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融合”还曾经是“整合运营商”中的一个时尚话题,但是除了一些简单的服务捆绑外,并没有为运营商带来实质性的价值。经过近十年的徘徊,IP网络的逐渐成熟使人们再次看到融合的出现,而这一次使我们接近了融合的愿景——任何内容,任何网络,任何终端,任何客户的需要开始实现。在全球信息产业居于融合大趋势背景下,我国的电信行业和企业也正在经历一场融合与重组的大变革——信息网络向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合一”方向迈进,信息终端随之向手机、计算机和电视机的“三机合一”方向整合,业务运营向着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业等“多业合一”的方向转变…… 在这种融合的环境中,电信服务的价值链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逐步趋于商品化,其单一的价值开始下落。大量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加入电信服务的领域,而使电信服务的游戏规则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对电信运营商几十年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使运营商必须重新评估自身的定位及新的运营模式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发展,面向信息化市场实施融合创新,开始成为业内积极探讨的发展命题。 融合创新的紧迫性 3.9%的必然与“隐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5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高于GDP增幅6个百分点;但是,电信营业收入完成8424.3亿元,只比2008年增长3.9%,低于GDP增幅4个百分点。 这个创20年来历史新低的3.9%让业内震惊。相关专家分析,除了金融危机导致的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电信业务需求大幅萎缩外,电信业务总量增长并未能有效拉动业务收入同幅增长,移动和数据业务收入攀升也难以弥补固网语音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缺口。尽管业务转型的效果非常明显,但由于既有固网语音业务流失严重,致使电信市场整体收入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受固网建网成本高、资产变现差、资源调配不灵活等因素影响,企业刚性成本费用支出并未随客户、收入规模萎缩有丝毫的降低,一时出现“爱到尽头,却又覆水难收”的境况,企业持续发展备受压力。 2009年宏观经济的“转暖”与产业经济的“变冷”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尤其是业务量的大幅缩水正在向电信业传递一种强烈的市场信号:电信业的利润和增长空间正在进入浅水区,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电信业务,未来电信业的发展可能陷入“量”与“收”的两重困境。那么,导致“浅水区”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电信业利润区域的转移
对企业来说,价值转移意味着传统的利润区域发生变迁,如果不能因变而变,企业固有的利润源就会逐渐消亡,最终盈利中断,生存难以为继。
结合2009年电信业统计数据和电信业运行特征,许多业内专家认为,传统的电信业务的服务价值正在面临融合环境下衍生服务的冲击。从传统的交换语音、数据和无线服务中衍生出三种主要的服务价值是:
传输服务:与传统的简单连接服务不同,在融合环境中的传输服务利用不同的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宽带、定位和可用性等不同的组合。
应用及内容服务:新的电信价值链使应用及内容服务成为电信服务必不可少的价值。这种服务并不在传统电信服务的范畴,提供增值服务和应用的新进入者将不断增长,而这种增长并非运营商所能控制的,如VoIP。这些CP/SP既是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又是竞争者。
管理服务:对于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管理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服务范围从单纯的个人数据存储到高度安全的外包服务和大型企业的全球专用网路。有效性、可靠性、可用性的服务项目是运营商业务和利润成长的重要来源。
随着技术创新与融合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信息服务业的生产、创造、传输、服务提供和消费方式,促进了产业内部的一体化和新服务形态的不断创新。在此情况下,传统电信服务在日益互联网化的同时,也与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不断融合,产业内部原有分工和产业边界被逐步打破,电信业已基本转型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服务业中的网络元素也越来越突出,网络化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业最主要的特征。
在技术带来的“融合”趋势下,互联网业可能成为电信业最大的支持者,也可能成为电信业最大的竞争者,而娱乐产业、传媒产业在重新对“内容”的含金量进行认识之后,也可能挟“用户”以自己独有的传播方式来牵动电信业的视线。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在新技术融合的趋势下,保住现有的盈利模式,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将是对各国电信业巨大的考验。
融合创新的必要性
不可逆转的融合趋势
通过对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的研究、对社会信息化应用的阶段特征解析和对电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的理解,融合已经成为电信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消费者综合需求驱动
从消费者对信息业务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来看,未来的电信网络和业务将呈现三大特征:一是通过固网、移动网、互联网与泛在网的融合,使消费者实现随时随地无缝接入信息网络;二是通过终端在“3C”(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层面的融合,使消费者更加便捷舒适地使用信息服务;三是通过业务应用在“3I”(IP通信、IT技术、信息内容及应用)层面的融合,及时高效地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信息交互。
信息化发展环境使然
目前,社会信息化应用日益呈现出社会化、广域化、交互性等特点,在信息化进程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殊途同归,使得图像、声音、文本和数据四种彼此分割的信息形式可以统一转换为数字形式,并通过同一终端和网络传递与显示,从而实现了信息通信领域的“数字融合”;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传统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等产业逐步实现了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
