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世界,呼叫中心标准>>新闻详情

陈金桥张鹰谈3G:定位高端必死勿盲目发展用户

2009-05-14 00:2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陈金桥张鹰谈3G:定位高端必死勿盲目发展用户
张鹰(左)与陈金桥(右)做客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5月12日下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易观国际副总裁张鹰做客新浪科技“对话3G”5·17系列访谈,就3G时代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展开讨论。

  嘉宾简介:

陈金桥张鹰谈3G:定位高端必死勿盲目发展用户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

  陈金桥 现任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管电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法制和行业监管领域决策咨询工作。多年从事国内和全球电信产业发展研究,先后担当一系列重大国家级课题负责人。

陈金桥张鹰谈3G:定位高端必死勿盲目发展用户
易观国际副总裁张鹰

  张鹰 现任易观国际副总裁,易观国际资深分析师,知名电信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进入电信领域10多年,是国内最早研究和开发宽带接入技术的专家之一。

 

  以下为精彩观点摘要:     

  ——面向3G应该说动作最迅速的还是电信,实际在移动业务上根基最扎实肯定是移动,动作慢一点的是联通,大家都能够明显的看得到,但是联通所占有的产业链要比那两家又有一点未来的上升空间。

  ——在在全球的高新技术,信息通信领域,这个大的市场领域只有中国有持续的具有追加投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仅是带动一个产出和带动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一个产业,对于国内的民族企业,像华为、中兴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国版图里面能够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一定要淡化技术,增强体验,大部分消费者根本谈不上专家,他就是消费者。

  ——中国3G的发展,从定价策略也好,或者从其他的业务发展策略来看,都是我觉得,你如果初期面对中高档用户,这个必然是死路一条。

  ——由于我们的3G发展的起步已经不是最早的一批,再加上4G间接的来临,我自己的判断是前5年,就是我们中国今年2009年3G元年,前5年中国的3G和2G并存,后5年中国的3G和4G并存。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康钊:各位网友,大家好!一年一度的“5·17”国际电信日就要到了,正好恰逢“5·17”两大运营商都要在这个时间开始3G的放号,今年的“5·17”实际上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日子,三大运营商全面竞争的格局开始,就这个话题我们今天邀请了两位重要嘉宾来做客新浪访谈,一位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先生,一位是易观国际的高级副总裁张鹰先生。

  陈金桥: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517世界电信到来之前来给大家聊一聊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关于3G的话题。

  张鹰:各位网友,下午好!感谢新浪的安排,能够有机会和我们的主持人一块儿探讨电信领域发展的问题。

  运营商正淡化技术 强化用户体验

  主持人:在探讨3G的竞争,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就2G时代来说,今天的格局非常不平衡,中国移动在2G通信市场上起码占了75%的份额,中国联通大概20%,中国电信大概只有5%,再加上固网这一块还是中国移动,完全占据了上风,中国联通人数最多,员工人最多,但是业务收入最少,虽然中国电信是最早的鼻祖,既然我们想聊这个话题,从3G竞争的角度来说,现在各个运营商已经推出了3G方面的一些举措,5月17号这一天中国联通肯定是3G要放号了,在此前后,前后一天,中国移动的TD二期城市也是要放号了,像安徽移动已经是前几天放号了,西藏移动也已经放号了,兰州移动也放号了,中国电信在此之前天翼也已经放号了,各种资费措施都已经出台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怎么看待3G竞争最初期的阶段各运营商出台的一些措施?可以评价一下,感受到他们的3G想干什么?

  张鹰:我就先抛砖引玉,刚才主持人讲的3G时代的竞争,我们放在一个大背景上,3G是一个大标志,但是本质来讲不仅仅是3G牌照的发放,涉及到国内运营商的重组,还有业务范围的重新划定,产生了三个基本均势,各有优劣势,各有特长的三家运营商,在围绕着3G移动业务放号的阶段,刚才的问题是说看各自的策略是什么?

