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几次却仍不肯退货!”、“榨汁机坏了却找不到维修点”……3·15即将来临之际,不少消费者就遇到的家电消费中的问题向记者投诉,据粗略统计来看,手机和小家电是3C品类中投诉较多的,大都集中在质量差、售后维修服务不到位上。
手机
投诉集中点: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差
据市工商局12315中心介绍,在去年全年共接到各类手机申诉898件,高居各类咨询申诉榜首。而在刚刚过去的今年春节期间,手机类投诉同样也是高居榜首。
而在这些投诉中,大都集中在质量问题,如自动关机、黑屏以及电池待机时间短等。此外,售后服务的投诉也是手机投诉的一大热点。据介绍,这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不落实“三包”规定,比如“软件升级”不属于维修范围,逃避“三包”责任;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不法商家最后则单方面出具检测单,以“人为故障”为由拒绝“三包”等现象普遍。
消费提醒:可当场查“入网许可证”真伪
对此,市工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尽量到规模大、口碑好的正规公司和店铺去购买手机,不要贪图一点小便宜购买外包装破旧、说明书模糊不清的手机。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一般比较正规的手机门店都会有电脑可以上网,因此,购机时,可以用手机按“*#06#”五个键,显示出机身串号,然后上信息产业部网站,输入串号和手机背后的入网许可证号,当场就可查出手机的真伪。
小家电
投诉集中点维修难
“维修难,维修费用高”成为小家电行业的普遍现象。近日,一份对全国十座城市小家电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小家电生产企业没有建立售后服务网络。由此可见,小家电出问题,无处修理也成为了消费投诉的热点。
在记者调查时发现,目前东莞虽然家电维修门店不少,但是基本找不到专门维修小家电的维修点,就算是有经营小家电维修项目,但收费也颇高。小家电虽然购买时价格相对便宜,如一个电吹风才几十元甚至十几元、榨汁机也不到一两百元。但是这些小家电出问题的几率也非常大,而维修的价格往往跟购买的价格相当,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维修。
消费提醒:最好购买知名品牌
业内人士提醒,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很多技术还不太成熟。而不少消费者购买的小家电,不是没有“CCC”标志,就是没有说明书或是售后服务卡,这样的小电器,往往售后服务更不完善。
因此,对于一些常用的电器,最好不要购买不知名的产品,不少大厂家的产品还有“三包”政策,至少在保修期内出问题还可以退换,能得个“短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