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全球蔓延,影响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行业,电信业同样不能幸免。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福还是祸?是机遇还是挑战?
竞争的加剧会导致运营商一定要找出他们所要保住的那块田地,BI(商业智能)能否帮助他们?
电信需要新服务
电信业界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及三大运营商的“全业务”竞争,将给电信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随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换股,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业务,电信行业的竞争正在逐步加剧。同时,3G牌照发放也带来了一些变数。3G和传统运营服务是不完全一样的服务,会带动一大批相关的定制服务提升,也会催生电信运营商的精细化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2009年2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IBM第三届全球CIO(首席信息官)领导力交流大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提到应对金融危机时,提到了一个字“变”。所谓“变”就是从模糊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对于已经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来说要走向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随着3G业务的推出,运营商需要更准确、更快速、更简易的决策,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产品。
3G的数据接入和传统数据接入不同,传统数据接入使用的是GSM或者CDM的接入模式,速度是很慢的,而3G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因此,3G业务对于上网要求不高的低端客户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会对高端客户产生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3G新业务能否符合高端用户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客户对运营商的满意度。而一直以来,只占客户数量总数30%~40%左右的高端客户可以为运营商带来70%甚至80%以上的利润。对于运营商来说,在3G到来之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为高端客户提供好的服务产品,达到更高的服务满意度,以留住高端客户。
留住高端客户
目前来说,电信运营商对高端客户采取的服务主要是维持服务的稳定性和优质性,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就是一些增值服务或者说是精细化营销。
电信运营商区分高端客户主要通过话费量等等一系列的KPI硬性指标,这些KPI指标取决于基础数据,但有些运营商在基础数据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如果运营商的营业厅系统统一,那么每卖出一张SIM卡,在系统里面都会有一条记录,这就会为它以后的数据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如果加盟店比较多,系统没有有效集成的话,就会导致对数据管理方面的不便。
Telus是加拿大的电信运营供应商,Telus拥有很多高端的企业客户,怎样留住这些大的企业,对他们来讲很重要。但是过去的IT系统很多是分散的,客户的很多信息不能在系统里得到统一,要找寻一个客户的全部信息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所以对Telus来讲,在一个统一的系统里整合所有的数据是最重要的,之后才能建立一个很完整的基于企业化的数据仓库,把各个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要找出某个客户喜欢什么样的服务,是数据服务还是电话的打包服务,哪种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利用了IBMCognos提供的统一BI系统后,Telus的市场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客户进行人性化的定制服务,吸引客户长期留在企业当中,能够持续地产生效益。Telus采取了这些措施,使得高端客户的流失率低于5%。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把精细化做的很标准,可以把所有的部门安置在一个环境之下,大家讲的是共同的语言,操作的效益会非常高。
不敢相信的模型和数据
而对于中国电信运营商来说,要想达到Telus公司的水平,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精细化管理需要充足的基础数据,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挖掘。其次,数据服务、安全服务、数据模型和KPI指标的建立、业务的整合等都需要一个很完整的规划,只有规划做得好了,做出来的结果才会最好。
在国内,某一家电信运营商曾经做过一个针对客户流失的简单挖掘模型。但当模型建好后却不敢对相关的模型进行投资,因为他们还是对产生出来的结果产生怀疑,对自己的信息和数据没有信心。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一辆F1的赛车,车况可能很好,可是让不同的车手去获得的名次可能是不一样的。问题在于驾驶员很重要,也就是说建立模型的方法和经验很重要,会直接对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其实数据挖掘本身的成本不是很高,但是假如说要开发一些新的服务产品,就会涉及很多部门的协调。一方面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好解决,一方面很多运营商的绩效管理都直接和推出的产品能否带来收益有关,所以他们在推出新产品之前会很犹豫。相比之下,最原始、最简单的产品,比如说彩信等最简单的增值服务是最保险的,而为高端客户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可能会带来风险。
