。龙文章原是远征军的一名少尉排长,在战争中也被打散。他在外围消灭了包围川军团余部的日军,又捡了战死的川军团团长的肩章,冒充川军团团长,带领川军团余部人员经历艰险、后因寡不敌众而渡过怒江返回禅达。返回后遇到了当时真正的川军团,团长虞啸卿。经过审讯、反复地较量、考验和性格交锋之后,当时也升任师长的虞啸卿任命龙文章为川军团团长(因人员少、受训差、装备差,川军团自嘲为“炮灰团“),让其继续带领“炮灰团”坚守阵地并组织攻击对岸南天门的日军……川军团巧渡怒江、攻占日军堡垒,但却因后援不济……留给观众对剧情、对历史的更多思考。

剧中人物的性格、做事风格与管理中提及的团队成员类型有很大的共通之处。管理与领导类的课程中一般将团队成员或员工类型时一般分为指挥型、关系型、智力型、工兵型。     

先来看看“炮灰团”的团长龙文章,有非常明显的“指挥型”特征。指挥型成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对管理他人感兴趣,敢于承担责任,办事客观,重事不重人,务实并讲究效率,重视结果,懂得竞争,以成败论英雄,轻视人际关系。龙文章的身上,这些特点大多有显现:如返回禅达编入虞啸卿师之后,他的目的很简单——攻下南天门、消灭日军,让禅达城和大半个中国过上安稳日子,也告慰川军团死去的弟兄。他并不重视和他的顶头上司虞啸卿搞好关系,而主要是想着如何壮大自己的团、扩大自己队伍的战斗力。在缅甸战场战败后无论何种原因,其冒充团长都体现出其对管理的强烈兴趣。他做事身先士卒,讲究效率和重视结果,如为了更好地提高“炮灰团”的战斗力,卖机枪改善伙食、挖墙脚壮大队伍的法子他也想得出来,更能做得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营私舞弊,还一起和大家吃着苦涩的芭蕉枝和残羹冷饭。更有甚者,他拿军饷买肥皂、丝袜讨好师部的军需官,软磨硬泡地为他的团搞掂了一小小战防炮,纵然还是很不好使的日本炮。人物性格朴实而务实、做事邋遢中又有真正的报国热忱、似兵似匪似民的形象、性格色彩明晰的对白等可能都是这个团长、这个团收视率高的原因之一。

“小太爷”孟烦了,剧中战友戏称“烦啦”,对号入座“智力型”大家应该不太会反对吧?团队中智力型成员有以下特点:博学、偏好思考、富有探索精神,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总喜欢刨根问底,乐于收集信息但不讲究信息的实用性。想法有些偏激,往往重视点而忽视面,重事不重人。孟烦了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是晚清派出的留洋学生,主修工科,但后来变得固执、老朽,在哪个不幸的战乱年代除了整天抱怨“偌大个中国怎就放不下一张书桌”之外似乎别无其他务实办法。孟烦了是学生从戎且年纪二十出头,最能侃的话、最损的话、最逗的话、最有思考深度的话、口水话、外国话(团中唯一会讲英语的军人)都能从他嘴里讲出来,怪不得团长龙文章戏封“参谋官”“传令官”和“三米之内”。剧中经典片段之一是队伍整编前大家做“猪肉炖粉条”的场景:分工去找米下锅,孟烦了没及时出手,不得不选择难度仅次于“买猪肉”的“买粉条”工作,结果在白拿(我看也可称之为偷拿)粉条之后被街上的老百姓追打,他一连串的反问让追打的人凝注、触动,虽然也只是短暂的。“知道吗,你们在围攻一名军人;你们不仅在围攻一名军人,还是一名打过仗的军人;不仅是一名打过仗的军人,还是一个杀过日本鬼子的军人;不仅是一个杀过日本鬼子的军人,还是一个杀过日本鬼子并受了伤的军人……”这样的话语,“贫嘴”和“刨根问底”的特点展示得活灵活现。在后来的沙盘模拟对抗中,孟烦了的善于思考、探索、收集信息的特质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郝兽医”是川军团中唯一的医生,大名郝西川,“郝兽医”是大家对他的调侃和昵称。他的年龄与做孟烦了等人的父亲想当,他在那种战争情境下对每个人的关心和照顾中虽嘴上有时有些调侃、但实则对每个成员都给予犹如父亲的关怀。应该说“郝兽医”身上“关系型”成员的特点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关系型成员有以下特点:重人不重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人随和乐观,很少盛气凌人,不喜欢竞争和冲突,做决定时优柔寡断。剧中川军团的每个人都喜欢和郝兽医讲话,虽然嘴里叫着乍一听很不恭敬的“郝兽医”这个绰号,但在当时的情境下着实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可靠、亲切、交流距离近、可以放得开的称呼,连“唐副师座”这样的长官也在和郝兽医非常投机和深入的交流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剧中非常感人的一幕:郝兽医被日军流弹炸死后,孟烦了、迷龙等“炮灰团”的成员像发了疯般地向怒江对岸的日军阵地开枪开炮,孟烦了和迷龙还冒死爬下悬崖,找到郝兽医的尸体,用绳子把尸体慢慢拉上去。镜头仰拍,迷龙说老爷子升天了。老爷子双臂下垂,进入了云端……团长声嘶力竭的怒吼、迷龙的嚎啕、孟烦了的抽泣,以及后来孟烦了、迷龙等在郝兽医墓前的对白,都显示了这位老人在“炮灰团”中的精神领袖地位和对大家的重要性。郝兽医的牺牲使“炮灰团”失去了他们只中唯一的老人,失去了这个老人处世的历练和经验,失去了一个年轻人可以肆意地在他面前发泄心中愤慨和郁闷的父亲和交心朋友,失去了一个把天下年轻人都看做娃娃的纯朴心灵……可以理解,编剧和导演都将郝兽医这个角色深入刻画,是因为在背井离乡、生死如朝露的战争前线,大家太需要一个心理家园和依靠,而有浓重关系型色彩的郝兽医非常恰当地演绎了这个角色,着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的团”中“工兵型”的员工相对较多,“工兵型”的特点是天生的执行者,乐于从事单调的重复性工作,缺乏创意,在旧环境中做熟悉的工作会让她们感到稳定和踏实,他们忠实可靠,守纪律,清楚自己的职责,绝不会越线,他们只做分内之事,不愿指挥他人,而且只要他们赢得的那份报酬。“工兵型”是每个士兵都需具备的特质之一,在团剧中不少人身上也有体现。剧中迷龙、不辣、阿译等角色的性格也非常有特点,也很有观众缘,本人思考尚不完整、深入,就不做一一赘述。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