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在互联网落户于中国大地这个复杂多变的漫长过程中,从各个方向走来,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下定决心做一个互联网的拓荒者。他们的个人发展历史,已经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紧密融合,编织在一起 早期的互联网,也曾被许多人暗暗地认为只不过是“通讯技术的一个小小变种”。曾几何时,就像从一个魔瓶中走出来一般,它竟然变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人,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使“世界变得扁平”的主力军,信息的海洋,交互的媒体,生活的助手,社会变革的驱动器,成为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全面的(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政府运作和服务,可以说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基础设施平台。从互联网平台上发生和发展出来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动人的故事异彩纷呈,花样翻新,使人目不暇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我们像是坐着一块魔毯,飞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之中。
互联网对于人、对于社会的这种影响,既是深刻的,又是潜移默化的。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不是通过大张旗鼓的运动和口号,而是每日每时,静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我们,而互联网本身,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变化,在不断地自我塑造。
互联网如果是一个大厦,它则成就于所有的建设者、运营者和使用者手中。它不同于任何其他新技术:以发明者和制造者提供给使用者,作为发明过程的终结。互联网本身的面貌,不仅取决于它的发明者和缔造者,而且取决于所有建设者、使用者的发明、创新能力、道德水准、精神风貌、人生价值观念等等。所以,述说互联网,确实必须述说互联网周围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我惊喜地发现,林军撰写的《沸腾岁月》一书,竟然能够如此脉络清晰、生动鲜明地把这样一大批创业者的形象和他们动人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些人,在互联网落户于中国大地这个复杂多变的漫长过程中,从各个方向走来,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下定决心做一个互联网的拓荒者。他们的个人发展历史,已经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紧密融合,编织在一起。如今他们成了知名人士,成了网络业界明星、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的缔造者和见证人。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与他们的创造、奋斗、失败与成功、胜利和辉煌密不可分。而当初促使他们走进互联网的,与其说是对互联网已经有非常透彻的了解,还不如说主要是年轻创业者的梦想、热血和激情,加上对这种开放网络技术的着迷。
早期的互联网真像是一片沃土荒原。这技术好是好,可是除了电子邮件以外,对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用处?如何发掘出这荒原下的沃土?种什么庄稼?这些早期的拓荒者们跋涉长途,走过各自不同的道路,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以他们的个人魅力和领军才能,建立创业的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五关、斩六将,对这些使人感到迷惑的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无论他们创办的公司是否赚到了钱,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是,在迈开双脚,坚定不移地走出互联网在中国的道路这一点上,他们都是成功者,是功臣,是最有理由为今天互联网的辉煌感到骄傲和快乐的人。
这本书,正是他们的传奇故事。
也是互联网在中国的一部创业史。
当然,互联网毕竟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创业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军。
成功创业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根本上说,是取决于政策的开明。在这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决不能忘记许许多多处于各个层面上的政府领导人、科学技术专家,他们在一系列最关键的时刻、最关键的问题上为互联网落户中国和在中国的持续辉煌打开了绿灯,使互联网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频频关注互联网,与网民亲切交流,使互联网的创业者、运营商和使用者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到无比振奋。
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网民。在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网络文明程度的,是网民。网络就像一个最大的公共场所。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希望公共场所干净整齐,空气新鲜,服务周到,设备齐全。对于网络来说,只有建设者、运营商和使用者一起采取行动,才能创造出人人喜欢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的改善,是网民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在过去几年中,当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网民群体都曾发出了响亮的声音,谴责恶行,揭露真相,主张正义,维护国家尊严,表达了网民们的满腔爱国热情,使世人震撼,为之动容。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对有难的同胞,网民群体总是拔刀相助,主持公道,热情关怀,努力促使问题合理解决。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实在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无限光明的前途。因为,归根结底,国家的潜力是藏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体现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素质。
而互联网,我确信,将有助于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帮助他们“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担当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的大业。无疑,书写互联网,也会成为一个重任。
(作者为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