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世界,呼叫中心标准>>新闻详情

富士康事件反思:给中国制造尊严的时候到了

2010-06-07 08:32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北京晨报


富士康事件反思:给中国制造尊严的时候到了

 

 

 

 

 

富士康事件反思:给中国制造尊严的时候到了

 

 

 

 

 

员工刷卡进入城中城。

 

 

富士康事件反思:给中国制造尊严的时候到了

 

 

  有一些伤痛我们本不想触及;

 

 

  有一些问题我们却无法回避。

 

 

  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代大背景下,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坠楼事件所引发的震动,特别是带给人们的思考,已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

 

 

  富士康·用工调查

 

 

  超七成员工超时加班

 

 

  员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而是在8小时以外不得不在流水线上继续重复,否则,连生存都困难。为了挣钱,我不得不选择加班。

 

 

  月超时加班100小时

 

 

  这是一组令人称羡的数字:

 

 

  在中国大陆的年销售额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地区的年出口额占深圳出口总额的20%,中国大陆员工总人数80多万……

 

 

  这是一家快速扩张的企业:

 

 

  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

 

 

  ——“它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赢得客户。”

 

 

  ——“它总是能在不可能完成的时间内完成客户的要求。”

 

 

  在苹果、诺基亚、戴尔等世界知名厂商眼里,富士康是高效率的合作伙伴。

       ——“细节管理,信息化管理,半军事化管理……”

 

 

  ——“优美的环境,漂亮的泳池,标准化的运动场……”

 

 

  富士康无疑是一家现代化的企业。然而值得反思的是,这一切为何没能给员工带来他们所期盼的幸福和快乐。 

 

 

  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5044名富士康员工的抽查显示,72.5%的员工超时加班,人均月超时加班28.01小时。

 

 

  超时加班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份工资单

 

 

  “时间:2009年11月。底薪900元;正常工作21.75天,平时加班60.50小时,报酬469元;周六日加班75小时,报酬776元;工资总额2149.50元。”这份工资单显示,这名员工当月收入的60%靠超时加班挣得,总计136小时的加班,比劳动法规定的最高加班时间整整多出100小时!“这一点儿都不稀奇,我们中的很多人每天加班都在两三个小时以上。”一位富士康员工说。

 

 

  工作一年没去过市区

 

 

  从流水线上取电脑主板——扫描商标——装进静电袋——贴上标签——最后重新放入流水线,忙的时候,一分钟至少要装7个——这是21岁的富士康员工鄢远江8小时工作的全部内容。

 

 

  不加班挣钱没有资本,超时加班没时间放松——微薄的薪酬常常使员工陷入两难。而这样的现象绝非富士康独有,记者在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采访发现,超时加班并不罕见。

 

 

  我国代工企业普遍执行基本工资+“自愿”加班的工资模式:基本工资高,加班就少,基本工资低,加班就多。

 

 

  “不到1000元的底薪想维持生活都难,我必须加班!”在苏州华硕电子厂工作了一年的朱洪英说,“持续加班,我有时嘴里含着饭就睡着了。”

 

 

  因为加班,来自甘肃陇南的陈俊在富士康工作已经一年多,至今还没有去过深圳市区一次。

 

 

  正是他们的超强度付出,支撑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不断书写着速度和效率的奇迹。

 

 

  富士康的飞速发展始于1996年。

 

 

  ——8亿元,40亿元,400亿元,4000亿元……他们创造的销售纪录不断刷新;

 

 

  富士康员工的工资水平却一直“低飞”在当地最低工资线的边缘。

 

 

  ——310元!600元!900元!他们的工资增长“步履艰难”。

 

 

  统计显示,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规模和效益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一线工人的平均收入现在也只有1000元上下。

 

 

  员工每3年换一批

 

 

  以富士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国际为例,2009年公司财报显示,当年员工数量11.87万名,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员工成本总额却从上年的6.72亿美元减少至4.85亿美元,同比减少28%。

 

 

  为了以低附加值劳动换取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一再压缩生产成本,压缩工资成本,进而压缩着员工业余空间。

        “以前8小时加工6000个零件就可以拿基本工资,现在要做到9000个才行。”在深圳一家日资电子企业打工的李燕说,厂里跟着“最低标准”调工资,调一次,我们的任务量就增加更多。

