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世界,呼叫中心标准>>新闻详情

陈年眼中的凡客

2012-01-17 22:51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资本方面、盈利与成本

  “F轮融资的投资者,其中三个投资者是非常传统的投资者,就是淡马锡,中信产业基金和嘉里集团,他们都是非常传统的投资者,跟这些投资者的接触,也让我的确接触到了一个我过去没有接触到的境界。这个让我还是感受很深的,他们对公司的长期的关注真的出[!-- pagebreak-cms-mdc --]乎我的意料。而且在F轮融资的名单里面其实还忽略了一个投资者,那就是IDG,他们从我觉得从侧面来说,首先F轮的投资者都是更加关注长期,其次我有一个投资者从头跟到尾。他对凡客的了解,对凡客四年发生的事情,我想可能比每一轮单独进入的投资者更加了解得多,而且我也挺感谢林栋梁,林栋梁从我做就开始和我一起合作。”

  “淡马锡和中信等投资方肯定经过详细的审计和核查,假设凡客真有那么多问题,早就被发现了。”

  投资方亦力挺凡客。“目前凡客是启明创投投资的企业中估值和表现最好的一家。”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童士豪表示,凡客的真实业绩完全超出其预期,指责其巨额亏损的传言多不可信。凡客董事会成员、赛富基金合伙人羊东则指出,凡客并不完全等同于京东等零售型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一家品牌公司,而到目前为止凡客通过广告营销已成功塑造了自己“人民时尚”的品牌形 象。

  凡客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陈年至今都非常清楚的记得,是2010年麦考林的上市之后。“当时跌的一塌糊涂。”在经历了首日上涨56.97%上之后,麦考林股价持续下滑,目前跌幅已接近90%。而凡客却选择了在那样一个时间点,公布了第五轮融资。这是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一次融资——1亿元的融资金额,并且全部是老股东——给了市场无比的信心。那个时候,就在外界影响凡客的同时,凡客也在影响了外界,循环往复。当时的资本市场似乎也被搞晕了,大家一起疯狂的追加砝码。

  “我觉得对我们来说,盈利不是问题。凡客08年第三季度,当时持平过,还稍有盈利,09年5月份稍有盈利,2010年春夏的时候也有一个月稍有盈利,但我通通要放弃——我认为凡客应该跑得更快。凡客的模式注定了它容易盈利,这是与亚马逊模式最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的毛利率比传统的B2C平台可控很多。凡客要想在下季度盈利的话,很容易,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准备怎么做。”

  根据陈年所说的30%-40%的毛利率(生产成本,截止到进入凡客仓库),仓储成本20%(包括平摊建仓成本、仓储员工3000人和配送员工3000人的人力成本),其他员工人力成本(包括1000名客服人员和2000名行政人员)5%,营销推广成本5%,其他均不足1%忽略不计。

凡客与其他电商不存在竞争

  电商未来是否形成寡头,今天下结论都是为时过早,像在03年04年的时候,我们认为B2C大局已定,但实际上恰恰那个时间点,诞生了京东,然后我们2007年的时候,认为淘宝大局已定,但恰恰是现在它在思考那么深刻的转型。所以我觉得在不同时间点上,还会发生一些事情,比如我听说很多人讨论说成就凡客不就是淘宝过去的理想,为什么淘宝没有成就了凡客?大家都在内部讨论说,我听他们说,说淘宝内部讨论说,我们过去理想不就是成就凡客,成就无数个凡客,为什么凡客没有在淘宝诞生?

  我告诉你我是一个巨人,你还是也期待我是一个巨人,你准备了一个打击巨人的力量去打他的时候,这个巨人跑了,或者说他是吹起来的,这就是问题所在,所以你一定要到达那个位置。比如08年我在关心谁?关心PPG,09年我在关心马萨玛索,10年我在关心梦芭莎,麦考林,这些阶段我发现他们是有戏的,要关注的,但今天我发现他们不需要关注了。这就是我好奇的问题,那个时间点对他非常重要,他就要露头了,但是没有露出来。

