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通商务旅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罗迪
Egencia中国区总经理戴宇璐
FCM Travel Solutions大中华区销售市场总经理洪亮洪亮
中航嘉信中国区总监邱军
环球航空旅行计划亚太区商务经理栾星林
差旅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客户的教育
Simon akeroyd:罗迪,你认为对TMC,在开始做差旅管理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罗迪:与中国公司合作,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客户的教育,告诉中国的客户,差旅管理和订票是两码事,是不一样的,很多公司的差旅政策和航空公司打交道、和酒店打交道,进行谈判和讨价还价,向管理层汇报,管理整个公司的差旅行为,告诉他们这是很复杂的一个情况,不仅仅是做订票。
|
|
Simon akeroyd:你有没有其他的除了了解或者教育之外其他的一些补充?
戴宇璐:是的,我同意罗迪刚才讲的内容,我们现在是在同一条船上,除此之外,我还想提一点,这是一个阵痛疗法。在欧洲国家,公司卡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使用卡的好处,在中国不是这样,很多人都喜欢现金,这对于TMC的管理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公司的现金流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大家出差都用现金。这也不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在欧洲、美国,我们的商业模式也想在中国推广,我们希望也在中国使用很多卡。我们要管理现金流的话,对我们挣钱是很难的,我们不像UATP和银行那样能够管理现金。我们公司做现金管理可能三十天时间,用信用卡能够有一些数据方面的好处,所以说信用卡是非常好的,这是我们的挑战。
如果很多公司没有差旅管理,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共同努力来改变没有差旅管理的情况,我们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发生了,但是很慢很复杂,每天我们都要面临很多机会和希望,但是我们每天要做很多工作,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这个服务有什么样的价值,对我们来说,这两个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机遇和挑战。
Simon akeroyd:刚才我们讲到了很多,UATP如何和TMS合作,解决现金方面的问题。
栾星林:我觉得前面两位才是专家,UATP基本是在航空公司领域操作。对于TMC我们只了解一部分,但是我认为国外TMC在本地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本地化的问题,因为在我参加的其他一些论坛上,我听到很多这样的抱怨,在中国运作的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差旅制度的透明度并不高,因此我没有规则,就没有办法落实,没有办法操作,这可能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所谓本地化就是人员的联络和沟通方面,我相信本地的TMC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在文化上、在沟通上的优势,所以国际TMC如果想在中国做得更好,拿到更多的中国的商业,这两方面还都需要做一些努力。
未来将有更多人投入到线上交易
Simon akeroyd:好,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肯定是谈到了线上与线下的问题,应该更多地讨论的是一个服务质量的问题。有多少流程可以在网上进行,大部分时候都在网上做生意,是吗?
戴宇璐:对于Egencia,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尽量搞网上运作,我们开始做一个网上的公司,因为我们有Expedia这个网上差旅的背景公司,我们的战略就是尽量使用网上,因为在网上,我们的成本比较低,对于我们的公司和对于我们的TMC,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成本低一点。如果有新的客户,整个商业升级也比较容易,从客户角度来说,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高的网上交易率,折扣会比较高。从Egencia角度来说,我们有非常高的网上接受率,到85%左右。对于中国却不一样,刚才那些例子下,我同意罗迪的说法,不仅仅是网上网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在线下的,我们仍然需要和客户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所有的业务都是人为基础,需要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服务质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中国市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人们由于传统旅行社的原因和遗留问题,还是比较传统的,比如CITS、青旅等大的旅行社都是比较传统的旅游组织模式,都是线下的,线上对他们来说是最近几年刚发展的业务。
人们总是在线下订机票,对于公司来说,个人游可能在网上,但是对公司来说,他们总是到公司前台说我们想要组织商旅,打电话给旅游产品供应商。我们的工具需要更多的客户友好型,TMC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方面的内容,让用户友好,有更多功能。另外就是培训,对于前台的经理进行培训,让他们也知道使用这些在网上的工作,告诉客户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更好的报价,让公司了解到在线是非常好的方式。这样打包旅游服务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服务,从技术角度我们应该进行培训和教育。在价格方面,我们需要给公司一定的激励和折扣,让他们更多使用线上,但是我还是那句话,线上是中国的未来,中国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了做更多的线上交易。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好的话,会有更多人采用网上的交易方式。
Simon akeroyd:中国公司的自助是不是采用得很多?有哪些困难或者说哪些阻碍的因素?