  我觉得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策略,以前媒体报道得都很多了,已经很明确了,中国电信的策略天翼互联网手机,强调3G代表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除了可以打电话以外,强调手机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号本身,包括你看它的一些产品叠加,跟固网产品的叠加,包括未来移动业务发展,整个导向互联网方面的风格,我感觉中国电信现在正如他们所讲的,认为3G应该是一个跨越,走向移动互联时代跨越的契机,而他这个品牌的定位,至少他自己期望能够定位在中高端的市场,定位到引导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我看是这么定位的。

  从实际的执行情况来看,他们一上来的一些策略,各地的资费都可以看得出来,很多都是捆绑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有的是以机构为单位跟网络话音,家庭的宽带接入,我们也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套餐,南方电信的这些省份,固网的业务很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是面向家庭的DSL的接入,我们算了一下,电信咱们乘以2,乘以3,你会发现这个数量比它实际在网的CDMA在网的数量要大很多,但实际是用它原有的客户基数,盘活CDMA现有的网络能量。它可以承担得起,定位是这么定位的,这也是它的切入手段,目前来看还是盘活用户基础,不仅仅是电话,还有宽带,给客户一个总体打包,资费优惠,业务引领互联网品牌中高端定位的一个策略,是这样一个出发点。

  移动G3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第一,期望大家传递一个信息,在3G时代,TD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而且TD的建设也在国家的政策推动下全力以赴的推进,原先GSM网络大家体验的不是特别好的东西,在TD时代推动整个产业希望能够打好自主创新匹。除了TD本身以外,中国移动在技术层面上大家也很清楚,在LTE未来的市场上,包括研究院所做的很多工作,手机上的操作系统还有界面,为将来的业务搭载提供更好的环境,这些很有价值的基础性的工作,我相信对于3G时代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现在中国移动仍然占据了一个规模性的优势,而且在增值业务的开发系统体系和管理上,仍然是最前沿的,这跟它的系统能力、管理能力都还是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联通客观上来说,面临的重组的问题多一点,我现在观察到重组大部分的组织结构、人员差不多了,但是后台的运营支撑系统其实还没有那么快,联通后台的运营系统还要更慢一些,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结构上来说,联通会慢一点。所以对于联通来说也还有它的可以发力的点。

  反正我们来看面向3G应该说动作最迅速的还是电信,实际在移动业务上根基最扎实肯定是移动,动作慢一点的是联通,大家都能够明显的看得到,但是联通所占有的产业链要比那两家又有一点未来的上升空间,大家都有得玩,当然我们只讲了手机一件事,对于运营商竞争来讲,绝不意味着只有这一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陈金桥:刚才张总讲了很多观点,我都很赞成,讲了很多细节,三大运营商目前迄今为止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策略做了一些分析,我想我换个角度思考,应该说所有的消费者,不管今天的手机用户还是潜在的群体来讲,他首先要了解,3G时代来临以后我们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哪儿?所以我想,我要特地的再一次强调,三大基本背景,第一个张鹰刚才提到了,三大运营商的格局,第二个也是我们业内人士比较熟,但是业外不一定很清楚的,主要的两个趋势,一个是融合,一个是转型,其实融合也好,转型也好它都反映这个行业在寻找新的出路,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的3G应该说不是全球最早起步的,甚至客观来说是全球相对来说,因为全世界已经有接近200个国家部署了各种形式的3G网络。第三个,金融危机的背景,中国3G的启动,大家开玩笑说,其实是挽救了一大批企业,你比如说,现在在全球的高新技术,信息通信领域,这个大的市场领域只有中国有持续的具有追加投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仅是带动一个产出和带动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一个产业,对于国内的民族企业,像华为、中兴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国版图里面能够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这三个背景是使得中国的3G启动具有特殊的含义。所有人都希望说3G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带来好处的东西,好技术很多,但是很多好技术不能变成使用的,就是商业上成功的技术,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到今天为止,理论界,我们的研究界对3G的技术本身的商用还是充满了期待,还有专家认为,它应该是风险比较大,投入比较大,短期的产出比较小,不明确,因此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可能并不划算这么一个东西,我想我们保持对这部分专家的尊重,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

  主持人:你觉得3G投资会不会划算?