  “2010年以后,传统品牌就不能够给凡客提供更多参考了,凡客打破了所有传统品牌的成长曲线,剩下的,只能是凡客自己试错。” 对于试错的代价,陈年称,控制在营业额的5%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要有外力,除了势以外还要有外力,外力在哪里?这个外力也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凡客从2007年到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虽然08年打了一个盹,跌了一下,但是整个资本市场是这样的,这就是最大的外力,这个最大的外力如果要是在11年这半年过去了,12年假如还有半年再过去的话,这个时间就过了。

  当你发现京东、当当这几个公司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凡客诚品是置身事外的。与其他电子商务公司相比较,凡客的优势在于不必介入价格战之中。譬如说,一盒烟,传统渠道卖90元,京东或许卖85元,这样当当想要卖83元,下面还有卓越、苏宁易购。电子商务客户转移成本太低,必然导致价格战的恶循环。这是他们的困境。对于凡客来说,商品的定价权在我们这里,这是凡客的优势。此外,凡客毛利润很高30%~40%的区间,平台级电子商务毛利偏低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至少6倍于凡客的销售才能达到我们的毛利水平。

  我还在犯错误,在尝试,如果外面是特别猛烈的风雨,我也会很困难。但是你发现2011年凡客扩张的又足够快,自己还在犯错误,但是好象没有谁说凡客跟谁竞争。我不需要加入这个口水,我跟他们没关系,但是他们都期待凡客的货在他们的库房里面,那他们就有杀手锏了,他们期待拿凡客的产品互相打,但凡客没有做这个事情。

 对电商寒冬的看法

  冬天是最好的投资期,你看中国互联网的百度和腾讯,他们都是在金融危机时迅速扩张起来的。牛逼的公司都是冬天起来的。

  在凡客此刻的时间点和规模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大,在反思中,我们看到的是机会,不是寒冬。2001~2004年那才叫真正的寒冬,迷惘,没有钱,越烧越亏,对不起一次创业的兄弟们。今天,以凡客诚品的模式来看,走得更快还是稳一稳,节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2如果不是世界末日,就是电商寒冬,但这是凡客最大的机会。

试错与放权

  “必须承认,凡客每天都是试错,天天都有错,也正是这些错误让我们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如果凡客不是09年大面积的试错的话,就没有2010年的收获。此前我也公开谈过,今年凡客在品类扩张上确实存在一些错误,譬如说,电饭锅、拖把两个产品。”

  凡客的品类扩张也到了惊人的地步,不仅丝袜、面膜、帆布鞋,甚至拖把、电火锅都开始卖。当陈年在仓库的角落里,看见倒放着的一堆拖把时,当即暴跳如雷。巨大的愤怒让他用几乎怒吼的方式一字一顿地吼出一句话:“用户-谁-会-在-咱们这-买-拖-把?!”当场所有员工都吓傻了,而真正傻眼的人是陈年,他知道凡客的品类扩张太快,以至于很多产品已经完全失去了秩序和意义。

  因为大规模SKU的扩张,造成了过多的库存和错误的库存问题。陈年认为,这才是凡客犯的最大错误之一。“进了一些不该进的品类,而这个也是互联网公司过度放权,事为先导致的。”陈年说。

  2011年8月,陈年把高管们带到大连开了几天闭门会议,凡客的内部做出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反思。陈年当时带了一本书在身边,书名是《从大跃进到大饥荒》。这是陈年在凡客一直加油门的情况下踩了一脚急刹车,而这一脚刹车,势必和原本巨大的加速惯性产生强烈地碰撞,从而使很多问题再一次被放大。

  “我是个保守的人,并不希望谈太多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我们要鼓励试错,另一方面,如果做错了,要急着把大家打一顿,这也是不对的。我是个充分放权的人,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不放权的话,不可能有创新,如果你放权就要充分信任对方。我们在2011年6月底,7月份便开始反复讨论这个问题,8月份进入了一个公司的全面的反思。现在大家开始把凡客当作一个公众公司来讨论这个问题,也是件好事情。”

  这一次,陈年的确开始从“规模”的角度对公司的管理进行反思,“如果用户的增长速度没有超过SKU的增长速度,势必带来某中程度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对未来的误判和对顾客接纳程度的损伤。”