融合在信息化发展与推进中发挥了三个主要作用:一是提高了社会信息化的生产效率,二是融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融合更加驱动了信息化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的作用。
行业持续成长的呼唤
融合给电信业带来了很大的增长空间,增长的市场空间转变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可以为电信业创造持续的价值。
除了有效的市场需求,对于运营商来讲,融合的好处还可以体现在效率和成本上。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IT平台的统一以及运营流程的重组,对于那些迅速实现了融合战略,并在组织上进行改变的运营商来讲,可以迅速产生可观的效果。意大利电信就从中尝到了甜头,在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之后的18个月内,带来了20亿欧元以上的收益。
三大融合趋势
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电信服务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电信服务将不断走向融合化。融合化体现在电信业的诸多方面:第一是企业融合及行业融合,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第二是网络融合,随着技术的进步,IT化、数字化的网络融合已经变成现实,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网、固定网的边界不再明显;第三是业务融合,以网络融合作为基础可以推出多样化、智能化的融合业务,例如移动银行、手机电视、移动音乐等。
运营商面临几大挑战
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发展和产业成长潮流下,长期居于传统运营模式的电信运营商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面对日益开放、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运营商考虑的已不再只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而更多考虑的是单个用户平均收益和投资回报,考虑如何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网络的升级与管理
面对新业务环境的挑战,电信企业网络面临优化、升级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与融合同步,建设功能完善、互通灵活、充分共享信息的运营支撑系统,是电信运营商目前极为关注并重点发展的运营管理战略之一。
颠覆传统运营模式
融合的环境对电信服务商的经营策略和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网络技术更新及效率提高、快速市场反应、提供数据服务的技能等。从现有的运营模式到新的运营模式,电信行业将经历一场艰巨的转型挑战,包括企业组织架构的转型、企业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转型、经营思想的转型、市场和营销的转型、客户管理和渠道管理的转型、网络的转型等全方位的转型。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在这场融合“大战”中将引发出一幕幕精彩的产业大联盟,特别是网络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以及信息家电厂商的联盟与融合,将全面改写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思维,使整个产业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电信企业必须迅速发现并整合相关资源,快速高效地将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服务。
新价值链中的定位
在融合的环境中,电信服务的新价值链已经形成。它由几个主要方面组成:内容及应用、门户及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创新、客户管理、终端。各方在价值链中的定位有不同的选择。用运营商做例子,其可扮演的角色包括全业务、移动、固网、虚拟运营商等。新的价值链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运营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战略联盟合作能力
信息化业务是企业生态系统或者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各种合作提供个性化服务,才能协同创造价值。全业务经营后,运营商需要加快转型的步伐,即加快与互联网、多媒体甚至广电网的融合,扩大发展的空间。
融合的当下,创新才是出路
面对融合应用服务的大趋势和即将到来的全业务经营,电信企业都将面对新的领域,运营新的业务,实现新的市场拓展,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一系列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企业可以在全业务经营时代健康运营的基础。
融合时代,电信业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过去的具有制造业属性的“电信服务”发展到具有软件服务业属性的“信息服务”、具有意识形态和商业传媒属性的“媒体服务”、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的“社会网络服务”。伴随着基本属性的多元化,电信业提供服务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些改变都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的融合创新是其继续发展和获得利润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电信技术与网络的交叉融合将激活两个巨大的产业链中的所有重要环节,从而碰撞出创新的冲动和欲望,新的业务和机会将因此层出不穷,以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需求。在新老技术群与网络的交互融合中,又会形成新的产业链,使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能更快地在市场中得到应用。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明智的做法就是积极应对融合带来的挑战,利用全业务资源,对业务、网络和组织架构以及运营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提供差异化、高品质的信息服务来赢得市场。
许多国外电信运营企业正纷纷制定融合战略,通过兼并、转型或建立战略同盟等各种方式,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客户服务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技术研发与企业运营创新,都发轫于产业融合的交汇处;而来自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观点,更是将基于融合的创新描绘成“主宰21世纪命运的产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