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世界,呼叫中心标准>>新闻详情

中联崔立斌:村镇银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09-07-04 10:54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51callcenter


       7月3日消息 今天下午,2009(第七届)中国电脑商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赛迪网正在现场直播,以下为中联集团崔立斌演讲实录。

崔立斌: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想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如何更好发展。我想说的话题,我们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核心产品。这些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需要经过市场锻造。

我讲的内容分下面四个方面,首先是公司介绍,第二点,从中联角度十几年走过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分享。同时我也想从我们的角度看一下我们目前市场和发展机遇。最后在这样一个场合也是希望跟各位合作伙伴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

对于中联公司来说也许很多朋友知道,我们公司是在1982年在香港城市成立,一开始由我们三位发起人成立,1983年我那时候开始中联就开始在国内做计算机业务。到1992年我们开发出国内第一代的银行核心业务软件,当时是在我们的吉林的建行,开发了第一套银行核心业务软件。

到了1995年,我们开发出第二代银行核心软件。到了1996年,随着我们国内市场业务的发展,我们9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当时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系统集成公司,这是公司发展的里程碑。

到了1999年,成为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当时我们就一个合同、一个项目承接了国家邮政综合网的计算机设备的采购,当时一个项目就是2亿元。所以这个使得中联当时带国内IT集成商里面成为规模最大的集成商。

从这儿之后,中联随着IT市场变化开始想着应用和服务商转型。我们到了2000年发布第三代核心应用软件,2002年作为公司来说获得新家坡发展银行投资。到了之后公司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说向着一个IT综合服务商以及银行软件开发商发展。

到现在,我们应该说已经可以为我们客户提供一站式的IT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同时我们在2005年也发布了第四代银行核心应用软件。在公司的背景从2006年开始,我们正式成为黄埔集团下属的公司。现在应该说我们第五代核心软件应该在2010年发布,这大概是我们中联集团的历史。

从集团概貌来说员工有500,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部基于自有产品。现在很多公司可能5000-6000人,可能是基于外包服务。

我们现在公司是和记黄埔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是咨询外包、产品研发。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联公司经过公司24年发展,其有银行核心产品18年的发展,中联银行产品遍布全国绝大部分省和市。我们在农信有30家的用户,农行超过18家。

下面我是想站在中联的角度、方案商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这几年发展的一些心得。首先作为方案商来说共同面临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家都是跟着机会在走,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中国IT发展过程中,应该说这几年是金融行业机会比较多,过几年是电信行业大发展,过两年是电力行业大发展,应该说我们每一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成长,跟着机会走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样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基于我们做应用软件、产品的公司来说,不能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就造成了资源、投资浪费。结果是说可能你开拓新行业、新用户,但是同时也在流失,应该说这也是中联面临的困惑。

从中联来说,在这20几年来一直在反思、调整方向,我们的选择就是要做专业化和专一。这个专业化和专一,一直在把握银行业务和信息。我们一直围绕银行的业务这样一条主线。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权限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中联也曾经选择过电力、医疗,在某些客户开发出来的产品,在这个区域和当地都有很好的优势,最终希望能够专注行业、专注产品。

第二点,我们每一个方案商随着市场走,今年可能是SaaS比较,明年可能是信贷比较热,再过两年可能是CRM,现在还有不断的热点产生。是什么新的热点?对于方案商如何规划?包括很多公司强调要不断创新,对于公司来说创新是必须的,对于你的方向来说不断开拓新方向对于公司发展也许有问题,这样使得我们不能够持之以恒在已有优势上不断投入。可能造成的问题,失去已有的优势。

很多伟大的产品公司,像微软,他就一直专注于他的Windows,一直在这方面坚持不懈地发展。对于中联来说,我想说我们做银行的核心业务。大家都知道银行软件分为三类,一类是业务、渠道、管理。在业务管理软件,核心业务占的比重超过60%,是作为银行运营的一个发动机、心脏。

