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人说做外包呼叫中心很难,第一线扩张速度也非常快,不知道市场策略是怎样的,我们在做这一块,遇到的比较大的难题是什么?可以讲一下历程。
文立:成本架构跟服务弹性,很快会去面对市场变化。成本架构要更低。所以我们在做呼叫中心的时候,我们有好几个客户公司都比较重视整个系统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成本和弹性大很多。以前呼叫中心都是用一些旧品牌去做,比如说是电信公司运营商去做主要是想赚通话费,但是系统都不是自建的,我们从系统当然不是整个都由我们管理和建立的,就变成第一成本低,可以通过系统更改功能把它做好,就变成我们服务弹性和响应时间短很多,另外成本也会低很多,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呼叫中心做的比较好的原因。
呼叫中心面临一个问题也是中国面对的问题,呼叫中心跟人力有很大关联,呼叫中心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以前都是在一线城市大城市去做的,但是随着需要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另外还有整个城市化,现在变成呼叫中心在二线城市去做,呼叫中心发展本身也需要做一个改变,就是在布局的地方。
主持人:可以说自建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服务的扩展性,我们在服务这一块,可以提供的内容也有比较大的掌控。
文立:是的。
主持人:我看报道,公司在2011年,呼叫中心业务增长率达到70%。今年这一块的增长有没有一个预期?
文立:我们预期这几年都是50-100之间去增长的。
主持人:第一线现在的业务,之前您也提到运营商也有做这方面的业务,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文立:没有很直接的竞争,因为运营商的重点不在提供服务和系统,它最重要的是通话费,我们也明白,因为一有呼叫中心就有很多电话进出,是运营商最重视的方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因为他们最核心的服务是语音,怎么去做服务?怎么去做运营?系统开发怎么去做?他们应该去交给别人做。我们跟运营商有一些少量竞争,他们系统都是外包出去的,他们只是用品牌跟关系希望拿到语音部分。
主持人:中兴、华为也进入到企业通信这一块。不知道第一线对于大品牌厂商竞争的相比,我们的优势和战略会有怎样的考虑?
文立:我会这样看,这涉及到企业的策略问题,企业如果想做纯外包,基本上就不会考虑是不是纯品牌的问题,如果它决定不外包,它就会看是不是采取自己做,但是系统外包是属于中间,那时候我们就有竞争了,但第三种完全不外包的,系统自己去购买,我们跟它完全没有竞争,因为我们不是卖系统,我们不是一个系统的制造厂商,所以是有稍微有一点竞争性,但是其实我看到区别还是蛮大的,看了很多客户他已经定的策略是外包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去看品牌的系统,那不是他想的东西,他想的是怎么规定服务标准或者价格,至于怎么做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