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那些谷歌、脸谱教给我们的事:为域名而战

2011-08-02 17:07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中国诺网


  由于各种原因,域名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自己的价值。而伴随其价值一同显露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争端。这些争端都起源于同一个原因:保护企业的品牌利益。

  近日,有消息称,谷歌Google已经向WIFO仲裁和调解中心提交了起诉书,主张对具有争议的域名GoogleHire.com的合法权利。

  日前,有外媒报道指出,脸谱Facebook对25个与Facebook相似域名持有人提出了起诉。Facebook针对的是和Facebook相似、容易引起混淆的域名,如facebobk.com、facemook.com、wwwfacefook.com、ffacebook.com、faecbook.com等。

  这已经不是Google和Facebook的首次域名诉讼了。对Google来说,向对其标志的域名恶意使用的企业或个人提出起诉已经是习惯性动作了。而Facebook也在此前赢了一宗有关“包含Facebook域名”的官司,涉及域名包括FacebookStuff.com、KillFacebook.com等。这些官司的理由都是相同的:争议的域名与Google和Facebook全球性商标存在显而易见的混淆性。

  Google和Facebook的这两宗官司的结果将会怎样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这是两大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出的相对行为,是不能允许任何人利用与自己企业相混淆的域名侵害自己企业利益的相对行为。

  域名与企业的商标是同等的,既是企业的脸面也是企业的身份证,他们都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名誉,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域名是企业的一份珍贵的、无形的资产,企业单位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去保护这份难得的资产。

  目前域名诉讼的争端主要围绕是否恶意使用这一个问题进行。美国的《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对“恶意意图”作了详细的描述。可惜的是,由于域名进入我国大众关注范围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我国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还很少。据了解,我国在2001年实施了一份名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五条就“恶意与否”规定了五种情况,但是这五种情况赋予了法官太大的自由裁量权,是否恶意全靠法官的判断。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