团队管理

  7月的一个下午,因为开会,陈年两次步行穿过在乐成和富力广场之间,他发现下午2点到4点的时间段,一路上竟然能一直看到挂着凡客胸卡的员工,不是在排队买奶茶,就是在快餐店门口的椅子上几个人聊天。“他们看见我还会说,陈总好,我当时都惊了。”这件事让陈年瞬间紧绷了起来,他一直以为凡客是一家快速而忙碌的公司,但这两年公司的发展,自己忽然感觉对于公司失去了控制,“整个管理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到了必要整顿的时候。”他说。

  凡客每次调整不会无缘无故,一定是凡客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或遭遇困难。“一个人干不好就换一个人干,将其调离到另一个岗位,看着别人干。如果别人干好了,那只能承认自己能力不如人,如果别人没干好,没关系,你可以再调回来重新干。”

  凡客内部调整使得一部分同事离开,但自己从本心还是希望大家能留下,如果实在选择要走,那凡客只能说声祝福。今年凡客拥有1万人的团队,这中间每个方案都凝结着大家的功劳。

  凡客今天的团队有1/3的人来自卓越,和我一起共事的时间超过10年,如果我是不辨是非,有不公正的地方,这些人10年早该看透陈年我这人了。此外,凡客还有2/3的员工是外面来的人。凡客诚品,我陈年喜欢用“新人做老事情,老人做新事情”来管理大家,这说明凡客团队是有战斗力的,敢于吸收新鲜血液。如果论资排辈,放眼过去管理层应该都是卓越的人,哪里有创新?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唯一的要求,只要为公司创造价值,天天骂我也没事。

  陈年这样描述自己的管理逻辑:“是我故意放权,我以为只要授权足够了,犯了错就是你的。这就是人性,其实我也希望看见自己团队,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吹牛,今天我们又做了一个瘦身款,今天的法兰绒衬衫又卖翻了,明天又做了牛仔布,卖的特别好 ……”

  “所以大家回头来看,没有足够的授权,其实还真看不出这么多毛病,这个过程暴露了很多人和问题,所以现在我重新回到一个上了规模以后的公司的管理,可能对管理层要求更细节,更严格。我原来最反感体系化体制化的东西,可能要管理一个上万人的公司,这些尤其重要。”陈年自己这样反思。

五大事业部的架构调整与数据中心的成立

  过去的凡客组织架构按照职能分为两个一级事业部:基础产品事业部和新产品事业部,分别负责各自的产品规划和销售规划;7个二级中心:营销中心(负责官网上的推广)、推广中心(负责站外营销推广活动、新用户增长作为其KPI考核指标)、品牌中心(无KPI考核)、仓储中心、物流中心(如风达)、呼叫中心(客服)、企划办(包括政府关系、媒体关系和企业文化)

  当凡客的品类不断扩张,SKU达到10000个的时候,弊端暴露了。比如,产品事业部多为传统服装领域人才,推出的新产品,营销中心和推广中心不一定看好,营销和推广计划不一定给力,最后销售效果不理想,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在陈年看来,原有的团队不得不兼着做很多事情,他们永远把重心放在以前的事情上,对于新事物总是顺手做的,若是赶上原有的事情压力大的时候,就把新事情给忘了,这极不利于创新。因此,陈年决定做一次大调整。

  2011年第三季度,大调整开始酝酿,10月份调整完毕。调整后,分为五大事业部:分别负责基础产品、鞋、运动产品、时尚男装、女装及配饰箱包等,各事业部负责自己的产品规划、销售规划和营销规划;撤销原两大事业部;将营销中心打散后融入到五大事业部。调整后的五大事业部分别对应三大生产中心,向后者提供下单需求,再由生产中心对应上百家制造商。其他部门,保留原品牌中心、仓储中心、物流中心、呼叫中心以及后台技术支持部门不变;撤销企划办,媒体关系并入品牌中心。

  2011年的产品驱动,让陈年想通了在整个构架中,最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规划和设计。目前,事业部调整方式是“独立团的纵向模式”。即以品类划分为五大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下面,拥有规划、设计和营销。

