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现象吸引了国际研究者的眼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的石涌江教授以“山寨现象与中国式创新”为题,在昨天的自主创新大讲堂上发表演讲,吸引了近300名企业界人士聆听。
石涌江表示,“山寨”手机在2008年和2009年进入低端市场,在数量上取得成功。在“山寨”机繁荣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式创新的胜利,大大小小厂商采取专业化分工、水平合作的方式参与进“山寨”机产业链中。从上游芯片台湾厂商MTK创造出方案多样性繁荣,到下游厂商也被驱动进行更多创新,可以看出,“山寨”现象的根源是久未被满足的广大需求、艰苦磨练出来的产业链、蓄势待发的创业素质、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而垂直集成的公司模式受到“山寨”现象的挑战,正向专业分工、垂直协调的合约制造模式转变。
同时,他提出“山寨”现象背后是我们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是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山寨”的终极影响将是吞噬人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而言,“山寨”厂家之间会带来更恶劣的竞争,这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所以,期待“山寨”企业迅速成长和成熟,更规范地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