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分类、专业服务而异军突起于招聘网站的英才网联,十年磨一剑,打破了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等国内领先的综合人才招聘网站一统天下的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细分行业人才招聘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网上却几乎搜索不到英才网联掌门人陶惠琼有价值的信息,只是因为有合作的关系,这位不事张扬为人低调的人物,勉强同意接受本刊的专访。
《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认识几位你的员工,有的还是高管,他们提起你来总是赞不绝口,对你充满敬佩和感激。你是怎么赢得大家如此爱戴的?
陶惠琼:我能有今天,是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摔打出来的。虽然我很好强、好胜,但我喜欢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你用心待人,人必用心待你。我从来没有也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员工,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员工,感恩同事,感恩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当我们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去为他人着想,人家喜欢你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英才网联能有今天,一切都要归功于公司的全体员工,我只不过是搭建了这个平台。我认为一个人的成败不在于你今天有多少钱,而在与是否赢得员工对你的认同。
没有员工的辛勤劳动,你有再多的钱又能做成什么呢?反过来看,员工个个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的话,企业想不做大都难。作为老板,你必须要给员工必要的保障,最基本的就是不拖欠他们的工资,就在去年金融危机影响下,我们的业务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公司生存遇到了考验,但我们也坚持不裁员,基层员工不降薪。英才网联创始至今,任何情况下我们从没有晚发过一天工资。因为员工有的要寄钱回家,有的要交房租,你工资发晚了,他们的信用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对员工有信用才能保证员工对我们的信心。
《人力资源管理》:有了钱开公司,开公司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但在公司遇到危机时还首先想着员工,这岂不成了你给员工打工?
陶惠琼:每个人的活法都是不一样的。我有过花钱如流水的豪迈,也有过艰难坎坷的忧伤。经历过很多起伏之后,才能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我现在是做员工的后盾,我乐意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为公司奋斗,坚持这么多年,面对他们,我不能不心存感激。
如果站在员工的立场上,你就会体验到他们有多么辛苦,销售员工每天在做电话销售,很苦、很难,我都看在眼里。
打工的人往往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我必须站在员工的角度为他们着想,给他们提供发展空间,支付和他们的努力相匹配的工资,这样,他们才能赢得家庭对他们的信任。所以他们在公司无论是自觉加班还是开会,尽管回家很晚,但家里人都能放心,且都非常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如果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毫无疑问,你就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仅仅提供给员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恐怕远远不够吧?
陶惠琼:当然!一个企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公司发展的目标后,有没有一个好的团队,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团队,这是我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这些年轻人跨出校门,走到英才网联来,是渴望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现在的社会太浮躁,诱惑太多,让人很难沉下心来做事。我除了要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更要千方百计引导他们沉下心来,帮他们建立踏踏实实做事的好习惯。同时,我还要为他们的未来打算,要让他们的未来和英才网联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的理想和英才网联的理想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保障英才网联能有持久的发展,员工也能在公司持续发展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力资源管理》:有句古话叫“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是说慈善的人不适合带兵。作为英才网联的最高首长,你这么重感情,讲义气,会不会在管理方面过于放松?在人情和制度方面你是怎么平衡的?
