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学文 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银行卡犯罪,公众如何在享受银行卡带来方便的同时,又保住自己卡内钱的安全?15日,四川省银行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间隙,记者就此采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的忠告是:“像保护钱一样保护自己的银行卡。”
密码:千万不可泄露
南昌市持卡人苏某接到一个通知中奖15万元的短信。苏某马上与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方称必须先提供了卡号、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密码,并在银行卡中存入3000元现金才能汇奖金过来。苏某心想银行卡在自己手中,应该没有问题,便一一照办。当天下午,苏某到银行查账,发现卡内3000元已被人取走,方知受骗上当,遂即报警。经过警方调查,犯罪分子获得苏某卡号及密码后,通过网上转账方式将其卡上资金盗走。
最新出现的一种犯罪方式,冒充公安、司法部门公职人员给持卡人打电话,声称卡内的钱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安全,要求提供卡号或密码,将钱转到公安、司法部门指定的账户,以此套取持卡人的现金。目前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日益高科技化,利用账户信息进行网银欺诈、伪卡盗刷等盗取卡内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账户信息千万不可泄露给陌生人。同时,密码作为银行卡的防护线,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均无权询问密码。公安、司法部门即使在进行执法时,也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密码。如果有人打电话索要密码,不论声称何种人,一定是骗子。
此外,真门禁系统是无需输入密码的,在ATM上查询、取款时,要留意ATM上是否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密码键盘是否有改装过的痕迹或被贴上薄膜;输入密码时应尽量快速并用身体遮挡操作手势,以防不法分子窥视。另外,持卡人也不要设定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以防密码的安全性降低,被不法分子破解。
卡号:不让别人偷窥
除密码外,另一个需保护的重要信息就是卡号。这位负责人提醒持卡人,目前破获的案件中,不法分子窃取卡号常用的作案方式,是将读卡磁道及密码按键组装成假门禁,并通常选择在晚上将其安装在自助银行真门禁上,当持卡人刷卡时,记录银行卡卡号。对此,中国银联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提醒持卡人,在自助银行门禁系统刷卡前,请留意门禁是否有密码键盘或改装痕迹。在门禁系统上刷卡时,用手指挡住卡面上卡号等信息,防范被不法分子的针孔摄像机偷窥。
持卡人在保护好密码、卡号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四不”防范技巧,以保护银行卡资金安全:政府机关、银行或公共事业单位不会直接致电持卡人交谈涉及费用的问题,更不会直接“遥控指导”持卡人去ATM等没有银行工作人员在场的地方进行转账。接到这样的电话,不应相信,不予理睬;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应直接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目前,犯罪分子模仿相关单位或银行服务的语音提示或电话极具欺骗性,如果贸然回复,很容易上当受骗;不可按照陌生人的“指导”进行ATM或网上银行操作,小心钱会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负责人提醒,若持卡人发现已经被欺诈,应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对已发生损失或情节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