  “后台没有动,事业部我们通常叫一二三四五,有基础产品事业部,比如说非常基础的,这是第五事业部,最基础的。其他的按类分,比如鞋是一个事业部,运动和时尚男装的是一个事业部,女装还有配饰,丝袜,箱包这些是一个事业部,就是这样。分的还不够细,我想未来会分割成更多的事业部,只是说管理体系现在还跟不上,按道理我应该非常容易回答你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为什么说起来这么复杂,是因为我还没有那么多事业部的领军人物产生,现在就五个人。有一些业务,比如时尚女装,箱包,配饰,合并在一个事业部就是无奈之举,实际女装是一个事业部,箱包是一个事业部,应该是这样子的,这就是我们管理体系的困难。”

  “事业部总经理的权限,从确定产品,到最后卖出去,权利都在他们手里。”

  其实,陈年如此大动作调整组织架构,还有另一层意思,他要用调整来保持创业公司的活力。(同样是7月份,马云把淘宝网分拆成三家公司,理由也是要把大公司变成小公司,保持创新与活力。)这种情况在很多大公司都存在。

  陈年强调,凡客的商业模式注定必须用数据进行考核。对事业部的KPI考核就是销量和利润;生产中心的KPI考核是品质、价格、及时,而被独立出来的推广,也需要每天就自身资源和各个事业部对接,新用户的增长是其考核标准。对于每一部分来说,都有最直接有效的考核机制。

  调整之后,陈年说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想要实现互联网的系统化和数字化的管理,让任何“数字”变得可预测和可控,凡客还成立了一个数据中心。“由一个SVP带领十几人的团队,逐渐成为公司内最累的部门之一。”陈年说。

  “我们团队基本上不睡觉的。”这位SVP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一开始,大家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就是出一些简单的数据,比如库存的数量。但是他发现,数据提出来以后其他部门就会问,那怎么配合进货的关系,于是数据中心就开始根据不同的问题,不断寻找数据与数据之间关联,并最终把各种关系搭建起来。大家又说,库存周转慢的东西怎么办呢?我们就又得从库存里面拉出一列关系来。那新用户的增长呢?他们就把新用户的增长和每个产品带来了新用户的增长,二次用户的二次购买,这两个之间的关系和每一个产品去挂钩……”

  前端的5大事业部和后端的运营体系,全部执行数字化管理,每周由数据中心进行审核,并发现其中异常。

凡客对互联网、传统服装行业的影响与价值

  2008年的2月份,凡客以互联网推广的方式进入电子商务。那时还是互联网广告、流量资源的低谷,陈年一直觉得,因为这样一种切入让这家公司迅速找到了立足之地。“与此同时,你看过去几年互联网门户的广告收入的变化,这把火,是凡客点的!”凡客已经连续4年成为互联网上第一广告投放客户,从2008年大家都不愿意投互联网广告的时候,凡客就用互联网。凡客如果明年在这方面有所退步的话,对中国互联网是打击。

  次年,电商圈就出现玛萨玛索、梦芭莎等一批引人注意的B2C企业。凡客以刊例价近19亿分别带动了当时电商的广告投放,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研究显示,梦芭莎和马萨马索也分别以刊例价4.6亿和4.3亿追赶加大互联网广告营销。

  最近我非常认可说凡客是划时代的品牌,它在互联网上做这么一件事,前面没有任何参考,自从2010年以后,传统品牌就不可能给凡客提供更多参考了,凡客打破了所有传统品牌的成长曲线,凡客就自己试错了,这个试错肯定是有代价的。

  2010年凡客的快速发展激发了我的一个梦想,我真的觉得,凡客有机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品品牌。

  至于中国制造,在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知道一个最大的服装生产厂,一年生产大概7000多万件,有大概7万多工人。凡客诚品2011年卖掉产品的件数不止这个数,如果有5个凡客的话,那中国前5大生产厂基本上就有着落了。

  中国制造业非常辛苦,而且中国制造业在今年遇到的挫折是要比电商行业大很多倍的,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制造就一直在遭遇挫折,这时候应该鼓励中国本土的一些品牌,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掌声,因为中国制造需要中国本土的品牌来支撑。制造业需要的是什么?制造业需要是明年的订单。制造业的信心来自哪里?也是明年的订单。我们的一个帆布鞋厂从前给回力生产,后来给军工,里面只有几十个人,本来快关门了。但是凡客进入以后,完全变了样子,凡客的几百万双帆布鞋大部分是在那儿生产的。