中联从我们第一代,就是1992年开发第一代银行核心软件,到现在一直持之以恒不断投入在产品研发上,我们分别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在05年投入研发、第五代在10年投入使用。

前面我也想讲几个,中联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几个例子。我记得我们做第一个业务的时候,我们当时的软件研发人员有200人,当时我们做第三代软件产品是在宁波的一家,当时还是大行的分行做核心软件研发。当时我们的软件研发基地在长春,我们有100多号人的软件专家,从长春坐火车,相当于一个火车的车厢,整个到我们客户现场宁波来进行开发。

所以中联的核心软件,就是通过我们中联人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发展到今天。我们第五代的核心,我们的理念也是顺应银行与国际接轨,到现在为止一个发展最新趋势,一定是面向全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银行未来发展要发展成流程银行,因此我们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也是基于业务这样一个覆盖整个部门的,而不是以各个部门为隔裂的流程。

核心系统的整合目标来说,我们未来的核心业务系统将完全实现组建化、模块化的设计开发。我们的核心软件既可以使用顶级的、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的规模,同时也可以适应小到村镇银行小型的商业银行的规模。基于完全组建化。

我们今年大的一个突破,我们在后台的业务模块和前台接入系统之间,我们采取最新的研制,企业服务总线来嫁接我们前台的渠道和后台的连接。这是我们在核心方面。

第三个方面,也是所有软件公司面临的问题。大家做计算机、学计算机都知道,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有一套非常科学化的工具也好、理念也好,过程管理。这个是保证软件长期运行的基本保障。

由于客户的业务很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不断地在跟着客户走,在不断应变。整个产品架构要随心应变,我们做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的时候,可能就会给客户带来最终损失。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一个教训,就是说一定要安全软件工程管理项目,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苦练内功的方面。

中联除了我们CMM认证以外,还有我们的国际化平台,就是第八代管理平台。我们各个部门包括客户都是共用这个系统完成软件开发系统。通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我们现在的自有产品已经达到50项专利,主要是面对银行这样的一个情况。

那么前面三点基本上是说我们发展所感觉到的一些新的和体会。这个里面还有一个,发展机遇,下面的话题,我是想讲一讲从方案商的角度,特别从中联、银行行业角度来看我们IT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机遇。

我想讲的机遇,2008、2009年是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可是2009年投入比2008年更高一点,这是在投资方面。2008年要跟国际接轨,巴塞尔协议要落地。2010年,巴塞尔2要在2010年落地。

三个方面,一个是信贷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对于信贷风险、经营风险都会产生相应的IT系统志诚。另外操作风险,包括我们目前银行所有的IT应用软件,包括基础设施,这些也是给我们方案商带来很大的机遇。

第三个,就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分为四大国有银行、大的股份制银行、区域性纯商行。对于大型国有银行来说,更多依靠资深软件开发力量,和很多软件商合作更多的是人员外包。对于广大方案商,我们自有产品机遇来说更多的在城商行和农信。从城商行也有改制、重组、跨区域的浪潮。比如合肥市商行,现在也是跨区域,未来也要面向全国。这样的一些省一级的城市银行,未来都会进行区域性合作,这些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机遇。

第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2008年银监会制订第二轮改革。前一论大家知道农村信用联合社要向农商行来发展,现在也都纷纷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这样给我们广大方案商带来商机。

另外也是这两年开始,就是要发展村镇银行。在前一段时间的“两会”期间,银监会最高领导也表示目前我们村镇移行只有97家,在三年之内发展到2000家,就是每个县有一家。村镇银行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好为农村服务。

中联有幸已经做了4家村镇银行,未来这个方面的市场也是非常巨大。从这五个角度来说,从广大方案商来说面临很大的机遇。

最后我想说在这样一个场合有这么多合作伙伴,希望跟大家有一个更好的合作,也希望我们方案商关注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同时利用这样的核心产品加强方案商的合作。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