  陈金桥:我个人觉得,我一直是相对的乐观派,我到现在为止也是,最初我比较乐观,前景非常乐观的一个态度,现在后期来看转为谨慎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到投入产出的匹配,庞大的市场初期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我们的竞争,大家打着什么算盘大家都清楚,刚才张鹰讲的现象,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可以分析,但是比我们更清楚的是运营商的管理层,对方做什么,就是说他马上,表面做了什么,背后有哪些原因比我们更清楚,这是我们考虑中国3G发展必须面对的中国国情。

  第二个我想讲讲这个影响,我很同意,3G带来的是变化的机会,应该这么讲,如果没有3G牌照的发放和新技术,可以说过去的格局我们没办法改变,今天来讲有很多人说管制政策,政府第一,电信体制改革重组方案调整以后,相应的配套方案目前为止只出台了几项,但是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老实说,相应的策略也没有办法下定论,三家运营商跟我们当年三国演义的局面有一点相似,如果你用过去的三国魏蜀吴来看的话,确确实实各自,有些有天时,有些有地利,有些有人和,确实有差异。

  之前我也说过,对运营商来讲特别容易进入误区,但是我们一定要淡化技术,增强体验,大部分消费者根本谈不上专家,他就是消费者,我们注意很有趣的事实,三家运营商几乎除了联通稍微强调了一点自己的所谓WCDMA是首选,从技术的角度讲了一下,中国移动的G3强调标准了吗?没有,他强调的由我为你掀开信息生活的新篇章,不管中国电信的天翼品牌的宣传,互联网手机,还是说从中国移动在发牌照的当天,1月7号的下午推出G3引领新生活这样的宣传没有太多的技术在里面,这个重要吗?当然重要。

  中国联通今天所具有的不太多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产业链的厚度,这个是大家都清楚的,所以评价三国演义的局面,对消费者来讲,大家记住两点就好了,“517”是中国3G的全面放号日,你选择是否成为3G用户,就是向左走和向右走,你不成为他们的用户就是观察者,成为3G用户就是先行者,做先行者的用户你要做好准备,可能面临几大考验,第一个考验,对不起,3G网络覆盖怎么样?肯定是不如2G覆盖那么好,第二个,我是给运营商提一个建议,既然要着力培育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门槛,我们所说的叫做无线宽带的费用,不管中国电信的按时常还是按流量计费,现在都不足以保障高速率的移动接入,这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最有可能崛起成为下一代继短信之后,成为新一代的杀手的应用的——我认为叫什么?移动上网,但是这个里面现在看起来定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成为一个门槛,所以我自己认为在当前阶段,既然初期用户发展不那么快,为什么三大运营商都要定这么高的价格。

  3G不能只面向中高档用户

  主持人:我倒是觉得可以讲两句,我觉得三大运营商上3G的起点根本不一样,用户的体验也根本不一样,我目前用北京电信、海南电信我同时开工,用两张他们的上网卡,无论两张3G上网卡,到我所有去过的地方全部都非常自然的上流畅的上了3G的网络。所以就目前为什么陈总你刚才提到中国电信3G,就是最认真也好最什么也好,跟他们的网有关系,他们的网非常好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用户,我每天最起码用4个小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能赚到钱的。

  接下来谈谈价格,目前这个价格的话看似是偏高,但是我觉得也有它的策略,因为它们主要是也估计到了初期的用户主要是中高档用户,资费能力也很强,而且3G业务也要分手机和上网卡不一样,手机是大众化的,上网卡不是大众化的,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我估计也就1千万,等于是上网卡用户和手机用户肯定是有不同策略的,而且上网卡用得越多,网络体验越差,所以上网卡不适宜发展太多用户。

  陈金桥:这是你的观点,回到我说的这个话题,你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中国电信从无线网的角度来讲,移动不是一张特别优质的网,我们必须客观的说,这不是从移动网络来评价,它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优势。