洪亮:我们也提供网上预定的工具,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地方都有这样的服务,但是中国我们目前还没有网上预定的工具,我们今年晚期可能会推出这样的工具,我们会成为网上预定的供应商包括网下的预定,我们有六种商业模式是定制化的商旅管理,在美国、欧洲,我们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差旅管理。我们认为旅游的资讯是很重要的,我们管他们叫做差旅经理,他们应该是非常专业,对于差旅和商旅和旅行行业非常清楚,非常内行,对于公司的差旅的政策、差旅行为还有一些贵宾的酒店情况、机票,等都应该是一清二楚的。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推出网上和网下的定制。我们不适用呼叫中心这种工作模式,因为我们现在接待的更多的是一些公司客户,他们都应该是一个定制化的服务,所以呼叫中心不合适。这两种模式应该是相结合比较合适。
Simon akeroyd:你刚才介绍你们推出网上预定工具,你认为这个网上预定工具的采用率是怎么样的?
邱军:我们在06年和航信合作,用航信提供的接口,推出了网上预定,在四年时间,客户增长非常快,我觉得有几方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方面是我们这个工具非常符合各个大跨国公司的差旅政策,比如有些公司说我只有部门经理级以上的人才能看到头等舱、公务舱,普通员工订票的时候只能看到经济舱,我们在技术上进行一些限制,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有些员工没有预定最低票价,一般公司都有一个概念,比如我选12点的航班,公司会有一个规定说你上下两个小时,如果有最低票价的话,你为什么不选最低票价,需要提供一些愿意的。在我们的工具上会跳出一个窗口,弹出一些提示,都是非常标准的让客人去选,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最低票价,我们会在稍后给公司差旅经理的报告中提出一些分析以及一些建议,帮助公司去加强他们的差旅的管理。还有公司内部的规定的执行严格不严格,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客户,我们给他们的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非常大,他为了节省成本,他一个强行的行政命令说四个小时之外的航班行程才能打呼叫中心,四个小时之内的都要进行网上预定,如果四个小时以内的行程打呼叫中心,我们拒绝他。除非有行政主管的强烈的建议。航信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更好地为我们的TMC服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讨论嘉宾
美国运通商务旅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罗迪
Egencia中国区总经理戴宇璐
FCM Travel Solutions大中华区销售市场总经理洪亮洪亮
中航嘉信中国区总监邱军
环球航空旅行计划亚太区商务经理栾星林
差旅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客户的教育
Simon akeroyd:罗迪,你认为对TMC,在开始做差旅管理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罗迪:与中国公司合作,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客户的教育,告诉中国的客户,差旅管理和订票是两码事,是不一样的,很多公司的差旅政策和航空公司打交道、和酒店打交道,进行谈判和讨价还价,向管理层汇报,管理整个公司的差旅行为,告诉他们这是很复杂的一个情况,不仅仅是做订票。
|
|
Simon akeroyd:你有没有其他的除了了解或者教育之外其他的一些补充?
戴宇璐:是的,我同意罗迪刚才讲的内容,我们现在是在同一条船上,除此之外,我还想提一点,这是一个阵痛疗法。在欧洲国家,公司卡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使用卡的好处,在中国不是这样,很多人都喜欢现金,这对于TMC的管理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公司的现金流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大家出差都用现金。这也不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在欧洲、美国,我们的商业模式也想在中国推广,我们希望也在中国使用很多卡。我们要管理现金流的话,对我们挣钱是很难的,我们不像UATP和银行那样能够管理现金。我们公司做现金管理可能三十天时间,用信用卡能够有一些数据方面的好处,所以说信用卡是非常好的,这是我们的挑战。
如果很多公司没有差旅管理,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共同努力来改变没有差旅管理的情况,我们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发生了,但是很慢很复杂,每天我们都要面临很多机会和希望,但是我们每天要做很多工作,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这个服务有什么样的价值,对我们来说,这两个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机遇和挑战。
Simon akeroyd:刚才我们讲到了很多,UATP如何和TMS合作,解决现金方面的问题。
栾星林:我觉得前面两位才是专家,UATP基本是在航空公司领域操作。对于TMC我们只了解一部分,但是我认为国外TMC在本地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本地化的问题,因为在我参加的其他一些论坛上,我听到很多这样的抱怨,在中国运作的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差旅制度的透明度并不高,因此我没有规则,就没有办法落实,没有办法操作,这可能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所谓本地化就是人员的联络和沟通方面,我相信本地的TMC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在文化上、在沟通上的优势,所以国际TMC如果想在中国做得更好,拿到更多的中国的商业,这两方面还都需要做一些努力。
未来将有更多人投入到线上交易
Simon akeroyd:好,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肯定是谈到了线上与线下的问题,应该更多地讨论的是一个服务质量的问题。有多少流程可以在网上进行,大部分时候都在网上做生意,是吗?