陶惠琼:人要是没有情感,人生就毫无意义了,但我绝不是一个滥施情感的老好人。在我看来,人情和制度绝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和谐共存的。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在企业管理方面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每一个进入英才网联的员工,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人生,我会体谅、关心每一个员工的生活和他们的个人问题,如有需要,我个人及公司都会提供帮助。但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任何违反者都要依据制度来处理。比如说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难处,但任何员工都不可以与公司有借贷关系,这是规矩。但他们有困难时可以找我,我个人不仅乐意帮他们,而且认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简单地说,作为总裁,在公司层面上只有原则,工作之外,大家可以是朋友,应该讲人情、讲义气。
《人力资源管理》:当前,网络招聘已经大行其道。但为什么很多人反映网络招聘的效果并不理想?与其他招聘网站相比,英才网联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陶惠琼:互联网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公司运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招聘业也一样,与熟人介绍、参加招聘会、使用纸媒等手段相比,网络招聘使招聘企业和应聘者在低成本前提下,有了更多选择。但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要伴随很多的问题。网络招聘确实存在成功率低的问题,一方面是目前主流的网络招聘模式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求职者没有认真选择合适的网站及研究招聘企业信息而盲目大量投出简历的原因。
如果把其他综合人才网站比作是大卖场,而英才网联就是专卖店,作为国内首创的分行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旗下拥有建筑、金融、医药、化工、机械、教培、电子、IT、服装、传媒等十个分行业人才招聘网站,我们致力于为企业与求职者提供分行业、精准化、专业化网络招聘服务,产品种类更加清晰、更加专业,是哪个行业的人才就进入其对应的网站求职,大大方便了求职者,也方便了企业招聘。
我想,英才网联开创的通过细分市场从而提高招聘效果的专业化服务,必将受到更多企业和个人的认同,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所有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招聘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桥梁,英才网联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陶惠琼:英才网联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针对客户人力资源部门,我们会定期举办人事管理、劳动法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学习和交流的行业沙龙,尤其是我们定期出版的提供最新人事资讯及经验交流的《快乐人事》电子杂志,很受广大人力资源行业人员的欢迎。
作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桥梁,英才网联非常重视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就举办了网上有奖征集建议活动,为公司发展征集各种好的建议,为公司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为了帮助求职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注册、与目标职位对接、与用人企业沟通等,今年春节期间,英才网联以及旗下10个分行业招聘网站对个人求职服务系统进行全面改版升级,增加了找工作相关的记录、简历委托投递等多项服务功能,其中包括一些免费服务。这些免除了重复填写简历的烦恼,大大降低了求职的时间成本。求职者如果申请高级人才以及同意委托投递服务后,还将得到英才网联职业发展顾问人工推荐工作的机会。
个人服务系统升级后,我们网站的注册量大幅提升,这也表明我们的服务为求职者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求职者的认可。
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英才网联又适时推出wap.800hr.com手机网站,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找工作、申请职位,查看英才网联以及旗下分行业招聘网站最新发布的招聘信息。
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在国内率先推出网络招聘会,为客户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沟通平台;我们还针对客户需求,在国内首推精准招聘特辑服务。“招聘特辑”是我们推出的立体招聘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期特辑只针对10家招聘企业的一类热招职位进行推广,着力解决客户急聘中高端人才的问题,大幅提高招聘效果。我们还将不断推出提高招聘效果的各种服务和产品,使分行业的专业人才网络招聘真正成为求职者及招聘单位信赖和首选的求职、招聘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有这样一个和谐的不断创新的团队,英才网联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请问英才网联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陶惠琼:我们的远景目标是:不一定成为规模最大的人才网站,但一定要成为服务最紧贴客户需求、求职成功率最高、招聘企业满意度最高的人才网站。
《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你认为当前的人才流动呈现出什么特点?招聘单位和应聘者应该注意什么?
陶惠琼:从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开始,到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中国的经济经历了巨大的跌宕起伏,而求职、转职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从大批裁员、降薪、卧槽,到企业踊跃扩招、求职者薪金要求提升、大批跳槽。今年春节后,求职、招聘市场更加活跃,薪酬需求也有上升趋势,各公司人员流动增加。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很大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无论是招聘企业还是求职者,我觉得在这种求职、转职大潮中,都应该保有审慎的态度,理性对待。企业面对大批人才流失,要保持清醒的招聘策略,毕竟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面对目前跳槽高峰期,求职者也要持审慎态度,不要因为增加工资而盲目跳槽,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命很短暂,作为一名职业人,要规划清晰自己的职业生涯,按照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稳步前行,这样才能达到自己职业的高峰。
采访手记:
这样的企业家
采访陶惠琼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自称不善言辞的她几乎不愿意谈及工作。在竞争惨烈的互联网行业从零做起,坎坷征途中,多少艰辛,多少欣喜,对她而言似乎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但采访陶惠琼又是一件快乐的、享受的事情,因为一谈起人,谈起员工,谈起同事,她一下子变得情深意切、谈锋不俗,清澈的明眸流露出女性领导人特有的柔情,绵绵的思绪让我们感受到她对员工无限的关爱。
采访结束后,她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场所。几百名员工在投入地工作着,但他们那随意的穿着、自在的坐姿、轻松的表情告诉我们,互联网从业者并非生活在压力、抑郁状态;员工活动室的设施和各种文娱活动的照片,尤其是其中一面墙上贴满了员工家人的生活照片,那些灿烂的笑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英才网联大家庭中成员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
我们不禁感慨:企业家,企业,家!企业把员工当成家人一样关爱,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家一样珍惜,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这样的企业领导才堪称真正的“企业家”。陶惠琼没有像其他企业家那样言必称“以人为本”,但她却在默默地践行着“以人为本”,诠释着“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