 

 

  拼命加班直接造成员工的高流动性。深圳市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介绍说,深圳富士康45万员工中,工作5年的员工只有2万人左右,而工作不到半年的员工高达22万人,每年员工流失率达35%以上,这意味着富士康几乎每3年就要完全换一批人。

 

 

  纵然竭力缩减员工成本,代工者的利润仍呈下降趋势。财报显示,富士康国际的整体产品毛利率2007年为9.2%,2008年为6.9%,2009年仅为5.9%,一路下滑。

 

 

  富士康宣布,6月1日起,员工的薪资水平整体提升30%。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现在,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中国制造’赋予尊严的时候了。”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吴奕新如是说。

 

 

  富士康·专家解读

 

 

  平衡工资尊严难度堪比诺奖

 

 

  中国早晚要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但由于人口众多等因素,劳动密集型时代还将长期存在。这里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工资过高会削弱企业的成本优势,工资太低则与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方向相悖,而找到两者平衡点,堪称一个“可比肩诺贝尔奖水平的难题”。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 鲍威尔

 

 

  富士康事件是一个标本,表明政府和企业在职能上还没有完全厘清。围墙之内,企业的员工实际上成了企业中的社会人,8小时内外的事企业都要管,但又管不好。当务之急,是政府和企业合力,尽快补上“短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朱国仁

 

 

  我们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点上,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等矛盾更为剧烈,更加频繁,管理和协调难度更大。但这是一道绕不过的难题。 “富士康事件”的一个重要警示作用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层面,也同样包括社会层面、人文层面。

 

 

  ——清华大学教授 孙立平

 

 

  富士康·现实窘境

 

 

  “城市想要的只是我们的劳动”

 

 

  专家:他们涨潮般来到工厂,又退潮般地离开。除了很快卖出去的产品,这个企业,连同这座城市,没有留下他们的多少痕迹。”

 

 

  新生代农民工特征

 

 

  精神特点上,第一代农民工为了养家糊口,吃苦耐劳,逆来顺受;而第二代农民工为了寻求发展的机会,追求平等,崇尚个性。

 

 

  产业分布上,第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等劳动强度较高的产业;第二代农民工则分布在制造业、电子业等技术性行业。就业结构上,第一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是亦工亦农,进城能打工,回乡能种地;而第二代农民工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城市。

        发展与饭碗哪个重要?

 

 

  在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正在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劳动力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次代际替换,“80后”员工成为主体,“90后”员工大规模涌入。这一变化在富士康得到了充分印证,新生代农民工构成了富士康财富创造的主体。“富士康事件”中的自杀者,全部是这一群体中的成员。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根留在城市。”在深圳富士康,来自江苏宿迁的农民工李光斌的表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

 

 

  南京师范大学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82.7%的受访者将“拥有自己的公司”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首选项。

 

 

  显然,新一代农民工不是因为“生存理由”而进城,而是将进城看作改变生活方式的机会,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看得比“饭碗”更重要。“他们属于发展型农民工。”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学院教授朱信凯认为。

 

 

  户口住房离我们太远

 

 

  然而,当他们怀揣梦想投身城市化工业化大潮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又使他们的心中升起重重矛盾与困惑。

 

 

  ——他们发现,除了每天在机器旁边劳动外,城市,其实并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的位置。“我们不停地加班、再加班。”在东莞一家日资企业打工的19岁农民工这样陈述她的感受,“城市想要的只是我们的劳动,并不是我们这个人。”    

 

 

  ——他们发现,低微的工资只能维持简单的物质生活,与城市人相比,自己的精神生活十分贫乏。

 

 

  ——他们发现,为脱离“农门”跳入“城门”,几乎什么都付出了,但面前仍然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户口、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看似距我们一步之遥,但不知被什么力量操控着,我们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农民工如是说。

 

 

  ——他们发现,一遇到合同、扣薪、伤残等问题,公平维权难之又难。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梦”变得有些模糊。

 

 

  既不愿重新返回农村,又无法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这个缺乏归属感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成为一个疏离于城市和乡村的“夹心层”。

        中国目前拥有近1亿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者。

 

 

  城市没做好接纳准备

 

 

  “但从认识、制度到措施,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尽管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国家已出台大量政策措施,但一些突出矛盾和障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必须让年轻一代懂得,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更多地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多地融入社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春风说。