同时,由于国内的运营商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个人用户,而国外的运营商很多高端客户都是企业客户,所以简单的照搬国外案例也是行不通的。
除了庞大的客户数据,中国电信运营商还有很多其他的难题。比如说在做成本分摊的时候,往往有十几层的层级,同时纬度又很宽。而美国的电信运营商不需要那么深、那么多纬度,所以技术上用我们传统的技术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国内业务的需求,国内运营商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做新的服务。
因此,虽然电信运营商的目标很明确,要做更好、更迅速、更容易、更简便的精细化管理,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一个很完整的平台来支撑。这个平台不能光靠一套产品,要靠硬件、软件、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有机地整合,才能带来最适合运营商的服务。
转向精细化管理
对于运营商来说,精细化管理意味着有数据来告诉他下一步该怎么做,而不是过去拍脑袋的投入方法。不仅要做精细化的管理,而且精细化一定要做到完整、完全的精细化。
要想留住高端用户,一定要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竞争力的增值服务或者关联服务。比如说漫游到外地,可以提供一些实时的股票信息,或者当地的打折服务等等,都能让客户感觉到服务是无处不在的,能够相信运营商会一直给他提供增值服务,才能留住他们。
像中国移动的12580等增值服务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市场化的竞争真的来了。不像前几年,大家还是在为做BI而做BI。现在通过运营商的整合,竞争格局改变,运营商的服务意识也有所加强。
在我和运营商的高层决策者或者技术总监接触后发现,现在在竞争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他们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过去只需要一个报表工具,可以看报表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他们对报表后面的东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需要我们提供的不单单是产品,也要提供一些相关的分析方法论和一些相关的很完整的数据模型,真正帮他们从业务上摆脱现在的困境,也就是说如何帮他们建立信心来支撑他们的业务。 从建立规划开始一步步走向精细化管理。规划分为业务规划、数据规划、和IT规划,规划制定好之后才能决定策略和评估指标,得到清晰的业务路线图,精细化管理把所有的标准量化,最后的结果才会很明确。
其中,规划要分为短期的目标、中期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这些都和投入相关联。比如上面提到的加拿大运营商Telus的案例用了两年的时间,如果规划目标不确定很容易丧失信心。
同时,随需应变也很重要,因为业务的变化是随时的,业务变化以后,IT系统马上就要随之转变。所以说运营商需要很完善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随着业务模式的改变,IT系统马上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报表,跟着业务的转变而转变。
这也是我们现在转变我们的策略、推出信息议程的原因。
信息议程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集软件、硬件、服务咨询于一体的适合企业采用的战略构想和发展蓝图。比如说IBMFoundation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控制和设计核心信息,以便为数据复用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开发信息议程(InformationAgenda)的一个理想切入点。这些基础工具结合了发现与分析、数据建模及映射、数据管家、业务词汇管理和元数据管理等模块,所有这些都共用同一个存储库。
和同类软件不同的是,这些新工具可配合任何服务器、数据库和基础设施。它们无需使用IBMInfoSphereInformationServer或InfoSphere Master Data Server,就可以支持各种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TL)/数据品质平台、商务智能(BI)工具或数据仓库。
IBMCognos8v4是IBM“信息议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从2008的第四季度开始,用户就能够直接从Cognos、IBM或者IBM的经销商网络获得与IBM Cognos 8 v4相关的功能、企业级平台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最佳做法。
最后,换个角度来说经济萧条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个机会,它迫使每一个企业一定要做出改变。美国九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了生产率,为美国之后十几年经济持续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一样,带来的不仅有挑战,还有机遇。
宏观经济业务模式的转变带来了管理制度上的转变,如果说之前企业讲的是制度化,现在就要讲精细化,也就是业务的优化。业务优化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作为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因为业务的优化能够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把企业从一个模型带到另外一个全新的模型当中,帮它们跳出经济萧条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