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Internet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时隔不久即风靡全国。时至今日,腾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企业搞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活得好’!”日前,腾讯公司创始人之一、首席行政官(CAO)陈一丹接受本报采访,畅谈了对创新、深港共建创新中心等方面的感想。
创新是竞争的本能反应
“深圳本身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深圳移民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富有创造精神。”
看似巧合而又并非巧合的是,陈一丹与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持有相同的看法,即深圳的创新文化和条件在国内领先。
“深圳本身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深圳移民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富有创造精神。此外,深圳毗邻香港,在办企业的思路上容易接受外向型的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同时,也更容易吸纳和接收先进的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尽快地转化为适应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
陈一丹表示,这些因素使得腾讯这类自主科技创新型的中小民营企业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深圳的企业而言,除了使命感和自觉意识,创新更多是源于市场竞争下的本能反应,是杀出来的一条‘血路’!”陈一丹认为,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最先感受到世界经济的脉动,也最先体味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深圳企业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就得益于市场经济大潮的“馈赠”。
创新并不局限于技术
“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其实是提供一种服务,因此要求高度的应变性,长期的创新体验才能吸引用户!”
“创新是腾讯近几年积累过程中的重要成分,这种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产品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陈一丹表示,创新创造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户价值,只有创新让更多用户享受服务,才能真正创造公司所追求的商业价值。腾讯公司联席CTO熊明华也曾表示,创新的出发点就在于正确理解用户的需求。
“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其实是提供一种服务,它不是一次性提交的产品,而是需要运营、需要一直去服务的产品,因此它要求高度的应变性,长期的创新体验才能吸引用户!”陈一丹说。
据了解,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公司内部有个“首席体验官”的称号,一个新产品出来后他会首先以普通网民的身份第一次去感受,哪个按键用起来别扭,哪里颜色刺眼,对很多细节都提出建议。此外,在腾讯公司内部也早已形成了鼓励员工自由创新、并为员工创新创造优越条件的企业文化,深受网民喜爱的“QQ直播”就来自腾讯员工的“习作”。
陈一丹说,早期腾讯就把创新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公司有超过60%的员工都是技术人员,逐步完善创新孵化体系,包括用户行为研究、创新应用开发的创新中心等等。这样可以将“用户研究”转化成“创新应用”,不仅直接服务于用户,同时还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据其介绍,截至目前,腾讯申请专利超过1800项,获得授权专利300多项,大幅领先于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