  凡客诚品的成长,也要感谢中国制造。1992年后,中国制造累积了近20年的经验,这位凡客诚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还有,我们也要感谢2008年的金融危机,那时候许多制造公司外贸订单大量下跌,而凡客逆势起来,2011年,我们卖了1000万的T恤衫,卖了500万双帆布鞋,要知道这足够救活一个工厂。我们在很多工厂都有凡客诚品专门的生产线。

   凡客今年的挑战

  年初的时候,其实有人跟我说,说企业要再大规模,具体三四十亿的规模去走,其实和几亿,十几亿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我是没有想到的,凡客第一年过亿,第二年也是100%多的成长,接着就是300%的成长,所以自己也觉得一个个台阶很容易过去了,所以这个我是没有想到。从一个两三千人的企业,变成一个上万人的企业,我以为很自然,但其实这里面挑战的事挺多的,尤其是管理上,管理上的挑战是最大的,所以我们今年前一段时间他们讨论说,我们如果到年底,怎么总结一下这一年?或者开年会的话,我们主题是什么?我说是这个挑战与信心。

  凡客的优势

  第一点是无限时尚选择,就是没有时尚,凡客这个品牌肯定不成立,你比如说我们从衬衫开始,像传统渠道不可能在这么短期里产生这么多设计,这也是因为互联网,我们跟很多设计师合作,这是传统品牌做不到的,所以叫无限时尚选择。

  第二点,我们叫做高性价比。你在同等价位,同等品质,你提供是最好的价格。你比如说T恤,在郴州的生产线上,这边是优衣库,再那边是阿迪,这样的生产线出来的东西我们卖29,帆布鞋卖59。用户在这里面,你做的好看,品质用户可以接受,我只看见我的二次购买越来越高,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点,才是你说的整个服务体系,叫IT系统也好,渠道体系,运营体系,比如如风达是跑在外面的,他的服务态度反映是我们内部体系最后的体现,比如速度,态度,都是我们内部体系的体现。你看所有的互联网做零售的公司,只有凡客诚品的电话是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大家都是把电话藏起来的。

  另外,相比较传统的服装企业,他们都是货铺到渠道,渠道结果如何,6个月才能知道数据。他们一年做两季,春夏和秋冬,6个月后才知道渠道的数据,并且,他们存货必须保持在1.4的比例,也就是说,要保障不缺货,买1件衣服,要1.4件存货。但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凡客诚品都可以规避。你别看我有28个仓库,我28个仓库在一个系统,每一秒我都可以刷新的,而传统服装就两个仓库甚至一个,但货都不在库里,在渠道了,这就是他们最大的苦恼。

供应链与现金回流

  零售跟制造不一样,现金回流非常快,对于我来说下游没有帐期,这时候其实你每个月都可以调整你的现金尺,这个月你看这个现金不太好,你是不是就把采购的计划往后拖一拖,或者一些要拓展的事情再去放慢一点,这个反应会快。传统品牌也好,传统大的制造也好,它也会面对一个帐期的问题,它对它的制造厂商,或者原材料组织者有一个帐期,这个帐期跟下游的帐期一定要匹配起来,否则上面生产快,下面卖的慢,下面卖的慢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就像传统品牌商面对库存时候的压力,可能过六个月才发现,这时候你说的问题就特别严重,库存会压死,你需要太长时间知道这个危险有多大,但是互联网不一样,可能一夜之间就知道这个趋势了,互联网就是这样。我印象非常深,10年,天气老不暖和,怎么办?我们看对面富力城全是裙子,短袖,肯定很惨,三四月全都冷,怎么办?凡客怎么办?还有点秋冬的货挂着,卖的很好,春夏的货就慢点入库,就这样解决,就比较快。如果凡客说秋冬全部下架,你只有放短袖跟裙子了,那真的很惨。