戴宇璐:对于Egencia,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尽量搞网上运作,我们开始做一个网上的公司,因为我们有Expedia这个网上差旅的背景公司,我们的战略就是尽量使用网上,因为在网上,我们的成本比较低,对于我们的公司和对于我们的TMC,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成本低一点。如果有新的客户,整个商业升级也比较容易,从客户角度来说,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高的网上交易率,折扣会比较高。从Egencia角度来说,我们有非常高的网上接受率,到85%左右。对于中国却不一样,刚才那些例子下,我同意罗迪的说法,不仅仅是网上网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在线下的,我们仍然需要和客户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所有的业务都是人为基础,需要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服务质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中国市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人们由于传统旅行社的原因和遗留问题,还是比较传统的,比如CITS、青旅等大的旅行社都是比较传统的旅游组织模式,都是线下的,线上对他们来说是最近几年刚发展的业务。
人们总是在线下订机票,对于公司来说,个人游可能在网上,但是对公司来说,他们总是到公司前台说我们想要组织商旅,打电话给旅游产品供应商。我们的工具需要更多的客户友好型,TMC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方面的内容,让用户友好,有更多功能。另外就是培训,对于前台的经理进行培训,让他们也知道使用这些在网上的工作,告诉客户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更好的报价,让公司了解到在线是非常好的方式。这样打包旅游服务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服务,从技术角度我们应该进行培训和教育。在价格方面,我们需要给公司一定的激励和折扣,让他们更多使用线上,但是我还是那句话,线上是中国的未来,中国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了做更多的线上交易。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好的话,会有更多人采用网上的交易方式。
Simon akeroyd:中国公司的自助是不是采用得很多?有哪些困难或者说哪些阻碍的因素?
洪亮:我们也提供网上预定的工具,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地方都有这样的服务,但是中国我们目前还没有网上预定的工具,我们今年晚期可能会推出这样的工具,我们会成为网上预定的供应商包括网下的预定,我们有六种商业模式是定制化的商旅管理,在美国、欧洲,我们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差旅管理。我们认为旅游的资讯是很重要的,我们管他们叫做差旅经理,他们应该是非常专业,对于差旅和商旅和旅行行业非常清楚,非常内行,对于公司的差旅的政策、差旅行为还有一些贵宾的酒店情况、机票,等都应该是一清二楚的。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推出网上和网下的定制。我们不适用呼叫中心这种工作模式,因为我们现在接待的更多的是一些公司客户,他们都应该是一个定制化的服务,所以呼叫中心不合适。这两种模式应该是相结合比较合适。
Simon akeroyd:你刚才介绍你们推出网上预定工具,你认为这个网上预定工具的采用率是怎么样的?
邱军:我们在06年和航信合作,用航信提供的接口,推出了网上预定,在四年时间,客户增长非常快,我觉得有几方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方面是我们这个工具非常符合各个大跨国公司的差旅政策,比如有些公司说我只有部门经理级以上的人才能看到头等舱、公务舱,普通员工订票的时候只能看到经济舱,我们在技术上进行一些限制,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有些员工没有预定最低票价,一般公司都有一个概念,比如我选12点的航班,公司会有一个规定说你上下两个小时,如果有最低票价的话,你为什么不选最低票价,需要提供一些愿意的。在我们的工具上会跳出一个窗口,弹出一些提示,都是非常标准的让客人去选,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最低票价,我们会在稍后给公司差旅经理的报告中提出一些分析以及一些建议,帮助公司去加强他们的差旅的管理。还有公司内部的规定的执行严格不严格,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客户,我们给他们的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非常大,他为了节省成本,他一个强行的行政命令说四个小时之外的航班行程才能打呼叫中心,四个小时之内的都要进行网上预定,如果四个小时以内的行程打呼叫中心,我们拒绝他。除非有行政主管的强烈的建议。航信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更好地为我们的TMC服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