  我还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中国3G的发展,从定价策略也好,或者从其他的业务发展策略来看,都是我觉得,你如果初期面对中高档用户,这个必然是死路一条,不能只考虑这个,你考虑这个有你的道理,但是我一直讲的平民化和大众化的3G,你必须充分的挖掘出中国3G市场最大众化的用户群,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运营,中国这一点是最具备条件的。综合计算能不能到几千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留给我们全力放号的时间恐怕也就3个月左右的时间,前面是试规模放号。所以我想从整个规模效应来讲,我们需要大众化的产品,你不能有太高档的,不能有这样的事情,但我同意一个观点,3G发展的起步也是非常不同,他们确实做的不同的技术,背后是不同的产业,包括捆绑定价的优势也不一样,这样的话对中国的用户来讲,你足够的幸福。网民,我相信也不是说很多网民都完全的懂,目前我们中国3G的情况,中国的消费者今天面临的情况是什么?我们面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运营商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的资费的种类定价方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你要选择,因为给你太多选择的时候,你不掌握足够的信息你就很烦扰,并不一定你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一点会决定中国未来三大运营商在起步初期,3G发展的起步初期所强调的变化,但是有一个基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2到3年内,中国移动在2G市场所积累的庞大的存量规模优势会被削弱,这一点是毫无疑问,不仅有它产业链的弱点,而且也有前期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中国联通客观上来说,面临的重组的问题多一点,我现在观察到重组大部分的组织结构、人员差不多了,但是后台的运营支撑系统其实还没有那么快,联通后台的运营系统还要更慢一些,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结构上来说,联通会慢一点。所以对于联通来说也还有它的可以发力的点。

  反正我们来看面向3G应该说动作最迅速的还是电信,实际在移动业务上根基最扎实肯定是移动,动作慢一点的是联通,大家都能够明显的看得到,但是联通所占有的产业链要比那两家又有一点未来的上升空间,大家都有得玩,当然我们只讲了手机一件事,对于运营商竞争来讲,绝不意味着只有这一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陈金桥:刚才张总讲了很多观点,我都很赞成,讲了很多细节,三大运营商目前迄今为止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策略做了一些分析,我想我换个角度思考,应该说所有的消费者,不管今天的手机用户还是潜在的群体来讲,他首先要了解,3G时代来临以后我们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哪儿?所以我想,我要特地的再一次强调,三大基本背景,第一个张鹰刚才提到了,三大运营商的格局,第二个也是我们业内人士比较熟,但是业外不一定很清楚的,主要的两个趋势,一个是融合,一个是转型,其实融合也好,转型也好它都反映这个行业在寻找新的出路,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的3G应该说不是全球最早起步的,甚至客观来说是全球相对来说,因为全世界已经有接近200个国家部署了各种形式的3G网络。第三个,金融危机的背景,中国3G的启动,大家开玩笑说,其实是挽救了一大批企业,你比如说,现在在全球的高新技术,信息通信领域,这个大的市场领域只有中国有持续的具有追加投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仅是带动一个产出和带动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一个产业,对于国内的民族企业,像华为、中兴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国版图里面能够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这三个背景是使得中国的3G启动具有特殊的含义。所有人都希望说3G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带来好处的东西,好技术很多,但是很多好技术不能变成使用的,就是商业上成功的技术,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到今天为止,理论界,我们的研究界对3G的技术本身的商用还是充满了期待,还有专家认为,它应该是风险比较大,投入比较大,短期的产出比较小,不明确,因此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可能并不划算这么一个东西,我想我们保持对这部分专家的尊重,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

  主持人:你觉得3G投资会不会划算?

  陈金桥:我个人觉得,我一直是相对的乐观派,我到现在为止也是,最初我比较乐观,前景非常乐观的一个态度,现在后期来看转为谨慎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到投入产出的匹配,庞大的市场初期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我们的竞争,大家打着什么算盘大家都清楚,刚才张鹰讲的现象,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可以分析,但是比我们更清楚的是运营商的管理层,对方做什么,就是说他马上,表面做了什么,背后有哪些原因比我们更清楚,这是我们考虑中国3G发展必须面对的中国国情。

  第二个我想讲讲这个影响,我很同意,3G带来的是变化的机会,应该这么讲,如果没有3G牌照的发放和新技术,可以说过去的格局我们没办法改变,今天来讲有很多人说管制政策,政府第一,电信体制改革重组方案调整以后,相应的配套方案目前为止只出台了几项,但是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老实说,相应的策略也没有办法下定论,三家运营商跟我们当年三国演义的局面有一点相似,如果你用过去的三国魏蜀吴来看的话,确确实实各自,有些有天时,有些有地利,有些有人和,确实有差异。