预算与广告投放

  公司有一个最基本的预算体系,就是跳出事业部之外的整个公司的预算体系,这个预算体系完全是根据新用户的增长和老用户的购买率,这就要看趋势了。比如今天增加三万个新用户,这三万个新用户多长时间里面会有二次购买,这是计算整个公司大趋势的最根本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之后再回来看各个事业部的品类,过去一年是什么情况,未来一年就是根据用户,因为最终购买是用户行为,这样来定库存,来定任务。

  今天我们预测新用户已经非常好了,因为历史数据的积累,还有你的投放,你投放的渠道的效率每天是非常清楚的。转化率什么的都非常清楚。有的投一块钱带回来二十块钱,有的投一块钱带来九毛钱,有的是投一块钱带来五毛钱,有的甚至一块钱带来一毛钱,怎么办?这一毛钱的是不是砍掉?这里面也有一个评估体系,如果发现这一块钱只能带来一毛钱的RIO的收入的,这里面就要有判断,假如把这一块钱去掉了,会不会影响其他渠道的效率。有的时候很奇怪,有的时候你把这个0.1的去掉之后,你发现其他渠道效率降低了,但你投了这个一块钱以后,它还是0.1,但其他渠道效率就上来了。

  渠道的优胜劣汰在现在,真的变成无比复杂的混沌行为,我们叫做组合,大家老说凡客是组合营销,但是组合营销互相之间的力量我们还真搞不太清楚。搜索是好的,搜索以及搜索类的都比较好。除了简单的搜索还有导航。

  (问:好多电商投不起广告了,广告的价值就给它降了)我现在没有明显的感受,我只知道我们效率越来越高,因为凡客可能跟其他不太一样,凡客的关键字,凡客的内容真的是占自己的便宜,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效率能最大化。现在网络营销成本,我真没觉得高,我们拉一个用户的费用一直往下降。

   手机客户端

  据说凡客客户端,wap网站也好,已经成了大家都在学习的东西,因为量很大。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想到量那么大,一开始就是外包公司,创业的小孩,没日没夜给我们干活,我们也不清楚他们干活的目标是什么,但是他们跟我们说的很清楚,是为了凡客未来的分成,他们就在不停给我们写,写的过程里面,我们技术部门也发现了,他组织还是要跟我们系统对接的,相当于外包公司跟我们技术部门在不停磨合,结果发现我们也需要完成很多工作,把这个接入标准化。

  他们弄完以后我们wap网站就开始了,客户端就开始了,开始以后这帮小孩就等着跟我们分成,同时他们开始融资,我后来接了好几个电话,问我说是他们做的吗?我说是,很顺利他们拿到第一笔融资。就是那个团队,他们第一笔拿了两三百万美金。有意思的是这帮小孩拿到第二笔融资,第二笔我听说是千万级的。后来我认不认识的投资者都给我打电话说把那家公司介绍给我们吧,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后来他们就不关心跟我们的分成了,他们自己可以赚钱了,他还给自己划了一个无比大的推广什么的,后来发现就做这个服务提供者就够了。这个公司大家现在非常看好。

  未来布局

  物流上的布局,比如说仓库,我们现在已经是做的最多的一个公司了,我们现在开了28个仓库,有一级的,比如说像北上广深,北上广,尤其是北上广,还有成都西安,这算我们一级,还有二级的,比如说一些交通枢纽,比如说武汉,杭州,还有像比较密的地区,比如说江浙一带,订单量非常大,这一带库房就会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作为推广实验的,比如像沈阳的,像哈尔滨的,像兰州的,像济南的,这些地方其实我们有点推广实验的性质,我们在看,到底是当地的用户不够活跃,还是因为当地的服务不够好,当我们把库房建到那里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的订单量的成长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就说明,过去我们可能是因为服务不够好,而导致的当地的用户不够活跃。

 品牌文化

  我们今年说“生于1984,我们是凡客”的时候,我们姿态比较明确了。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有一个期待,下一个凡客是谁?李宇春之后下一个是谁?变成文化事件了。我想凡客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说,我做一个广告去引起这样的议论,现在演艺界也好,或者别的,大家会有成为凡客的冲动。比如很多经纪人找我们,说我们谁谁谁挺适合的,列出一系列,甚至来的时候带一个“凡客体”来给我们看。