 

 

  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发出通知,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

 

  富士康·深层解读

 

 

  政府管理如何翻过“围城”

 

 

  记者:富士康今年5月中旬举行的一场励志交流大会上设立了一个游戏,谁能说全同一个寝室的室友名字,可以拿到1000元奖金。遗憾的是,没有人拿走这份奖金。

 

 

  企业变成城中城

 

 

  这是一个渴望尊严的群体:

 

 

  与物质生活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在幸福感、归属感等精神生活上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前不久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在杭州的440名外来农民工中,有66%的人把家庭生活、朋友交流、文化娱乐列在了“精神生活清单”的最前列。

 

 

  这是一个几乎和社会隔离的世界: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一批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崛起于城市边缘的废墟上,又往往成为城市的“城中城”:大墙一围,自成系统,外人想进去十分困难,仿佛是一个“独立王国”。

 

 

  巨大的反差折射,在这些“巨无霸”企业中,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社会上的一切都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好像被社会遗忘了!”一位富士康员工感慨。

 

 

  中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利益调整期。审视处于漩涡中的富士康,社会建设和管理凸显滞后和缺失。

 

 

  工会仅15人专职

 

 

  在2.3平方公里、45万人的富士康,“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对员工关系的贴切描述。但是直到2007年底,富士康才成立工会,仅有的15名专职人员未能有效发挥维权职能。绝大多数员工游离在党团组织之外,得不到关怀和帮助。在深圳市总工会的问卷调查中,党团、工会组织被富士康员工列为“最少求助”的对象。

 

 

  政府管理职能缺失

        改革开放之初,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当时的社会提供不了这些劳动力的公共服务,渐渐形成了包吃包住的“企业小社会”模式。加之保税区等政策背景,政府基本不插手企业围墙内的事情,很多问题因此得不到及时解决,遇到矛盾难以有效处置。

 

 

  “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确实存在跟不上、不适应和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深圳市政府这样反思。

 

 

  社会服务跟进不力

 

 

  企业已具城市规模,却没有城市功能;企业拥有一些公共设施,却无法满足员工的多样需求。

 

 

  “富士康事件”发生后,深圳市政府派出1000多名社会工作者进驻企业与员工交流,疏导员工情绪。投诉渠道不畅、情感问题、家庭问题……这些长期困扰于员工心中的问题被集中倾诉出来,一些员工感慨:“终于有人来听听我们的心声了。”发展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社会成员各方的角色定位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记者注意到,“富士康事件”后,深圳市公安、劳动、文化、卫生等多个部门进入厂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改进和弥补措施。

 

 

  但在很大程度上,这还是临时性的治标之举。要使社会建设不留盲区和死角,还需要在治本上下大力气,花大工夫。  

 

 

  一个社会记忆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这个社会的进步。人们期望,“富士康事件”能铭刻在社会的记忆里,为我们的科学发展提供永恒启迪。

 

 

  富士康推出关爱措施

 

 

  员工每周至少休一天

 

 

  针对连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科技集团近日推出了一系列关爱员工措施,化解危机。

 

 

  据富士康集团工会联合会副主席陈宏方介绍,富士康集团近日推出的系列改善措施主要包括:

 

 

  建立24小时通报机制,针对员工工作、生活、交友、情感、心理等异常状况,建立信息员制度。信息员以车间主管、宿舍管理员及室友等为主。

 

 

  构建关爱平台。设立员工关爱热线78585和员工关爱信息平台,由专人负责联络,每条信息都必须得到及时处理。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天下午5点,在员工关爱中心召开专项会议,现场解决问题。会议由行政总经理主持,人力资源、党委、工会、卫生、安全等部门主管及专案工作人员参会。

 

 

  推动“富士康心灵之约”系统工程。集团工会落实“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视窗、心灵物语、心享网站、心灵空窗、心灵热线、心灵港湾”八大项目建设。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拓展训练。开设心理咨询室、宣泄室。为员工播放励志、情感、成长类电影。

 

 

  推动员工保障工作。执行“周休一”制度,即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开展加班管控保护稽核;推动员工救助工作。救助困难员工、慰问困难员工家属、慰问患病员工、工伤员工,及时发放慰问金。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