  之前我也说过,对运营商来讲特别容易进入误区,但是我们一定要淡化技术,增强体验,大部分消费者根本谈不上专家,他就是消费者,我们注意很有趣的事实,三家运营商几乎除了联通稍微强调了一点自己的所谓WCDMA是首选,从技术的角度讲了一下,中国移动的G3强调标准了吗?没有,他强调的由我为你掀开信息生活的新篇章,不管中国电信的天翼品牌的宣传,互联网手机,还是说从中国移动在发牌照的当天,1月7号的下午推出G3引领新生活这样的宣传没有太多的技术在里面,这个重要吗?当然重要。

  中国联通今天所具有的不太多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产业链的厚度,这个是大家都清楚的,所以评价三国演义的局面,对消费者来讲,大家记住两点就好了,“517”是中国3G的全面放号日,你选择是否成为3G用户,就是向左走和向右走,你不成为他们的用户就是观察者,成为3G用户就是先行者,做先行者的用户你要做好准备,可能面临几大考验,第一个考验,对不起,3G网络覆盖怎么样?肯定是不如2G覆盖那么好,第二个,我是给运营商提一个建议,既然要着力培育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门槛,我们所说的叫做无线宽带的费用,不管中国电信的按时常还是按流量计费,现在都不足以保障高速率的移动接入,这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最有可能崛起成为下一代继短信之后,成为新一代的杀手的应用的——我认为叫什么?移动上网,但是这个里面现在看起来定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成为一个门槛,所以我自己认为在当前阶段,既然初期用户发展不那么快,为什么三大运营商都要定这么高的价格。

  3G不能只面向中高档用户

  主持人:我倒是觉得可以讲两句,我觉得三大运营商上3G的起点根本不一样,用户的体验也根本不一样,我目前用北京电信、海南电信我同时开工,用两张他们的上网卡,无论两张3G上网卡,到我所有去过的地方全部都非常自然的上流畅的上了3G的网络。所以就目前为什么陈总你刚才提到中国电信3G,就是最认真也好最什么也好,跟他们的网有关系,他们的网非常好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用户,我每天最起码用4个小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能赚到钱的。

  接下来谈谈价格,目前这个价格的话看似是偏高,但是我觉得也有它的策略,因为它们主要是也估计到了初期的用户主要是中高档用户,资费能力也很强,而且3G业务也要分手机和上网卡不一样,手机是大众化的,上网卡不是大众化的,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我估计也就1千万,等于是上网卡用户和手机用户肯定是有不同策略的,而且上网卡用得越多,网络体验越差,所以上网卡不适宜发展太多用户。

  陈金桥:这是你的观点,回到我说的这个话题,你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中国电信从无线网的角度来讲,移动不是一张特别优质的网,我们必须客观的说,这不是从移动网络来评价,它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优势。

  我还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中国3G的发展,从定价策略也好,或者从其他的业务发展策略来看,都是我觉得,你如果初期面对中高档用户,这个必然是死路一条,不能只考虑这个,你考虑这个有你的道理,但是我一直讲的平民化和大众化的3G,你必须充分的挖掘出中国3G市场最大众化的用户群,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运营,中国这一点是最具备条件的。综合计算能不能到几千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留给我们全力放号的时间恐怕也就3个月左右的时间,前面是试规模放号。所以我想从整个规模效应来讲,我们需要大众化的产品,你不能有太高档的,不能有这样的事情,但我同意一个观点,3G发展的起步也是非常不同,他们确实做的不同的技术,背后是不同的产业,包括捆绑定价的优势也不一样,这样的话对中国的用户来讲,你足够的幸福。网民,我相信也不是说很多网民都完全的懂,目前我们中国3G的情况,中国的消费者今天面临的情况是什么?我们面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运营商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的资费的种类定价方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你要选择,因为给你太多选择的时候,你不掌握足够的信息你就很烦扰,并不一定你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一点会决定中国未来三大运营商在起步初期,3G发展的起步初期所强调的变化,但是有一个基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2到3年内,中国移动在2G市场所积累的庞大的存量规模优势会被削弱,这一点是毫无疑问,不仅有它产业链的弱点,而且也有前期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