 IT系统

  有些东西他们的确做不到,像我们非要做配送一样,你发现你希望有的服务品质,或者说效率,在外围的第三方做不到。比如仓储自动化几乎都做不到,没有一个物流提供商可以做到这一点,适应B2C这种大规模的仓储式销售的公司的需求,因为中国过去并没有过仓储式销售的公司。

  凡客的IT系统全是我们自己的。传统的系统提供商已经做不了我们系统了,因为处理的件数,当量在传统没有发生过,上货流程也不一样。他们做不到了。我这么说吧,.NET到凡客这,他们就傻了,支撑不下去了,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往linux上转了。

  传统的沃尔玛系统,4S之类的跟凡客的系统不太一样。后来我们跟几个大的服务提供商探讨过,他们说给我们半年时间,有的说给一年时间,有说写三年肯定写好,当我们得到这样答复的时候,我们还不如自己完成呢。因为我们应用的需求是无穷尽的,我不可能每个应用需求添进去的时候,我又要跟他们谈,他们实施还跟不上。

下半年各种事情不断冒出的原因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大家对凡客的期待。因为凡客等于一个新的事情,大家对凡客期待比较高,不像你如果做的是一个平台,每天打来打去看的一清二楚,凡客好象挺神秘,这种期待还是非常高。

  第二点主要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心态有一阵子是这样的,什么话都不想说,我也没有跟人吵架的能力,也不习惯跟人说话,所以采取了这样的姿态,就是内心的态度是这样,跟外界沟通太少。因为大家对凡客期待很高,周围人天天使用,但是透明度低,你不跟人沟通就没有透明度,你搞的是消费品的公司,你为什么不沟通呢?所以他说你看谣言就是知名度减透明度,中间就是谣言。

  主要是这两点,我自己处理这个事情肯定还是不希望说我要出来说话,这是过去写东西写多的毛病,东西写多了你就会回避提供碎片化的东西。我还是相对不爱说闲话的人。

从媒体到企业家

  这肯定是一个从所谓的个人贡献者到组织贡献者的变化。尤其是通过凡客诚品这个事情,我觉得至少在对实现价值的问题上,我自己肯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你去为用户创造价值,你去为你的团队创造价值,让团队本身去为用户创造价值,

  做了凡客诚品以后,我去年在这个问题上,内心还是非常受触动的,尤其到年底的时候,我们那么多员工,我们在一起开会,四五千人一起开会,我在生产线上看到那么多小孩穿的衣服,肯定还是激发了理想主义的一面,对我来说,我觉得说的夸张一点,有点无我了,忘我了,就觉得自己能给别人创造价值,团队因为这个事情感到幸福,对我来说就变成最有价值的事情。这的确是我内心的很大的变化,和过去强调一个个人的成就感是很大的变化。

  因为人最后完成的就是我,这肯定是努力的方向,因为你无我,所以那一个小痛苦就不重要了。尤其我前一段时间见到郭鹤年先生以后,是我最让我受到触动的人,他88岁了,做了那么多事情,他在体现这种价值的时候,对国家的认同,对故乡的认同,做了很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非常多的冒险,决策。1984年就做国贸,这个事真的挺厉害。

  因为嘉里这次投资了我们,投资是他儿子来做的,后来有一个机会,真正见到他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见一个人的时候会出汗的,我真的怕自己做错什么,开始非常拘束非常紧张,因为我知道他的故事。他身上发生太多事情,尤其是跟国家层面有关的事情,跟国贸有关的事情,帮国家买糖的事情,国家没钱,也没糖吃,他去买,这些事情。因为我们当时晕晕乎乎的,他们在外面其实是帮国家帮很多事情的,我怎么敢自得,你想想一个金龙鱼一千亿你自得什么,一个油做的这么好,你国贸那一块随便一个楼卖一卖,这个怎么敢自得。

  那时候你形成的强调自我,强调自由这些东西,你到后来再去看,真的自强是第一位。比如说郭老先生身上你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国文化在他身上的烙印,你说新教伦理什么的就觉得很扯淡。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